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导学案及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50441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导学案及标准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 醉翁亭记 导学案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1、 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翻译。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3、 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重点】1、 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翻译。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自主预习1、读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环滁( ) 林壑( ) 琅琊( )( ) 潺潺( ) 辄醉( ) 林霏( )暝( ) 晦明( ) 伛偻( )( )山肴( ) 野蔌( ) 颓然( )阴翳( ) 觥筹( )( ) 2、文学知识填空欧阳修,字永叔,号 ,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 (朝代) 著名 家,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领导了北

2、宋诗文革新运动,是著名的“ ”之一。3、本文结构和写景顺序第一段:写 顺序: 。第二段:写 顺序: 。第三段:写 顺序: 。第四段:写 。4、主旨探究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但他还是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本文通过对 的描写和对 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和 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5、写出相关的成语(1)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 )(2)本意是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 )(3)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

3、首尾呼应。( )(4)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 )6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环( )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而深秀 ( )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 )路转,有亭翼然( )临于 (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 (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 ( )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暝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

4、 (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 ( )者歌于 ( )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 )提携 ( ),往来而不绝 ( )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 ),杂然而前陈 ( )者,太守宴也。宴酣 ( )之乐,非丝 ( )非竹( ),射 ( )者中,弈( )者胜,觥 ( )筹 ( )交错 ( ),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而( )颜白发,颓然( )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

5、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 )谁?庐陵欧阳修也。7、翻译句子(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当堂反馈8、

6、一词多义【也】环滁皆山也 山之僧智仙也 在乎山水之间也 【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云归而岩穴暝 【谓】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秀】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9、古今异义:【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 古义: 今义: )【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 今义: )【颓】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 今义: )【芳】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 今义: )10、 词类活用:【名】名之者谁 【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山】山行六七里 【前】杂然而前陈者 【翼】翼然临于泉上 【号】自号曰醉翁也 11、合作探究(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请写出四时之景(用原句)。春: 夏: 秋: 冬: (2)用原文概括文中第三段描写的四个场面。 、 、 、 。(3)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它是一种消极情绪还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对比阅读【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