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如何让大部分同意并支持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50284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考核如何让大部分同意并支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绩效考核如何让大部分同意并支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绩效考核如何让大部分同意并支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绩效考核如何让大部分同意并支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绩效考核如何让大部分同意并支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考核如何让大部分同意并支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绩效考核如何让大部分同意并支持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依旧艰难曲折,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低迷,世界贸易增长缓慢。中国在“李克强经济学”的引导下,正以短期的经济减速,来换取长期的收益。在近期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内部效率的提升对企业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人力资源管理引入中国的30多年以来,绩效管理作为提升企业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实际使用中却不尽人意,主要因为绩效管理不能得到企业内部上下一致的支持和认可。下面,让我们一起针对中国中小民营企业推行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探索一条众望所归的绩效推行之路。在绩效管理推行过程中,一些常见的影响大家积极性的因素:(一)公司高层对绩效管

2、理认识不够 不少公司老总,在参与MBA类课程学习、行业协会内部交流、样板工厂参观、出国考察等过程中,受到绩效管理方面的某些触动,回到公司后,迫切期望通过绩效管理改善一些公司的现状,在对绩效管理并没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的基层上,抄袭大公司或外企的绩效管理模式,或根据初步了解到的一些绩效管理新理念、新模式,在不知道如何推行绩效管理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一些理解,在公司内部推行绩效。 导致绩效管理的理念在公司内部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大公司或外企的绩效管理运营模式不适合公司的现状;没有足够绩效管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经验,对绩效管理运营模式进行支撑。公司内部一片紧张、忙碌、疲惫、迷茫、不知所措,工作积

3、极性渐渐降低,部分员工开始抵触,陆续选择了离开。 很多公司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很多高层看到下属的工作没积极性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人力资源部没有做好员工的激励工作。在这种理念下,当公司老总安排人力资源部推行绩效管理的时候,人力资源部便开始忙碌的制定制度、流程、考核指标、考核标准、使用的表单、准备宣传资料、培训资料等等,忙的不可开交。最后,在公司老总坐镇的绩效推行会上,人力资源部讲解绩效管理的游戏规则,发布了考核指标和标准,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绩效考核开始了。 其实,一套再优秀的绩效管理体系,一个绩效推行经验再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也无法扭转人力资源部越俎代庖,直接设置公司各层级

4、、各部门、各职位的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只重结果,没有绩效辅导等,所带来的绩效推行必然失败的结局。很快,各部门抱怨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员工抱怨考核标准太高,绩效考核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中流于形式,或在众多的抵触声中销声匿迹。(二)绩效管理不能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与员工切身利益相统一 不少公司认为员工创造的价值达不到自己期望,员工的贡献与公司支付的薪金不匹配,为了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员工的工资里面,划出部分金额来实施绩效考核。这类公司认为,如果员工不努力干活,或努力的程度达不到公司的期望,就应该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其实站在员工的角度来看,员工会认为,没推行绩效前,能拿多少工资,公司推行这绩效

5、后,要非常努力,才能拿到以前那么多工资,稍微不小心,稍有松懈,就要被扣工资。工作量加大了,每天上班更苦更累,一个月下来,可能拿到的工资还更少。这种绩效管理方式,使公司和员工形成了对立,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慢慢地,员工开始成天抱怨,消极怠工,默默地跟绩效管理相抗衡,或另谋高就。 也有些公司,为了分配奖金而苦恼。因为没有奖金分配的依据,在发放年终奖或其他奖金的时候,只能凭公司老总或各位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印象来分配奖金,印象好的,就给多点,觉得平时工作不太努力的,就给少点。结果奖金发完,员工觉得奖金分配不公平,纷纷找公司理论。这时候,因为拿不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公司方往往很难跟员工解释清楚。于是,很多

6、公司学乖了,奖金发放时,把员工单独叫到办公室,偷偷给个红包,千叮呤万嘱咐,一定不能说出去。这种保密措施,确实能起到一点作用,但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几经折腾,公司想到了绩效考核,发奖金这老大难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还顺便能激励下员工。 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不少这样的公司。这类绩效管理,往往侧重于考核的结果,只简单的设置了考核的指标,数据收集的方法,定期的收集考核结果,以进行奖金的分配。不会通过提升员工的技能等方式,帮助员工达成绩效。实际上,这种方式对员工的激励性不大,特别是考核周期长的年终奖。在漫长的一年之中,员工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为了那相对工资,相对一年的辛苦劳作,都显得“微薄”

7、的年终奖,而产生为其努力奋斗一年的意愿。到年终数据汇总的时候,大家都盯着数据,盯着奖金,徇私、舞弊、为一个数据争论不休的现象比比皆是。下一个考核周期开始后,除对上次奖金分配多了点抱怨外,其它方面并不会有太多的改善。(三)缺乏有效沟通 在很多公司里面,员工被告之要考核那几个项目,甚至在不明白具体考核成绩如何计算、与薪资如何挂钩的情况下,开始了考核。一个考核周期结束,员工发现工资比以前低了,到领导那里了解情况,领导拿出统计资料,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计算了一遍,最终验证了工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然后把员工安抚回去继续工作;甚至,有些员工可能只是被告之这个考核是公平公正的,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后续继续努力等

