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47579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之驴》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黔之驴》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黔之驴》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黔之驴》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黔之驴》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黔之驴》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黔之驴》教育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黔之驴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9 课题: 黔之驴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课时:2 提供者:冯青梅单位: 太原市娄烦县娄烦镇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 黔之驴是七年级下半学期的一篇文言文,它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以及本单元“让学生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理解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2、 重点:分析寓言中的形象,准确把握寓意。 难点:文言词语的理解、领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如蔽、窥、稍、慭慭然等,翻译文言文。2、理解“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3、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到吃掉驴的过程4、掌握本文的寓意,即启示人们应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看课文,自己试译课文,力求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合作探讨,由学生归纳寓意,即交流质疑-讨论-总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2、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从驴的

3、角度、从老虎的角度分别谈谈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3、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但与现代文教学相比,学生 对文言文会感到枯燥无味,再加上学生对文言文有一种畏惧感,农村中学学生阅读量又少,上课时对老师的依赖性特别大。 2、 本班学生平日学习不够主动,为此我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用心阅读,以自主陈述案情来加深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有利于拓展思维,培养创造性阅读与理解,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老师设置的问题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

4、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既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索,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又能强化基础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力求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创设

5、情境、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这些教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分析寓言中的形象,准确把握寓意。 难点:文言词语的理解、领悟。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常遇到很多成语,有不少的成语出自于我国古代的寓言,你能举个例子吗?(亡羊补牢、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黔驴技穷”,它就出自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黔之驴。下面

6、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吧。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黔之驴。 学生自由朗读黔之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走进课堂。 二、初读课文,整理感知1、 简介作者作品并解题。2、 初读课文后听录音,注意课文停顿(用投影打出)。读完后,师生共同点评正音,老师指出朗读的三个层次:a.读得准确;b.读得流畅;c.读出感情。3、 全班齐读生字词后,学生对照注释,浏览课文,就不懂的字词提出质疑。4、 才华展示,友情提醒 1、 学生简介作者;2、 全班朗读3、 结合注释自己试译课文。4、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5、 向全班同学求助,解决小组未解决的问题。1、使同学们对作者柳

7、宗元的生平有所了解,同时了解文章体裁寓言,知道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三戒”,是以驴为戒之意。2、听朗诵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准读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这个环节旨在培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自学之后,关键字词是否掌握,我们不得而知,设计这个环节,一起到检测的目的,二给同学们一个才华展示的机会,同时教给同学们一个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分类整理法。 三、案情陈述 驴就这样被虎吃掉了,驴的死讯传来,惊动驴界,它的儿子驴二悲痛万分,于是想替父亲伸冤,便把老虎和好事者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驴二、老虎、好事者分别进行了案情陈述。1、请同学们结合课

8、文内容,从下面三个不同的角色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来陈述案情。A、我就是驴二B、我就是黔之虎C、我就是那个好事者要求:1、案情叙述完整、清晰。2、语言简明扼要,符合角色身份。 四人小组活动,交流,推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点评。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品析课文,理解寓意 读课文,找句子。(找出文中描写驴子和老虎的词语与句子。)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寻找相关语句。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感悟。2、 群讨论,辨形象(通过对驴子和老虎的描写,塑造了老虎与驴子怎样的形象特征。)3、

9、巧启发,悟寓意2、学生认真思考,并在文章中找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问题的提出定会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这个问题较难,先自己思考回答,再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明确:从驴的角度:我们应该掌握文化知识,有了真知识、真本领,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从虎的角度: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五、背诵课文,积累语言1、 背诵课文,落实积累。2、仿造示例,积累语言。背诵课文并识记相关的重点字词,课后对文本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字等语言现象进行归类就七年级文言学习而言,“积累”主要包括背诵一定量的文言文,和掌握一些常

10、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形成文言语感,掌握一些学习文言的方法。通过对文本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字等语言现象的归类,掌握一些学习文言的方法。是对文言教学文本进行“二度开发”在学生具备了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文言现象的基础上,形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七、教学评价设计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了黔之驴的教学设计,在整节课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让学生归纳寓意。从而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同时还会受到情感态度和价

11、值观的感染熏陶。课一开始,成语导入,利于激发兴趣。接着在试译课文的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合作学习。注重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创造能力。为了扩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记忆与理解,我设计了案情陈述这一环节,学生的创作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众说纷纭,畅所欲言,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最后过学生讨论与老师启发,使学生掌握本文寓意,从而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发和教育。但是,本节课也有不少遗憾: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了有些同学不善于提问,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给与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所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能关注每个学生的遗憾。第二,文言文应该熟读、多读,而这节课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以后还应该全面考虑,尽可能的减少遗憾。( )同学,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请填写黔之驴学习自我评价表:黔之驴学习自我评价表能翻译几段文字?能背几段文字?记住了哪些重点字词的意思?本文的文体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能说出这篇寓言的寓意吗?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能结合课文运用“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三个词概括这篇课文的蛀牙内容吗? 八、板书设计 黔之驴 柳宗元 黔驴技穷 机 智 勇 敢 展 虎 威 外 强 中 干 现 驴 相畏识吃庞然大物一鸣蹄之被吃掉害怕 小心谨慎仔细观察用计探实 吃掉它 蹄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