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与管理知识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550414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法规与管理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法律法规与管理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法律法规与管理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法律法规与管理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法律法规与管理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法规与管理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知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法律法规及管理知识一、名词解释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指使用手术、药物、工具、仪器、信息及其他技术手段,有目的地向育龄公民提供生育调节及其他有关的生殖保健服务的活动,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2.医师定期考核:是指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进行的考核。3.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4.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

2、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5.活产儿:指孕满28周,出生时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及随意肌收缩四项生命体征之一的婴儿。6.母乳代用品:系指以婴儿为对象的婴儿配方食品,以及在市场上以婴儿为对象销售的或以其他形式提供的经改制或不经改制适宜于部分或全部代替母乳的其他乳及乳制品、食品和饮料,包括瓶饲辅助食品、奶瓶和奶嘴。7.母婴同室:母亲和新生儿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8.母婴保健法律证件: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医疗保健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应具备的一系列证件。包括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

3、考核合格证书及出生医学证明等。9.母婴保健指导:对孕育健康后代以及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10.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11.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医学教育。12.甲类手术: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将手术过程复杂、手术风险和技术难度大的手术称为甲类手术。1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按照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包括主任

4、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14.首诊负责制:以挂号专科为首诊专科,第一接诊医师(首诊医师)负责诊治。15.病历: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16.入院记录: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17.术前讨论记录: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前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所作的讨论。18.医嘱: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19.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5、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0.临床路径: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21.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22.医疗纠纷:指患者或家属就对医疗服务的过程、内容、结果、收费或态度不满意而发生争执,或对同一医疗事件医患双方对其前因后果、处理方式或轻重程度产生分歧发生的争

6、议。23.医患冲突:是医患双方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对某些医疗行为、方法、态度及后果等存在认识、理解上的分歧,以致侵犯对方合法权益的行为。24.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25.妇幼卫生信息:是反映妇幼卫生服务开展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和资料的总称。它产生于妇幼卫生服务的各个过程,是制定妇幼卫生工作计划和疾病防治的依据和手段,也是妇幼卫生系统内部及其他有关部门相互沟通和调节的纽带。26.“三网”监测:指国家对孕产妇死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进行监测和报告。27.出生缺陷:

7、泛指出生前由任何原因导致的功能或结构异常,无论是先天性遗传还是获得性疾病。28.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医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住院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治医师基本条件,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业务培训以临床实践为主,理论知识和外语以自学为主。培训时间为四至六年,分两阶段进行,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9.医德: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30.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遵循科学证据

8、的临床医学。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二、判断题1.有行为能力需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者,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2.严禁使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但医学上确有需要的除外。 ()3.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4.医师定期考核中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两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5.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人员,必须经过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并取得相应合格证书。 ()6.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前诊断,必须经

9、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 ()7.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可以直接终止妊娠。 ()8.孕产期保健服务是指从怀孕开始至产后28天内为孕产妇及胎、婴儿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 ()9.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卫生技术人员,可以在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中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 ()10.处方的药品剂量与数量用汉字书写。 ()11.签发机构应当将出生医学证明存根及其相关资料按首次签发、换发、补发分类进行归档,永久保存。 ()12.优生优育包括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妇幼保健四个方面。()13.甲类传染病属于严格管理传染

10、病。 ()14.丁某,1982年医学本科毕业,现任某三甲医院科主任,已晋升为主任医师,可以不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15.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16.处方书写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17.输血完毕后,输血过程中所用器具和血袋保留3天。 ()18.值班医师必须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 ()19.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20.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三、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计划生育技术指

11、导、咨询不包括 (B)A避孕节育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及其他生殖健康的科普宣传、指导和咨询B青春期保健的指导和咨询C对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的,在手术前、后提供相关的指导、咨询和随访D提供避孕药具,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的指导、咨询、随访2.实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原则是 (A)A国家指导与个人自愿相结合 B国家指导C个人自愿 D国家指令3.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适宜的助产服务是 (D)A阴道侧切术 B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C人工破膜 D择期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术4.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适用于 (D)A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专业医务人员B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

12、业助理医师资格,在医疗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C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医疗机构中工作的人员D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5.有关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A1月龄第1剂,3月龄第2剂,6月龄第3剂B出生时第1剂,1月龄第2剂,6月龄第3剂C1月龄第1剂,6月龄第3剂,12月龄第3剂D出生时第1剂,3月龄第2剂,12月龄第3剂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一定期限,应当申请重新执业,“一定期限”指 (B)A1年以上 B2年以上C3年以上 D4年以上7.被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的当事人有异议的,依法申请复议或者起诉的期限是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 (C)A7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20日内8.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有下述情形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 (D)A做医学技术鉴定 B做产前诊断C做终止妊娠 D做胎儿性别鉴定9.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