建筑施工安全要点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51832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要点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建筑施工安全要点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建筑施工安全要点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建筑施工安全要点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建筑施工安全要点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要点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要点综述(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坑支护1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作业。2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3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4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5超过2m深的基坑四周要有两道栏杆的护栏,作业人员上下基坑应搭设1:3的专用通道。6止水帷幕未渗漏水,做好地下水排水及监测。7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不应小于设计规定。8机械开挖土方及回填,应确定作业人员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的安全措施。9坑槽开挖设置的安全

2、边坡要符合施工设计方案,积土、机具设备、临时设施等与槽边距离要大于设计规定。10.基坑施工要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础施工采用井点降水的要有防止临近建筑危险沉降的措施,坑边要防止坑外的水流入基坑中冲刷坑壁。11基坑支护应进行变形监测,发现支护产生局部变形要立即采取措施;对临近建筑和重要管线、道路也应进行沉降观测。12.施工机械进场要验收,司机要交底、要持证上岗,挖土机开挖程序、作业位置要有方案。13.基坑内作业人员应有安全立足点,坑内作业有防中毒、防火和充足的照明等措施,垂直作业有上下隔离防护措施,有足够的照明。14.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应组织专家

3、论证审查,出具书面论证报告。15.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应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出具书面论证报告。16.监理单位应当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应当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二、模板工程1模板工程安装后,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合格后作业。2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实施。有符合实际经审批的施工方案和支撑系统设计计算书,并根据混凝土输送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交底详细、具体,符合

4、施工方案。3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4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l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5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6模板拆除应经拆模申请批准,拆模强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7各类模板存放整齐、不超高,大模板存放有防倾倒措施,模板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不准直接在板条天棚或隔音板上通行及堆放材料。必须通行时,应在大楞上铺设脚手板。8在绑扎钢筋

5、、粉刷墙面、支拆模板时作业人员如无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有安全防护设施。9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设计计算要求。10.采用桁架支模应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复。11.支撑系统、支模立柱的材料、立柱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立柱底的底座、垫板的尺寸材料符合规定,不得用砖块、钢模板作垫板。模架载荷不得由外脚手架承担。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12.支设4m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不足4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13.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14.拆除薄腹梁、吊车梁、

6、桁架等预制构件模板,应随拆随加顶撑支牢,防止构件倾倒。15.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操作,应有防滑梯、护身栏杆等防护措施。16.木屋架应在地面拼装,必须在上面拼装的应连续进行,中断时应设临时支撑。屋架就位后,应及时安装脊檩、拉杆或临时支撑。吊运材料所用索具必须良好,绑扎要牢固。17.模板制作使用木工机械应遵守木工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18.高处2m以上作业要有可靠的施工立足点(如操作平台层高3.2m以上的支撑工程应先搭设操作架后进行支模,作业面的孔洞下设安全平网,临边有1.5m以上的双排防护栏杆或其他防护措施,垂直作业上下有隔离防护措施)。19.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和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

7、吊环应完整有效,并应先拆除一切临时支撑,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模板起吊前,应将吊车的位置调整适当,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禁止用人力搬动模板,严防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到其他模板。20.筒模可用拖车整体运输,也可拆成平模用拖车水平叠放运输,垫木必须上下对齐,绑扎牢固,用拖车运输,车上严禁坐人。21.在现浇结构安装作模板时,必须将悬挑部分固定、位置调整准确后,方可摘钩,外模安装后,要立即穿好销杆,紧固螺栓。安装外模板的操作人员必须挂好安全带。22.在模板组装或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方可操作,严禁人员随大模起吊。23.大模板必须有操作平台、上下梯道、走道和防护栏杆等附属设

8、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24.模板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要设专人将大模板串连起来,并同避雷接通,防止漏电伤人。25.大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除模板上的残余混凝土,并涂刷脱板模剂,在清扫和涂刷脱离剂时,模板要临时固定好,板面相对停放的模板之间,应留出5060cm宽的人行道,摸板上方要用拉杆固定。26.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应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出具书面论证报告。27.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l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应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出具书面论证报告。28.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

