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45357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化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化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化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化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综述(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油站安全评价学生实训报告题目:金泰山加油站的安全评价 课程名称 :化工安全与评价 组 长 : xx 组员: xx 专业班级:xxxx 指导教师: xxx 院(部): xxxxx 年 月 日目 录1 概述41.1 评价依据和参考的标准41.1.1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与规定41.1.2评价的其它依据41.2 评价目的51.3 评价内容51.4 评价范围51.5评价程序52 评价项目基本情况62.1 加油网点简介62.2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62.3 经营品种及储量62.4 主要设备62.5 组织机构与安全管理制度72.5.1组织机构与岗位编制72.5.2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72.6 安全设

2、施7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83.1 油品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83.1.1柴油的理化性质83.1.2柴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分析83.2 重大危险源辨识93.3 加油网点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03.3.1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调查103.3.2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23.4 加油网点火灾和爆炸事故致因分析133.4.1可燃油气的产生143.4.2点火源143.5 卸油、加油及检修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54 评价方法选择和评价结果174.1 评价方法174.2 评价结果185 评价安全对策185.1 问题与整改建议185.2 对加强加油网点安全管理的建议195.2.1加强从业人员的安

3、全教育和培训195.2.2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理195.2.3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195.3 对危险作业的对策建议205.3.1卸油作业205.3.2加油作业215.3.3动火作业225.3.4电气作业225.3.5油罐清洗作业235.4 火灾扑救对策措施236评价安全表24附 录3435 1 概述1.1 评价依据和参考的标准1.1.1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其实施意见;安徽省汽车加油站安全评价导则(试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GBJ1687(2001年版);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8592;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设计规范GBJ14090(97年版);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4。1.1.2评价的其它依据 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 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成品油零售网点经营批准证书 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合格证书 消防验收意见书1.2 评价目的加油网点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在装卸、储存和销售油品过程中,设备设施存在

5、的故障、缺陷等不符合有关标准的状态和人的错误操作行为,预测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出整改措施及要求,并通过对加油网点人员的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及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加油网点安全防事故的能力。1.3 评价内容淮南市田家庵区金泰山加油网点,经营的品种为柴油。柴油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柴油属于成品油,是国家管控的丙A类易燃液体,具有一定的燃烧爆炸危险性。如何对农村加油网点进行安全评价,国家有关部门没有现成的规定和标准。本评价将根据安全评价通则的总体要求和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参照加油站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1.4 评价范围根据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的要求,本次评价为安全现状评价,评价的范围是位于的淮南市田

6、家庵区加油网点柴油的储存、卸油、零售的操作过程及其设备的安全管理等。本评价不包括加油网点购进油品的运输活动等。1.5评价程序(1)对评价项目基本情况的调查(2)对评价项目的有害、危险因素识别(3)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结果(4)制定评价安全对策(5)制定评价安全表2 评价项目基本情况2.1 加油网点简介淮南市田家庵区金泰山加油网点成立于2003年4月,个人独资。加油网点总占地面积约300,建筑面积150,罩棚面积约100。该网点有埋地储罐4个。经营的油品为柴油。罐区柴油的总储量为5000m3。有6台单枪税控燃油加油机。2.2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金泰山加油网点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舜耕东路,加油网点北

7、面、东面均为空地,南侧为安徽理工大学,西侧为淮南市火车站。详见周边环境示意图。2.3 经营品种及储量该网点所经营的油品品种及储存容量见表2.1。表2.1 储存容量表 序号储罐容量(m3)油品种类油品火灾危险性类别148柴油丙A类该加油网点所经营的油品由中国石化等配送。2.4 主要设备该加油网点的主要设备见表2.2。表2.2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数量(台)型号规格尺寸结构形式1卧式埋地油罐412 m3卧式埋地2税控燃油加油机4XT121BF1神通单枪2.5 组织机构与安全管理制度2.5.1组织机构与岗位编制该站的组织机构和岗位编制见表2.3。表2.3 机构和岗位编制一览表岗位人数主 要

8、 职 责站长兼计量员1对加油网点的工作负总责,负责加油网点的安全管理,担任加油网点消防总指挥安全员1发生火灾时通信报警,兼对火灾现场控制和灭火加油员兼消防员2负责消防器材供应和灭火合计42.5.2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该加油网点已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见表2.4。 表2.4 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一览表序号名 称 内 容序号名 称 内 容1加油网点站长安全职责6安全检查制度2加油员安全职责7防火制度3计量、质量员安全职责8加油操作规程4安全员安全职责9卸油操作规程5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0加油网点应急预案2.6 安全设施该加油网点现有的灭火设施见表2.5。表2.5 灭火器具一览表序号灭火器的

9、型号设置位置数量(具)1MFT35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储罐区22MFZ8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加油区43灭火毯储罐区24消防用砂储罐区10m3 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1 油品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1.1柴油的理化性质组分密度蒸气压闪点自燃点爆炸极限 危险等级燃烧性C17C23 0.80.870.3Kpa(50)50903503800.606.5级可燃液体 所储存柴油,主要成分为烷烃和芳香烃,根据储存牌号的不同,其闪点不同,均为中闪点或高闪点易燃液体,其燃爆危险性较汽油小。3.1.2柴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分析3.1.2.1易燃性油品是可燃性有机物质。油品的燃烧速度很快,尤其是轻质油品。例如汽油的燃

10、烧速度最大可达221kg/(m2h),水平传播速度也很大,即使在封闭的储油罐内,火焰水平传播速度可达24m/s。因此,油品一旦发生燃烧,氧气供给难以控制,很容易形成灾害性事故。3.1.2.2易爆性油品的爆炸极限很低,尤其是轻质油品,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的可能性大,引爆能量仅为0.2mJ,而加油站中绝大多数引爆源都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引爆油气混合物。3.1.2.3易产生、积聚静电油品属于非导电物质,在运输、装卸和加油作业时极易产生静电,并且油品静电的产生速度远大于疏散速度,很容易引起静电电荷积聚,静电电位往往可达几万伏。在静电积聚的场所,常有大量的油蒸气存在,很容易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3.1.2.4易

11、受热膨胀性油品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如汽油,温度变化1,其体积变化0.12%。所以储存汽油的密闭容器如靠近高热或日光暴晒,受热膨胀,容器内压力增加,容易造成容器超压破裂。故各种规格的容器,都有规定的安全容量。一般来说容器装油后应保持5%7%的气体空间,以备油品受热膨胀。3.1.2.5毒性油品及其蒸汽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空气中汽油油蒸汽的浓度应不超过0.1mg/1,否则人吸入后,轻者会造成嘴唇发麻、全身轻飘、头昏,饮食不振等,重则会使人心跳加剧、全身麻木、吐口水、胡言乱语,甚至死亡。柴油由于其沸点较高,故吸入蒸汽所致的中毒机会较少,但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引起吸入性肺炎。3.2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

12、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本加油网点无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标准中规定的物质,故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3 加油网点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3.1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调查该加油网点所拥有的主要设施设备包括:站房、罩棚、埋地式油罐、加油机。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见表3.1。表3.1加油网点主要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一览表序号 作业名称危险、危害因素建(构)筑物埋地油罐及管道加油机电力装置和线路状态SRAOSRAOSRAOSRAO1危险因素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放炮12火药爆炸13化学性爆炸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