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标准化工程图册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550367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2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标准化工程图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混凝土标准化工程图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混凝土标准化工程图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混凝土标准化工程图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混凝土标准化工程图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标准化工程图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标准化工程图册(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混凝土工程危险性较大模板工程施工中,不应竖向与水平构件混凝土一起浇筑。必须先完成竖向构件施工并拆除模板后,再进行水平构件混凝土浇筑。结构施工期间,塔吊穿过楼板时,洞口边梁应有专项支撑和封堵施工方案并京设计同意。结构施工中,应尽量减少结构开洞,如:测量孔,材料运输洞等。高强混凝土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采用有效措施进行保湿、保温覆盖。要做到每天不大于2降温速率降温,防止出现混凝土温度裂缝。在浇筑相差两强度等级及以上的梁柱核心区混凝土时,应采取高低分区施工(可考虑塔吊辅助浇筑方法进行)。地下室底层外墙混凝土应加强养护措施,应带模保温、保湿养护不少于3天。施工缝、后浇带剔凿应清理到位,并经检查验

2、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验收应反映在施工检查记录中)。3.1 基本规定3.1.1 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应实行有见证取样送检,检测报告应有有害物检测内容。放射性指标应符合如下规定:内照射指数(IRa)、外照射指数(I)均1.0.3.1.2 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混凝土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环境类别最大碱含量最大氯离子含量(占水泥用量)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一不限制1.0%0.65225二a3.00.3%0.6250b3.00.2%0.55275三3.00.1%0.53003.1.3 配制混凝土用的砂、石应有试验报告,供应单位应提供砂、石的碱活

3、性检验报告。放射性指标应符合3.1.1条中的规定。3.1.4 配制混凝土用的外加剂应有下列技术文件: 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外加应有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当含有氯化物时,应做氯化物总含量检测,其总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3.1.5 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单位应具有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并应符合其资质等级营业范围。 3.1.6 商品混凝土在签定供应合同时,应提出技术要求,得以双方确认,重点应有一下内容: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坍落度、最少水泥用量、外加剂、掺合料、名称及掺量、砂率、水灰比、混凝土强度等级、总量、水

4、泥品种、早强要求、抗渗要求、混凝土供应速度等,并对资料提出相应要求。抗渗混凝土的要求应与普通混凝土分别提出。3.1.7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 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 Kg/m3 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 砂浆比宜为1:1.51:2.5 水灰比0.55 缓凝时间宜为68h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时,入泵前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3.1.8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必须提供符合要求的下列资料: 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写明工程名称、部位、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配合比编号,并于32天之内提供) 混凝

5、土运输单(写明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配合比编号、坍落度、出站及到场时间、出罐温度等),施工单位将混凝土运输单按部位进行整理。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混凝土氯化物和碱总量计算书 原材料有害物检测报告(氯、碱、内外照射指数)3.1.9 商品混凝土除3.1.8条外,尚应保证一下资料的可追溯性:试配记录、水泥出厂合格证、水泥复试报告、砂子试验报告、砂(卵)石试验报告、轻集料试验报告、外加剂产品合格证、外加剂材料试验报告、掺合料试验报告、混凝土开盘鉴定、混凝土抗压报告、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搅拌站)。3.1.10 施工单位应整理的资料:(预拌混凝土) 搅拌站应提

6、供的资料 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及抗渗报告(现场检验) 混凝土浇灌记录 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统计 混凝土浇拆模申请 混凝土运输单在合同签订时明确工程混凝土各项技术要求,设专人对混凝土运输单、开盘鉴定、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氯化物和碱总量计算书、混凝土合格证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定期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和原材料复试等进行检查,控制源头质量。商品混凝土进场检查:搅拌站试配扩展度检测3.1.11 商品混凝土浇灌记录汇总表:商品混凝土浇灌汇总表日 期: 混凝土要求初凝时间: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施工部位: 混凝土要求坍落度: 序号车号出厂时刻a到场时刻b开始浇灌时刻c浇灌完毕时刻d总耗用时

7、间d-a接茬时间后车d-前车a坍落度备注浇灌分析本部位最长总耗用时间为 最长接茬时间为 ;本部位没有超过初凝时间。部分超过初凝时间, 号车,已作处理。3.1.12 混凝土在施工现场自行搅拌生产,应具备以下条件: 搅拌工艺设备系统应安装在防风、雨的搅拌房内。上料系统程序合理、运行可靠,计量系统先进准确,并经计量检定合格。采用地磅或吊磅人力小车计量者,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责任制,并有预防计量失控的严格措施。 水泥、外加剂、掺合料应入库房(棚、罐)妥善保管。按进场批量、生产厂、品种、级别、强度等级、生产日期、进场日期等分批分类堆、储放,并挂牌标识,说明复验单编号和质量状态,并与水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