8、说辞。稀里糊涂的,下一个考核周期又开始了。 很显然,缺乏沟通的绩效考核,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也不会获得员工的广泛支持。这种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的考核方式,在员工的抵触声中,慢慢妥协,流于形式,或被公司领导否定。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顺利推行一场有效的,公司上下一致的支持和认可的绩效呢?(一)组建绩效管理组织 绩效管理不光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在绩效考核推行中,人力资源部更多的是在做绩效考核程序、流程设计,绩效管理日常工作的组织、监督、协调,以及提供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工作。而绩效考核中的其它工作,如各部门绩效考核的指标和目标值,并不是由人力资源部直接设定的。 公司应该设立适合、有效的绩效管

9、理组织,明确绩效考核推行中的责权关系。让公司老板在绩效管理组织中亲自挂帅,让各部门负责人密切参与到绩效管理推行、绩效考核的工作中来,并为绩效推行的最终结果负责。(二)充分做好前期绩效诊断、绩效推行策划工作 绩效诊断,是绩效管理导入或绩效改进的方向盘。通过对公司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规章(管理行为规范)的诊断,岗位、素质、绩效、薪酬关系的诊断,公司绩效管理系统的诊断(即对考评者与被考评者、绩效指标和标准、考评程序与考评方法、考评结果全面全过程的诊断),能够帮助绩效推行人员寻找、分析出公司内各种引发绩效问题的诱因,确定绩效目标,作出风险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和策略来规避

10、风险、提升员工和组织的能力及绩效,使绩效导入或绩效改进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在绩效管理推行之前,奠定了绩效计划和策略获得各部门、各层级积极支持和响应的基础,有效地确保了后续绩效管理推行的最终效果。(三)保持有效沟通 绩效管理沟通,主要是绩效组织者、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的沟通:绩效计划沟通、绩效实施沟通、绩效结果沟通。它们是保障和提升绩效管理效果的重要纽带与策略,促使绩效管理在公司内部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绩效计划沟通员工参与 绩效计划沟通,主要包括绩效推行前期的绩效诊断、宣导、培训,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考核目标值的设定,绩效计划的制定。前期的绩效诊

11、断评估,就是绩效沟通的过程,在对公司各方面信息(包括老板理念、员工态度)的充分收集、整理,公司现状充分了解、分析的基层上,有效地设置绩效管理各阶段的目标,制定出适合公司的绩效计划、策略。绩效的宣导、培训,是将公司绩效管理的理念、绩效管理的知识向员工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听取员工意见的过程。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考核目标值的设定,一般是由从上到下的分解,从下到上的反馈沟通完成的,并以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双方签字的绩效协议的方式确定下来。绩效计划,是员工为了顺利达成绩效目标,在上级领导的协助、把关下制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将充分了解到公司的绩效理念,考核的方法方式,同时有了自己认同的绩效目标,以及目标

12、达成的具体计划。可见,绩效计划沟通,可以有效的防范绩效争议的产生,为后续绩效实施、目标达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绩效实施沟通侧重辅导、改进、提升 绩效实施过程,是绩效管理中最漫长,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绩效目标的最终达成状况。在这个环节中,上级领导应该通过下属定期的工作汇报,以及对下属工作完成情况的持续检查,密切关注,为下属提供资源及支持;对员工实施绩效计划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的沟通、指导、纠正;对下属绩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能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其提升工作技能,达成绩效目标;同时,对下属绩效实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及绩优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绩效实施沟通,使员工在较小的工作压力下,保持

13、高昂的工作热情,营造了良好的组织氛围。绩效结果沟通以事实为依据,以持续改善为目标 绩效结果沟通主要体现在绩效反馈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二个方面。 以事实为依据,以改善为目标的绩效反馈,是通过绩效面谈,确认员工在绩效考核周期内的表现及成绩的基层上,协助员工进行工作总结,查找、分析产生良好绩效和不良绩效的具体原因,制定出改善对策和方法,纳入下一周期的绩效计划中;也包括通过绩效申诉机制,对绩效考核中存在的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对绩效考核中出现的误会进行有效的疏导,降低员工的不满。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方面,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突显出员工某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后续针对性的人员培训和开发决策提供了依据;通过与绩效奖

14、金的挂钩,使薪酬更具公平性和激励性;在人员选拔录用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效标作用;是公司内部人员调配的重要依据;更是员工下一周期绩效考核目标设置、绩效改善计划的重要依据。(四)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与员工切身利益相统一 共赢思维是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通过员工的努力,促使公司的战略目标达成的同时,也应保证员工获得相应的利益。公司战略目标,通过绩效管理工具分解下去之后;在绩效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员工能力的提升;在绩效达成后,除了依据绩效成绩分配绩效奖金外,还应该给予晋升的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通过短期的奖金发放、职位晋升、能力提升,结合长期的职业生涯发展,使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统一,有效地实现了劳资双方的共赢。 综上所述,可见,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知识、保持有效的沟通、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与员工切身利益相结合,就能成功、有效地推行一场获得公司内部上下一致的支持和认可的绩效管理,有效地提升公司的内部效率,突破严峻的经济形势,成就公司,成就老板,成就员工,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与员工的和谐共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