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导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47492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导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可能性教案 作者: 日期:13 学校小学主备人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总课时3年级三年级上(下)册上册单元第八单元课题可能性课型新授 第八单元 可能性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11页。(二)教材特点:“可能性”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中第一学段出现的一个新增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可能性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三)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

2、定的,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能简单地说出原因。 2.学会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4.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5.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四)教学建议1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 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 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3.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自我

3、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 (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05页例1、例2,练习二十四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 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例1中装有八颗红棋子的纸盒1、装有红、蓝、黄、绿三种颜色棋子各两颗的纸盒2。 教具:扑克牌、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猜牌

4、游戏 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 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但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没有)因此,咱们应该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这张牌有哪几种可能?让学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红桃K吗?(板书:不可能) 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能说得肯定一些吗?为什么这么肯定?(板书: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吗? 2.小结展题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我们要学会结合实际和自己的经验

5、进行正确地判断,并能回答一些问题。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展台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节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相声、小品、其它六种节目类型,怎样确定出谁表演那种节目呢?请观察图后说一说方法。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结果?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 (4)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六种可能的结果。 2.确定性事件 (1)操作学具盒一 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得出什么结果?从1号盒子里一定能取出红棋子

6、吗?为什么一定能?还会取出其它颜色棋子吗?为什么? 3.不确定性事件 (1)操作学具盒二 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纸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10次。 (2)你能确定每次取出什么颜色的棋子吗? (3)指导自学例1主题图,回答书上问题。 4.初步运用 (1)练习二十四第2题 小题只要不涂蓝色都正确,小题只要涂黄色数量不超过4个都正确。 (2)师:在生活中判断可能性,我们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势) “地球每天都在转”,请你对这句话的做出判断。师说明理时介绍课外知识。 小组讨论学习。 全班统一订正,说说理由。 三、综合运用 1.

7、游戏:你说我判断 师生游戏。师出题,生用手势判断。 生生游戏。 指导:两人一组,像课本108页3题图中两人那样。 2.教育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判断得正确与否与自己的经验、知识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同学们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做个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

8、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板书设计: 可能性 1. 可能 2. 不可能 3. 一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06页例3,练习二十四46题。 教学目标: 1.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具准备: 学具:(学生6人为小组)每组准备例3中的纸盒和8颗红棋子、2颗蓝棋子 每组准备扑克牌(1红桃,5黑桃)、2分硬币 教具: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出示图片)下面

9、城市的冬天会下雪吗?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 2.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 1.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操作学具盒 实验1:将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放入学具盒,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引导:怎样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设计一个统计表,参照教科书第106页的例3。) (2)全班交流各小组记录结果。 (3)小结:取出红棋子的次数要多些,换句话说也就是取出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 (4)讨论:取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 2.进一步证实,总结规律。 (1)提

10、出猜想 老师展示6张牌:5张黑桃、1张红桃,然后洗牌,从中抽出一张,问:这张牌是黑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让学生进行猜想。) (2)实验证明 这仅仅是同学们的一种猜想,还需要大家用实验来证明它。 实验2:组内同学分好工,其中一个人负责洗牌,另一个同学负责记录。 (3)汇报实验结果。 (4)引导小结 从这些实验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因为黑桃在总数中占得多一些,所以取出黑桃的可能性要大些。) 3.看书学习例3。 引导:从上往下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

11、(红色)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红色呢?(不一定) 通过刚才摸牌和例3中的摸棋子,从中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抽奖,买彩票。 4.迁移类推 (1)设疑:假如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的大小又是怎样的呢?(让学生猜想) (2)验证猜想 游戏:猜正反面。 教师掷一次硬币,让学生猜哪面朝上。(既可能是正面又可能是反面。) 哪面朝上的可能性大些呢?(差不多) 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6题。 4.小结: 由此可见,当两种物品数量不同时,数量越多,抽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

12、之越小。当数量相同时,可能性是差不多的。(板书:数量多,可能性大) 三、巩固运用 1.做一做 让学生尝试判断,再说明理由。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5题。 第4题是开放题,小题只要涂的红色格比蓝色格多就正确,小题答案刚好相对。 3.第5题完成统计表 实验3:向纸盒中加入4颗红棋子、1颗蓝棋子,小组长组织同学们依次从学具盒中取出一颗棋子,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总结: 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它与数量等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可能性 数量多,可能性大;反之,数量少,可能性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页例4、例5,练习二十四第7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2.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3.培养学生简单的逆向思考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