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呼吸》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50098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在呼吸》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们在呼吸》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们在呼吸》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们在呼吸》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们在呼吸》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在呼吸》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在呼吸》教育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10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在呼吸教学内容:义务教学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课本1213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和能力。2 培养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开展探究的探究意识和能力。3 能设计或运用图画、实物等模型来解释呼吸的过程4 通过探究,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的过程,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和卫生习惯。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透明塑料瓶(2.5升空可乐瓶,去底)、大小气球各三只、橡皮筋若干、长约10cm直径约7-10毫米的塑料管、橡皮泥若干、棉线30cm 双面胶带

2、 剪刀学生实验:透明塑料瓶(2-2.5升空可乐瓶,去底)、大气球一只、小气球三只、橡皮筋若干、三叉管、橡皮泥若干、铅笔学生分组:2-3人一组教学过程:一、 趣味活动引入逐一出示“空气、时时刻刻、鼻子、有进有出 ”等词语,让学生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根据出现的关键词以最快的速度猜测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呼吸二、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提出问题1完成三项体验活动,增强对呼吸活动的体验活动一:静心感受呼吸,让学生感受呼吸和气流在体内的流动活动二:摒住呼吸,让学生谈一谈感受活动三:跳迪斯科,活动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呼吸的变化2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提出有关呼吸的问题,并记录到问题银行存折里(以小组为单位)3

3、汇报各小组的提问情况,简单分析问题,选择最基本的问题。小结:大家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它们是:“我们通过什么器官来呼吸?”以及“我们是怎样呼吸的?”我们今天就先来一起研究它们。二、 研究问题一:呼吸的器官1猜想先请大家来根据自己的呼吸的感受猜想气体都经过了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他们可能都是怎样的器官呢?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在记录纸上记一记。2观察观察一下这里的人体模型,找出呼吸器官所在人体的哪些部位出示单独的呼吸系统图,认识这些呼吸系统都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吗?生:鼻、气管、肺 、隔3巩固(为后面的制作模型作铺垫)a)按顺序说出呼吸系统的各个器官 b)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呼

4、吸器官的位置吗?请边指边说出他们的名字。 C)按照老师说出的器官名称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来 d)把自己观察到的呼吸系统画成简图三、 研究问题二:我们是怎样呼吸的(一)启发学生设计肺模型提出研究方法:制作模型来观察研究呼吸的过程。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观察实验器材,讨论这些器材分别可以用来“扮演”人体的哪些呼吸器官?讨论怎样设计和制作肺模型(二)学生制作(学生制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三)运用肺模型,探究呼吸的过程1探讨肺进行“呼”与“吸”的过程? 各小组玩弄模型,让“肺”呼吸起来。设想一下真正的肺是怎样进行呼吸的。? 各组代表到展台前来演示和讲述肺进行“呼”和“吸

5、”的过程。(学生操作模型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嘴巴从上面“气管”往里吹,还有一种是从下面拉“隔”。)讨论:这两种方法到底那一种才是我们正常状态下的呼吸呢?请小组内先讨论一下。统计持不同观点各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小结:通过辩论,大家明白了从上面吹是人工呼吸,而我们平时的呼吸是依靠“隔”的运动完成的) 2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呼吸状态请各小组都拿起模型一起来做呼吸,分别演示常态下、剧烈运动时、练气功时、潜水前后、呛水咳嗽等呼吸活动。四、 呼吸与健康(一)认识生活中呼吸系统可能受到的伤害1利用模型制作中的失误,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认识生活中呼吸系统可能受到的

6、伤害,比如,吃食物时被呛着,伤风感冒咳嗽2交流各自知道的呼吸系统疾病(二)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保护呼吸器官的做法,随机出示扫地洒水图、禁止吸烟图、不乱扔赃物和随地吐痰图五、总结与反思今天上课,大家的表现真精彩,那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都有哪些收获?我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教师小结:对,今天我们先针对“呼吸”这一现象(板书:现象),提出并选择了两个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猜想,并通过观察我们的身体和人体图片模型来检验了自己的猜想,还亲手制作了一个模型来探究和解释了呼吸这一现象。这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去探讨各种个样的科学问题。今天上课,

7、大家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有兴趣也用这些方法去展开自己的研究。教学目的:1、清楚认识人需要时刻不停地呼吸,知道人呼吸进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认识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2、运动与呼吸变化的关系。3、知道森林、植物是我们天然的氧气制造机。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呼吸作用,认识空气(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难点:认识人体和各种动物与植物之间呼吸循环的关系,意识到世界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教学方法:讨论法 实验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我能坚持多久”同学们,呼吸是表明我们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呼吸我们的生命就会终止,下面我们就亲身体验一下:如果我们屏住呼吸,看大约能坚持多久,但在体验前,同学们一定注意,

8、就屏住呼吸时不要过分坚持长时间,以免对身体有害,发生意外情形,通过体验认识呼吸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二、活动“运动与呼吸”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大家知道,当我们静止时,呼吸是平稳的,当我们开始运动或是剧烈运动时,我们的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呢?1、运动前测量平静时的呼吸次数(次/分)。2、运动后的呼吸次数测量(次/分)。三、活动“呼入和呼出”体验运动后,人体额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当我们运动时,人体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来用于体内循环排出废气二氧化碳,这是人们生命体征额需要,我们应该初步认识以下两点:1、我们吸入的是氧气。2、我们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四、阅读“氧气会用完吗”知道了人呼吸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通过阅读让我们初步认识植物的呼吸同人类和动物呼吸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世界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五、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