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案例.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468743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1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案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案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案例.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黉 来。 ” 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提问: 这段话描述了什么情景? 联系第 l 、 3 自然段,想想: “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 这 歌声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抓住 “ 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 “ 他光 着头, 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 等词句, 体会小孩唱得起劲是为了引起敌人的注意,才好把 敌人带进埋伏 圈, 表现 出勇敢。 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 思考 : 你从哪 些地方看出小孩在和敌人巧妙周旋? 交流体会。 抓住 “ 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袋里” “ 快活的蓝 眼睛” “ 学杜鹃叫” “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 不慌不忙 地回答” “ 野兽来了” “ 很有信心

2、地回答” 等词句, 引导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孩子与敌人巧妙周旋 :表面 装傻 , 实际用言语讽刺敌人、 迷惑敌 人。 抓住 “ 夜莺的歌声” 来帮助学生以简驭繁、 高屋 建瓴地把握文章主 旨。 随着阅读过程的动态生成 , 教 师应在把握主线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读课文,体会 词句, 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 归纳 , 从而体会 人物 品质。 师 : 这部分 还有哪些地方表现 了小孩 的机智 , 以 及他与军官巧妙周旋的情景? 引导学生抓住第一部分最后 5个 自然段品味词 句, 体会意思。 2 自主学习。 理解歌声 学习课文第二段,让学生继续找出描写夜莺歌 声的句子。 第二部分第 5 、 6自然

3、段 : “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 了。 ” “ 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 教师提问: 这里描述的“ 夜莺的歌声” 是什么情 景? ( 传递情报 ) 自读这部分课文,具体说说小孩是怎样传递情 报的? 同桌一起读 第二部分课文。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爱动脑、 爱提问的阶段, 他 们对事物 有一 定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 力,在以往学 习的基础上 ,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行去感悟人物的内 心活动。 对于自己不 了解的事物, 有强烈的好奇心 , 因此, 也就能挖掘出人物潜意识的行为。 学生进入语 1 2 -_ 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 边朗读边揣摩, 从 中体会到 这是有意吸引敌人的歌声。 3 探究寻根, 深挖歌

4、声 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思考: 德国兵被消灭后, 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 他在望什么? 教师出示: “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 声。 这歌声, 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 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 请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探究寻根 ,表面赞扬 宛转的歌声, 实则颂扬“ 小夜莺” 勇敢、 机智和热爱祖 国的品质, 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 提高学 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 分男、 女生对比读前 3段 和这 2段,体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 照应了开头 并点了题 ,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 员 ) 小夜莺是第一次执行

5、这样的任务吗?你从哪里 看出来 的? 是什么使小男孩这样不顾个人安危,与敌人斗 争呢? 由“ 小夜莺” 的言行想“ 小夜莺” 的心中所想 , 体 现“ 小夜莺” 对祖国的爱 , 对敌人的恨, 并让学生联系 自身, 表达对“ 小夜莺” 的由衷钦佩。 让学生充分想象 “ 小夜莺” 的想、 做、 说 , 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和 平的渴望。 三、 作业练习 1 抄一抄, 读一读 ( 1 ) 写军 官神态的句子。 ( 2 ) 写小孩机灵的句子。 2 句段推敲 ( 1 ) “ 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 野兽来了 就都 跑了。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 ) “ 怎么会只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 乌鸦、 猫 头鹰 , 多着 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 这句话 的意思 是 o 倡导 “ 半小 时课 堂 ” 教学理念 , 给 学生静 心思考 和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课内完成作业 , 切实提高课堂 效率。 ( 浙江省义乌市徐江小学3 2 2 0 0 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