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547402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精选多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 和20XX年工作的要求 20XX年是我区新农合工作的发展年,一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区新农合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认可,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20XX年基本情况 20XX年全区实际参合农民达228098人,参合率达90.13%。全年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155.56万元。共有85649人得到合作医疗补偿,共计20XX.41万元。其中:大病补偿10787人次,共

2、计1741.57万元;住院分娩补偿907人次,共计25.62万元;家庭门诊补偿64396人次,共计196397万元;地、慢病补偿189人次,共计11.09万元;健康体检补偿9370人次,共计42.17万元。全年大病基金共剩余15.4万元,占大病基金的0.9%,控制在上级要求的范围内。 二、20XX年整体运行情况 (一)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一是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区政府充分认识到了新农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一工作列为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管委会,-1- 设立经办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择优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按规定审核补偿,严格进行监督管理。 二是财政保障机制已经形成。区级

3、财政已将新农合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到位,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是基金管理体系已经形成。我区认真贯彻执行新农合基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资金管理,做到基金全部进入专户,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作。并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基金合理分配和使用,符合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受益面的使用原则。 四是管理监督机制初步确立。我区成立了有农民代表参加的专门监督机构,在乡镇政府、合管办、村委会都设立了报销公示栏,做到了信息公开、公示,为加强基金监管和群众监督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达到了监督和宣传相结合的良好效应。 五是医疗救助体系基本构建。我区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部门协调配合,

4、为贫困户、五保户等救助对象交纳了参合资金,并对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低保户实行救助。使新农合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这两大惠民政策做到了有机的结合。 (二)基金管理逐步规范 根据20XX年度新农合基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贯彻执行新农合基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等有关精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新农合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审计和监督、报销等制度。在做到基金专户储存、独立建帐、封闭运行的基础上,严格按 照方案进行基金的分配和使用,使基金做到了安全运行。 (三)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建设 20XX年医疗单位通过申报,我们进行认真审核,在全区确定了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人民医院、

5、市肿瘤医院、解放军三二二医院等9个医疗单位为我区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确定了南郊区人民医院人区级定点医疗机构,确定10个乡镇卫生院为乡级定点医疗机构,确定了156个村卫生室为定点村级卫生室,共有床位数4597张。其中设有老年专科的共有4所医院(市三、五、六人民医院、三二二医院),设有床位数232张。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优质、低廉、快捷的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就医。 (四)受益范围逐步扩大 我区新农合制度的安全平稳运行,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获得补偿的服务范围从门诊和住院补偿拓展到了家庭病床、健康体检、大额门诊以及大多数慢病病种。20XX年度,全区受益农民达85649人次,补偿金额达20XX.41

6、万元。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全年约有1598人次得到住院补偿,住院总费用达到917.22万元,共计补偿378.55万元,使参合农民受益范围逐步扩大,有效地提高了参合农民抵御大病经济风险的能力,保障了参合农民的健康利益和经济利益。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两年的试点工作,新农合基本上步入了正轨,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有些工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有待改进。 (一)宣传工作不能持久深入。在新农合筹资环节中,各乡镇都能够注重宣传,但在筹资结束后,大多数乡镇都缺乏持久深入的宣传力度,未能将新农合的相关政策、就诊就医程序、补偿核算规定等比较重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向参合农民宣传清楚,致使相当一部分参合农民

7、对参合认识只是浮浅理解为“看病能报销”,因而出现盲目选择就医,报销票据短缺,获得补偿与预期效果不符的现象,使其对新农合制度产生误解和不信任。 (二)转诊审批没达到调控作用 区、乡的转诊制度建立不完善,参合农民看病就医的随意性、盲目性很大,不论是急诊还是非急诊住院患者,多数为先自行选择医疗机构,然后补办手续后直接报销,导致病人流向不合理。埠外就医的大额费用比例较大,加大了基金透支的风险和支出不合理,带来了不安全隐患,影响了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 (三)定点医疗机构得不到有效监管 由于人员少,素质低,对住院补偿只限于审核,对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的检查、不合理的用药等不正常医疗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将