8、告和进场复试报告对照检查。库房应有防潮、防雨雪措施。凡使用袋装水泥每次进场均应用磅称检验不少于10袋重量,如发现重量不足应认真处理,并记录。 砂、石应堆放在硬底场地(宜打混凝土垫层,留有坡度,以利及时排除雨水),分品种、规格以墙相隔堆放,严防混料或混入杂物。并挂牌标识注明产地、批量、规格和质量状态。 配有与搅拌混凝土相适应经检定合格的试验设备、标准养护室和具有试验工作资格的试验员。混凝土配合比,应有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试验资质等级的试验室提供。搅拌起用配合比,应组织开盘鉴定和搅拌申请。经试拌将设计的配合比调整为施工配合比后,经签认方可进行生产搅拌。混凝土搅拌操作台,必须设混凝土搅拌配合比标牌见

9、下表,并在标牌栏目注明:工程名称、浇筑部位、浇筑日期、浇筑总量(m3)、强度等级、坍落度、配合比编号、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设计配合比比例、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每盘实际用量,小车运料每车流量、每盘加水时间。还应注明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配合比调整负责人、搅拌操作负责人等。混凝土搅拌配合比标牌浇筑部位: 浇筑日期 浇筑总量(m3)强度等级: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设计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水砂子石子外加剂掺合料配合比比例每m3用量Kg/m3每盘实际用量Kg/盘调整后施工配合比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配合比调控负责人:搅拌操作负责人:开盘鉴定人:含水率测试人:取样试验:混凝土的材料和

10、鉴定的配合比拌制的混凝土,应按规定抽取30%作见证取样试验,应有试验记录,在试验单上盖上有资质的试验室红章,并在试验单目录上加以注明。3.2 混凝土的运输3.2.1 夏季混凝土罐车应加以遮盖,以防风雨或最热天气时进水或水分蒸发。3.2.2 冬施混凝土运输应采取有效的保温防风措施,保证混凝土出罐温度不小于10,入模温度不小于5。3.2.3 商品混凝土运输罐车应具有运输途中和现场等候时间内的二次搅拌功能。3.2.4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应进行坍落度测试。每台班不少于两次。3.3 泵送混凝土3.3.3 混凝土泵出口与输送管的连接多采用直接连接、U形连接、L形连接等方式,连接方式和特点如图和表所示混

11、凝土泵出口与输送管的连接方式示意直接连接、U形连接、L形连接混凝土泵与输送管的连接方式和特点连接方式阻力反作用力用途直接连接泵送阻力小反作用力大适用于水平泵送,不宜用于向下泵送U形连接泵送阻力大反作用力小适用于水平泵送,向上向下泵送L形连接泵送阻力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反作用力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横向振动大适用于水平泵送,不宜用于向上泵送3.3.2 泵送管路的布置原则:(1)管路的长度尽可能短,弯头尽量少。(2)一般情况下,管路的截面不宜变径;弯管的曲率半径要大,弯折角度要小。(3)布置管路的路线要远离人群,保证施工安全。(4)要便于管道的支撑固定、拆装和故障排除。在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作业面还应该注意:

12、管道要支撑牢固,防止因发生窜动而破坏已绑好的钢筋,严禁直接铺设在钢筋上,要检查终端浇筑软管内部是否干净,是否有破损和露出钢丝的现象,否则易引起堵管。3.3.3 管道布置方式(1)水平泵送水平泵送时,要求管道尽可能平整,输送管和管件都要有良好的支撑,避免同坚硬物品摩擦,尽可能使弯头数量少一点,曲率半径大一点。安放混凝土泵时,应使混凝土泵处在稍微低位置,管道微向上倾斜,这样对泵更为有利。(2)向下泵送混凝土向下泵送时,由于其自重的作用,易引起混凝土拌合物离析,且易在管的上部形成空腔,产生气塞,产生气塞,造成堵管。如果条件许可,管道的倾斜角应小于70,这样不必采取任何措施即可顺利泵送。如果管道管道的

13、倾斜角应大于70,要在下部安装弯头或水平直管增加阻力,其换算长度要大于垂直落差5倍。也可在斜管的上部安装排气阀,在每次泵送前进行排气。如受场地条件限制,泵送管必须布置成垂直管道且落差较大时,可敷设成如图22所示形式,以阻滞混凝土的下落,防止堵管。向下泵送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适当减小,否则会加重离析而增加堵管的可能。阻滞带图22 向下泵送垂直布管示意图(3)向上泵送在铺设向上泵送管道时,要尽量布置成垂直形式,此种布置形式比倾斜管要好,可减小管道的长度和泵送阻力。向上泵送时,随着高度的增加,因管道内的混凝土有回流的趋势而产生背压,在泵送过程中,混凝土泵每次起动时,阀的换回会发生困难,混凝土泵的吸入效率也会降低,还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管道堵塞。因此在布管时,要有足够的水平段或弯管,以增大阻力而减小背压,防止倒流。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当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水平管换算长度一般为垂直管的1/3左右即可;而超过50m时,水平换算长度与垂直管长度之比一般为0.61.0;高度越高,此比值应越大,100m以上取0.81.0为宜。向上泵送施工时,泵出口锥管至少要连接3m以上水平直管方可连接弯管。同时,泵与垂直管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