9、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应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出具书面论证报告。29.监理单位应当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应当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三、“三宝”、“四口”、“临边防护”(一)安全帽1安全帽应符合GB 2811-2007,零件齐全、功能有效。2按规定系紧上颚(下颚)带。3正确佩戴安全帽。4台账记录应清楚(含产品标识、合格证、出厂检验、进货检验、保质期限、购买发票等)。(二)安全网1安全网符合GB 5725-97标准。2在建工程脚手架外侧应用阻燃密目式安全网封闭。3架子外侧、楼层临边、井架外侧等处设

10、置的密目式安全网,应跟上施工进度要求。4施工层以下每隔12m,应用平网或其他措施封闭。5作业层的脚手板下部应用安全网兜底。(三)安全带1安全带符合标准要求。安全带应有厂家生产许可证、购买发票、合格证等,符合GB 6095-2009标准。2安全带悬挂正确,高挂低用。3悬(高)空作业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件宝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四)临边作业1临边高处作业,应设置防护措施。2临边防护符合要求。3现场不使用滑槽。4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屋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5分层施工的楼梯口

11、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对于主体工程上升阶段的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回转式楼梯间应支设水平安全网,每隔4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6井架与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双笼井架通道中间,应予分隔封闭。7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8阳台边、框架楼板面无外脚手时应设两道边接可靠的防护栏杆,并采用密目式安全网防护,封闭阳台栏板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及时进行安装。(五)楼梯口1楼梯口应设置防护栏杆。2防护设施应形成定型化、工具化,应有安全电压照明。3楼梯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楼梯口空间距离较大时,

12、应每隔两层设安全平网,楼梯平台应采取防护措施。(六)电梯井口1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应设置一道安全平网,施工中不得拆除。2井口须安装高120cm定型栅栏,并挂醒目警示标志。随工程主体施工搭设井内脚手架,并每层封闭,井内主体结束后每隔两层设一道安全平网。防护栏杆、防护栅门应符合规范规定。3防护设施应形成工具化、定型化,施工中不得拆除。4电梯井道防护安全网,待安装电梯搭设脚手架时,每搭到安全网高度时方可拆除。5电梯井道内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由脚手架保养人员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发现隐患及时消除。6张设安全网及拆除井道内设施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带,挂点必须安全可靠,进入电梯井道清除垃圾必

13、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并挂在可靠处,并派专人进行监护。(七)预留洞口1预留洞口应有防护,施工中形成的洞口的防护设施要工具化、定型化。坑井口周边设两道防护栏杆,夜间设置红灯警示;坑基口要及时加盖。2防护应符合规范规定。3. 150cm以下的洞口应设置工具化、定型化盖板或贯穿性钢筋,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应设两道防护栏杆,洞口下设安全平网。(八)坑井1应设置稳固的盖件。2应设安全标志。3夜间应设红灯警示。(九)通道口1应设防护棚,底层过道、人员出入通道均应设可靠牢固的防护棚,棚宽大于道口。2防护棚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四、施工临时用电施工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14、。1临时用电工程应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2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应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字。3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4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五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应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应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应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5电工应有上岗证。6PE线上未装设开关或熔断器。7PE线上未通过工作电流。8PE线不断线。9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应在配电室或总电箱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10.在TN系统中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小于10。11.配电柜应装设电源隔

15、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12.电缆线路地面不应明设。13.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14.应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15. PE线端子板应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16.N线端子板应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17.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18.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19.对配电箱、开关箱维修检查时,应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停电标志牌。20.电工不带电作业。21.对机械设备清理、检查、维修时,应将其开关箱分闸断电,关门上锁。22.在潮湿场所作业,应采用安全特低电压照明器。23.照明变压器应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24.对夜间影响飞机或车辆通行的在建工程及机械设备,应设置醒目的红色信号灯。25.施工现场电源箱要设专人管理,电源箱内回路、元器件要有明显标志,对触电保安器、闸刀、熔丝等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严防触电事故发生。26.所有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每条线路上每隔50m重复接地且不大于4。27.对各类施工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