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西方礼貌用语文化差异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470012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西方礼貌用语文化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西方礼貌用语文化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西方礼貌用语文化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西方礼貌用语文化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西方礼貌用语文化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西方礼貌用语文化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西方礼貌用语文化差异(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Graduation Thesis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LanguagesName: Ma XX Class: X-X Major: English Advisor: Zhang X Time: May15th, 2013 黑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系别 XX 系 专业 英 语 班级 X级英本X 学生姓名 马XX 2012年11月8日说 明1、本任务书为我院各专业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之用。2、本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系主任批准签字。批准

2、后,由系(部)统一保存。3、本任务书中阶段检查必须按时进行填写,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按时如期完成。4、毕业答辩完成后,本任务书与毕业论文(设计)一起装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资料袋,由系(部)统一保存。教务处二0一二年十一月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姓名马XX系别X系专业英语班级X级英本X毕业论文(设计)题目: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Language中西方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毕业论文(设计)目的意义: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因此,礼貌用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与文化也是密

3、不可分的,礼貌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文化不同,英汉语言的礼貌原则也存在这差异。本课题将通过对中英文化中礼貌语的对比研究,阐明中西礼貌用语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英不同的礼貌原则和各自的侧重点。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使人们在社交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场合,正确的使用合适的礼貌语, 避免不同文化下不同礼貌用语带来的各种冲突。同时,能使英语学习者更加透彻的了解西方文化,掌握交际语言。最后,若用于英语教学中,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与计划:(1)撰写论文时要严格按开题报告的程序进行(2)根据所撰写的提纲收集材料。选取有利于文章的材料组成文章(3)要有

4、逻辑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章脉络要清晰,应有个人观点(4)理论、观点、概念要准确、清晰(5)论文要有一定新意(6)指导学生拟订论文写作提纲,审阅学生调研计划和实验设计方案。定期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指导学生解决理论上的难点和实践中的关键性问题(7)按系里要求提交初稿、二稿和最后成稿(8)每篇论文不少于五千字时间安排:2012年11月8日 下达任务书2012年12月1-8日 收集资料,提交论文详细提纲2012年12月9-20日 收集资料,完善初稿(一稿) 2013年4月15日- 5月 与指导教师讨论修改论文(二稿)2013年5月上旬 定稿、打印、装订、论文答辩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应按学院

5、规定的格式及时间安排保证质量按期完成。 2012年 11月 17 日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签字):2012 年 11月 20日系主任意见(签字): 2012 年11 月 24日毕业论文(设计)评语及成绩一、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201 年 月 日二、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字: 201 年 月 日三、答辩委员会评语四、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学生所在系盖章: 201 年 月 日五、答辩委员会主任单位 答辩委员会主任职称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201 年 月 日摘 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因此,礼貌用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礼貌

6、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文化不同,英汉语言的礼貌原则也存在着差异。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以维持的基石。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的是否得体,将直接关系着交际是否能顺利的进行下去,甚至能否能够达到交际目的。根据中英礼貌用语的不同原则,对其做出了对比研究,阐明了中西礼貌用语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引起不同的根源和对策。通过该研究,使人们在社交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场合,正确的使用合适的礼貌语,避免不同文化下不同礼貌用语带来的各种冲突。同时,能使英语学习者更加透彻的了解西方文化,掌握交际语言。最后,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词:

7、礼貌原则;礼貌用语;对策Abstract Language, as a part of culture, is influenced by culture, so is courtesy. Courtesy language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ure. All the courtesy languages are the mirrors to their cultures.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 lead to different politeness principles. Cour

8、tesy 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s the basic element to keep a good relationship. Whether the use of courtesy language is proper or not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l

9、anguages,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them, and expound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s well as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is subject can conduct people to use the right polite language, avoiding the conflict that brings about the different cultur

10、e courtesy and different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ccasions in the social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can make the read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right way of communication. Finally, if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s are used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

11、ng, it will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 polite principle ; politeness language; countermeasure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mo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c

12、ultures is more frequent and important. Our world is multicultural, when we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rom another culture, we are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language, but also disturbed by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e, to ensure a successfu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oliteness, one of 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