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43881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加强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 侯云洪 长久以来,各个民族不断融合,相互影响,组成 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只有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了,才能维护我们伟大祖国 的统一,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持续发展和长远稳定。 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一、 加强民族团结的意义 1.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 稳定是大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 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 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 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

2、是少数 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 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 位。历史和现实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维护民族团 结、 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 分裂。民族分裂主义是危害国家统一、 影响民族团 结的主要危险,没有对民族分裂主义的坚决斗争,就 没有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没有稳定与发展。 2.民族团结、 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 国力的标志之一。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 科技和 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 是科技实力、 军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 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建国 60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

3、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 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0年的 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 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3.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繁荣、 昌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 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确保各族人民 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社会 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 现实的和潜在的积 极因素竞相迸发其能量,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 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 景真正变为现实。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 来了伟大复兴的

4、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 诚团结、 万众一心、 共同奋斗。 4.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 求。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平等,团结的前提是根本利 益的一致性,即通过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 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 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备了根本政治条 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始终要充分认识维护民族团 结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 使命感, 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 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 加强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 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推动 民族团结

5、进步事业的时代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 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 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实践证明, 大力发扬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的优 良传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 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才 能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 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发展, 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 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 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 众的生活水平。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密切交往、 和谐 相处的时期,大都是社会稳定、 经

6、济发展、 人民生活 不断提高的时期。民族大家庭的经济越发展、 社会 越繁荣,越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团结 奋斗是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繁荣发展是各 民族团结奋斗的坚实基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 同繁荣发展,各族人民才有幸福安康生活,这是从历 2010年 4月 第2期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ocialist College Apr . 2010 No. 2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史和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2.加快民

7、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加强民族工作 的根本任务。当前,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仍然是 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实现各民族平等、 团结、 进 步的最大障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在民族团结政策上的根 本立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 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 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 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们必须把民族地区自我发展与中央和其他地方支 持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向民族地区投入更多的资金, 又要

8、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民族地区把经济 搞上去,又要帮助其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 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区各部 门的对口支援。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民族 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 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全 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民族工作要通过推动和加快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民 族团结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团结 提供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 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 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 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使少数民族人民

9、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 内部事务。截至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 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 县(旗)。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 口的71%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多。同时,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形式,建立 了1173个民族乡。实践证明,这一基本制度把区域 因素与民族因素结合起来,把政治与经济因素结合 起来,既利于祖国统一,又利于各民族当家作主;既 利于民族间的团结,又利于相互交流和帮助;既利于 各民族全面进步,又利于地区繁荣和区域间的协调 发展,是民族团结发展的成功之路。

10、4.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为民族团结提供强大的 精神动力。民族文化体现着民族的心理,具有很强 的凝聚力、 向心力。中国之大,不仅在于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还在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 是维系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坚强纽带。发展繁荣 民族文化,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 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既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公 共设施建设、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又要积极扶持 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扶持民族语言文 字的新闻出版、 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发展繁荣民 族文化,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并举,既要注意加强对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出 版,又要推陈出新,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产

11、业,大力培 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要通过振兴、 繁荣民族文化, 最大限度发挥各族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增强各民族的自信心、 自豪感,增强整个中华民 族的凝聚力。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必须坚持弘扬爱 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努力挖掘民 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加强民族团结提供强 大的精神动力。 5.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为民族团结提 供干部保障。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和 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关键是大力培养造就一支高 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 键。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群众有着天然的、 密切 的联系,在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发展方面起着特

12、 殊的、 不可替代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当年曾指出“ 要 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 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实现 的。 ” 乌鲁木齐“75” 事件发生后,维吾尔族干部群 众和汉族干部群众,一起沉着冷静地工作在维护民 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这种识大体、 明大 理、 顾大局的品格,令人钦佩。要按照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的要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各族干部 队伍,继续强化政治标准,加强实践锻炼,把科学发 展观正确的要求,贯穿到干部考查考核的具体实践 中。要高度重视和做好培养、 选拔、 使用少数民族干 部的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坚定、 业务精通、 善于领导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深受各族群众拥 护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本文作者为河北省滦南县一中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赵秀忠 53 侯云洪 加强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