8、滋生和助长套保行为的发生。 四、20XX年工作要求 针对去年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力度。要充分认识新农合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街头设点、悬挂标语、举办专 栏、印发资料、媒体刊播、典型宣传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使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和理解新农合政策和有关规定。特别是在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后,更应持久深入地进行宣传,引导农民逐步树立互助共济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使其积极参加到合作医疗中来。要发挥乡卫生院、村医及乡合管办人员的作用,将新农合的相关政策、就诊就医程序、补偿核算规定、合理选择就医的重要性给农民宣传清楚,做到家喻户晓,人

9、人皆知。 (二)进一步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力度。要根据大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监管,要加强对医院用药、治疗和收费情况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发现有滥检查、滥治疗、滥用药、乱收费等不正当医疗行为的,必须坚决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水平的,使医务人员自觉遵守诊疗项目和用药规定,做到用药、检查、治疗、收费四合理,做到诊疗服务细心、热心、耐心、诚心,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程的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进一步加大合医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人

10、员培训力度。今年要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审核人员进行医疗规范和补偿审核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对乡镇合医经办人员进行新农合财务、统计报表、补偿审核的培训。区合医中心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合作医 疗培训班,切实提高各级经办人员的管理能力业务素质。 (四)进一步加大全面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力度。目前,我区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结束,提升服务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今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配套设备,引进人才;二是要对现有卫技人才资源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三是要积极组织培训,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技

11、能;四是要加强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的协作,通过医疗支援,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五)进一步加大对病人流向的合理控制力度。通过转诊审批和补偿审核,合理控制病人流向,引导农民正确选择定点医疗机构,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对未经转诊住院治疗的患者,报销比例按照方案的要求降低20%的办法进行控制。对市辖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患者,原则不予报销,对确有特殊情况的要采取降低30%的办法进行控制。 二一四年八月二十日 上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关心和支持下,市合管局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情况如下: 一、开展情况

12、(一)加强宣传,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增大影响力。宣传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首要环节,只有让广大农民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真正弄懂了,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和支持。我们在实际开展中,注重从多方面、多层次做好宣传。一是通过传媒宣传报道,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力。今年,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今日等新闻媒介,以专版、专题等多种形式先后报道了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情况。二是利用受理补偿中的实例,进行广泛宣传。在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过程中,我窗口人员积极、耐心、细致地向每一位农民宣传、解释管理办法条款和各项管理规定,认真解答参合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努力做到不让一位农民带着不满和疑惑离开,使新型农村合作

13、医疗服务窗口不但是受理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之所,更是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重要阵地。三是通过新闻媒体、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外公布全市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信息和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实行阳光操作,让广大参合农民及时了解全市补偿情况,看到发生在身边的补偿实例,真正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优越性,从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加、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四是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开展对外宣传。今年上半年,我们共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考察交流团余次,这些考察交流团参观我市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了解了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对

14、我市的试点开展情况给予了很高评价,同时,也对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不断改进、完善管理办法、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借鉴与参考。这些对外宣传和交流,扩大了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也为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强化管理,努力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经办机构效率好坏、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高低的直接影响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我们始终把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放在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我们坚持努力提高经办机构服务管理水平。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中,广大农民最关心的是医疗费用补偿兑现问题。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窗口人员把“中心”

15、“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作为行为准则,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政策,严格把关,有情操作,实行一站式服务,运用自主开发符合我市管理办法的计算机软件,当场兑现医疗补偿费用。截至月日,全市共补偿人次(其中住院补偿人次,门诊补偿人次,慢病补偿人次),补偿金额共计元(其中住院补偿总额元,门诊补偿总额元,慢病补偿元)。通过近两年运转,以户为单位受益面达左右,得到元以上补偿金人次,得到万元以上补偿金人次,最高补偿金达元。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使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确实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我局组织开展了监督检查,针对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相关情况展开督察,发现问题,及时书面反馈,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时,利用乡医培训契机,加大对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服务行为、合理用药、因病施治等培训力度,受训医生达余人,为参合农民就医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氛围,让广大参合群众真正得到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今年上半年,我局开展定点医疗机构督察共达余次。同时,为及时了解社会各界特别是参合农民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设立了监督、举报、投诉电话的同时,我们还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市人民医院设立了意见箱,广泛了解参合农民对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见和建议。截止目前,服务对象投诉率为零,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