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教学导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454852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的风筝》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理想的风筝》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想的风筝》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的风筝》教学导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想的风筝教案 作者: 日期:2 理想的风筝教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夹叙夹议,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2、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随他的刘老师一起

2、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2、听写词语(写在听写纸)风筝 蜈蚣 倘若 连翘花 眯起来 同桌批改,对照课件。难写的是哪个字?指导书写“翘”3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作者主要讲了刘老师的几件事(3件)分别是哪三件?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三件事(板书)4、热爱生活的苏叔阳在回忆刘老师这些动人心弦的事情时有这样一段心灵独白: 出示:(师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5、师引入: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让作者魂牵梦绕了30年呢?这理想的风筝指的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随着作者的追

3、忆,一起走近这位特殊的老师。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一)笑谈腿疾1、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出刘老师笑谈腿疾的那段话,读一读,你从中读出一位怎样的刘老师?出示“笑谈丢腿”那段话 指名读 (2) 你读出了什么? 从哪体会到的?2、师生交流:生:这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刘老师。这是一个笑对人生、乐观向上的刘老师。从“笑”这个词我体会到刘老师的幽默风趣 坦然面对自己的残疾 。师:刘老师的幽默源自对生活的乐观。3、感情朗读:师:一个正常人失去一条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而刘老师却是笑着说自己的腿残,是何等的乐观啊!谁能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来说一说?试读指读评价再读。 (1)刘老师笑得那么自然,说得那么轻松,可同

4、学们听了心里却是酸酸的。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 (学生是笑刘老师的风趣,酸涩充满着理解与同情,尊敬反衬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孩子亲密无间,令孩子们敬佩。) (2)是啊,同学们笑过之后,心中慢慢产生了对刘老师的同情与理解,从哪一个字能体会到?我们一起读读,体会“泛”字准确性。(“泛”圈出来 与“冒出”“涌出”对比感悟。)同学们由笑声酸涩尊敬,多么微妙的情感变化呀,这就

5、是细节描写(板书)细节描写是作者表现人物的灵魂,以后我们写作时要多有这方面的细节刻画。能读好吗?(指名读,并及时评价)(我听出了你对刘老师的尊敬。也感受到了你心中那一点点酸楚)4、 身残志坚的刘老师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所以作者说出示: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二)写板书 1、刘老师永远在学生的记忆中行走、微笑,他那舞蹈般的板书更是学生心中最美的风景。同学们,刘老师是怎么写板书的? 2、出示:“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来读,注意段中的“转”字的读音。找出描写刘老师动作的词

6、,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他很敬业爱岗,很爱学生,为了学生,不顾自己的艰难。他身残志坚,也很顽强执着。3、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可他从不嫌麻烦。刘老师靠着一根圆木棍撑地,你们说支撑起他的仅仅是这根圆木棍吗?(不,是刘老师的坚强、毅力,是他对工作的热爱,是他对学生的热爱。)师:这是一位顽强执着的老师。板书:顽强执着。4、就是这样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身患残疾的老师,每转一次都会引起学生一阵激动的心跳。出示“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为什么激动地心跳?(对刘老师的担心,害怕他出意外;对刘老师的感激

7、、敬意。)5、指导有感情朗读: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这一次次的旋转就是动人心弦的细节描写。师:就是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来读出此中的艰难?生:(有感情朗读。)“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再转向讲台。”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年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再来读出此中顽强?生:(有感情朗读。)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辈子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又能来读出此中的执着?。生:(有感情朗读。)师:讲台也是老师生命的舞台,刘老师的每一次旋转也都是一次舞蹈,是学生心中最美的舞蹈。让他再一次在我们心中舞动!齐读“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三)

8、放追风筝 过渡语:刘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出示:自学小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8、9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抓住关键词语,用心读一读,在旁边做一些批注,写下你的感受。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一位怎样的老师? 2、学生交流第 8自然段(1)刘老师在春暖花开的之时放起亲手制作的风筝,可见刘老师很有生活情趣,有自己的爱好。(2)“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体会到刘老师的心灵手巧 热爱生活 乐观。(他能扎出这么精妙的风筝,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3)“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

9、送上蓝天的快乐。”(引导从“决不肯”来体会。指导读出刘老师的坚强不屈。)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作者的感受(这是一个喜欢挑战自我的刘老师)(4) “他总是手持线拐在风中翱翔盘旋。”交流感受。体会到刘老师的乐观坚强(5)当他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时候,“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漾”字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刘老师对生活充满了爱与追求。(热爱生活,童心未泯),在字典中两种意思:一是水面微微动荡;二是液体溢出来。在这儿,第二个意思,他很快乐,脸上充满甜蜜的笑,就好像要溢出来一样。刘老师那张洋溢着快乐与满足的笑脸,是发自内心的快乐。3、感情朗读。那么就请你带着这份

10、快乐与满足读一读这句话,也把这份快乐带给我们大家。指名读。4、发挥想象。此时的刘老师没有说一句话,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也许会想(预设:1、这只小燕子,多可爱,多自在。这只小燕子不就是我吗?多快乐,多自由。2、风筝啊,飞吧,你载着我的梦想高飞吧。师:对!此时,他也把自己当作小燕子,他还会将风筝想成谁?他想到这风筝就是我的学生,正在蓝天上自由翱翔,茁壮成长。他还会想着什么呢?(他希望他的学生在未来的日子里和燕子一样高飞;师:你想得太对了,这就是刘老师的理想,这是一只理想的风筝。(指着课题说)6、继续交流(9自然段。)“故意撒脱手”(挑战自我 自信自强)“笑着 叫着 蹦跳

11、着 喊着”这一连串的动作让我感受到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师: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完美,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啊!(板书:热爱生活)7、虽然生活是清苦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却用各种各样的风筝装点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所以,作者记忆中永远留着刘老师放风筝的样子 出示:生齐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三 品味心声,升华情感 。1、可是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作者已近30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配乐“范读”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永远在蓝天上翱翔。”2、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风筝,还是什么?生1:放飞

12、了人生的理想。生2: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乐观顽强、热爱生活的人。生3: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不要轻言放弃师:刘老师用自身的行动启迪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树立学生对人生的理想希望!所以,近30年了,苏叔阳和刘老师在精神上从来都没有分开过!同学们,也让我们深情呼唤一下吧!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 思念您四 拓展延伸 放飞“思念”1、(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呀!深深地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作者思念刘老师什么呢?是刘老师永远灿烂的微笑、是他功德无量的圆木棍?还是拿出你的笔,继续写下去(课件出示)思念您 2、学生交流并及时评价。老师指着板书说:是呀,作者念着刘老师的圆

13、木棍,念着刘老师的风筝,念着刘老师的乐观幽默、顽强执着、热爱生活,这一念就思念了近30年啊!3、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思念刘老师吗?读一读以下文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资料)你通过这段文字,知道了什么?刘老师是他的榜样,他也像刘老师一样,乐观面对。4同学们,师恩难忘啊,此时,我们的语言已显得苍白无力就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读一读苏叔阳写的谢谢老师。五、习得方法,迁移“思念” 1、苏叔阳是一位大作家,这篇课文,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回顾本节课,你掌握了哪些写作方法?(选典型、写细节、边叙边议) 2、 学习文中写作方法,写一写小学六年令你印象最深的老师。 3、推荐阅读: 魏 巍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我的老师 鲁迅先生藤野先生 22、 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 笑谈腿疾 乐观幽默 旋转板书 顽强执着 (细节描写) 追放风筝 热爱生活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