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43718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中国地理教材电子教案,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国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的历程经历了原始经济时期、奴隶制经济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期和建国后经济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产业结构又在不断地演进之中,并呈现出自己的特征。,本章前言,经济时期(Economy period) 区域经济 (Area economic)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Chinas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发展模式(Development mode) 产业结构 ( Industrial structure),关键词,逻辑框架,中国区域经

2、济系统的发展历程,建国后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变化与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进程,中国经济区域系统,历史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期,奴隶制经济时期,原始经济时期,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第一节 历史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总体特征,第一节 历史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一)“南稻北粟”的史前农业经济,中国:考古史前农作物的出土地点在世界各国总最多 约一万年以前,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开始从狩猎、采集经济逐步转变为种植业、畜牧经济 粟和稻是史前人类种植的主要作物,稻作物主要种植在南方,粟作物主要种植在北方。,

3、一、原始经济时期,(二)原始聚落的发展与制陶、麻织业的生产,3o51N,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形成聚落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等可以看到当时的聚居点已经是有规划的形式,半坡遗址中显然已能分出居住、烧制陶器、墓葬等区域范围。 在农业和原始聚落发展的同时,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出现铜器冶铸、制陶和麻织等的手工业生产。,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奴隶制经济时期指中国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主要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一) 产业分工 一是农业内部畜牧业与耕作业分离。从夏朝

4、开始。 二是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三是商业的分离。商代出现了职业商人和货币,商业逐渐与农业分离,商都成为繁华都市。,二、奴隶制经济时期,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工程的兴修 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夏商西周金石并用;西周晚期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 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郑国渠(战国)等著名水利工程,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三) 土地制度变革 西周实行的“井田制”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它赋予贵族和奴隶主强制奴隶集体耕作的权力。 春秋时期,中下等贵族和自由农民竞相开垦私田,各诸侯国先后都实行了相应的田制改革,呈现

5、多种田制并行的局面。土地私有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了。 (四)城市(城垣)数目不断增多 农业剩余的产生,导致手工业与商业的出现。人口增加、商贸往来,诞生了许多城市,如齐临淄、赵邯郸、楚郢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东西方联系交往的“丝绸之路”,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环太平洋经济圈亚太,二、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期,从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1949年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一)半封建制经济与半殖民地经济并存,半殖民经济的表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政治上丧失了独立的国家地位;外国列强掠夺中国资源和经济。 半封建制经济的表

6、现:家庭手工业受到外来商品的巨大冲击,以丝茶为主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同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优势地位。,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二)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民族经济异常落后,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很小,农业占绝对重要地位。种植业中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不发达;工业主要是采掘业与原材料初步加工业。,(三)产业经济的高度对外依赖性,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外资几乎垄断了旧中国的所有工业部门;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充斥中国市场;中国成为了帝

7、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四)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三)产业经济的高度对外依赖性,贫富差距巨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甚至没有人身自由。 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沿海殖民地的现代工业场景与广大内陆地区原始经济场景并存。工业主要分布于沿海的大城市,如重工业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南部;上海以轻工业为主;天津、青岛轻重工业皆有;广州的丝织与手工业工艺制造。内地工业基本集中于武汉、重庆、太原、昆明等少数城市。农业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的交通设施,铁路与水运几乎全部集中于东部,其中铁路尤

8、以东北与华北最为集中。,(一)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距离,一、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第二节 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如图11-2和图11-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图11-2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据1999及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但是,从人均经济水平来看仍然较低。200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仅2940美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也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仍属于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之列。(见表11-2下图),图11-3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9、变化示意图(元/人,按2005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据1999及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二)区域结构从低水平不协调到协调发展转变,区域合作加强,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布局着力由沿海向内地推进,在“三线建 设”中谋求改变生产力布局过度东倾的状况。 改革开放后,按照“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充分利用东部优势,实现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和增长极。 中国的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强。全国已建立了上百个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覆盖范围的区域合作组织,如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环渤海经济

10、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三)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结构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转变,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数目不断增多,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2008年的45.7%,上升了35.0个百分点,年平均上升0.59个百分点。 中国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农村公路、乡村水电发电能力、农村用电量等快速增长,电话和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在农村都逐渐普及。,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过程,(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阶段(1949年

11、-1978年),建国之初,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足,资金缺乏,东南沿海地区继承近代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明显超过全国其他地区。这一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可划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1-3):,(二)区域优先发展阶段(1979年2000年),1979年以后,国家对沿海地区增大投资份额,并配之以优惠政策,初步打破了在资金和政策等要素配置上的平均主义,促进了沿海地区已有经济潜力的发挥,有利于沿海地区先行发展起来。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出现了经济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显著特征,区域差距持续迅速拉大。东部和

12、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由1995年的2.3:1,扩大到1999年的2.4:1。1986年1999年,东部与西部人均收入绝对差额由132元变为2022元,收入之比由1.15:1变为1.4:1。,(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转向协调发展。200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2003年国家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6年4月国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定位等。 在新时期中国区域社会

13、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高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建国初期,中国农业占主导,随着经济的建设,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但从业人员的比重主要还是集中于农业,第三产业落后。(见表11-4) 这一时期,轻重工业的发展比例失调,由原来轻工业占主导,到重工业占大头。轻工业过轻,消费品市场短缺。(见表11-5),(一)第一阶段:1952年1978年,一、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总体特征,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农村剩余劳动力二、三产业专业,促进它们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和工农业内部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不同地区的经济获得普遍发展

14、。一、二、三产业的产值与劳动力比重随之发生变化,见表11-6。 产业补充性调整。轻重工业产值结构比重也随向平衡趋势发展,见表11-7。,(二)第二阶段:19791992年,(三)第三阶段:19922004年,外向型经济由沿海向内地延伸发展,形成了沿海、沿江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三次产业产值与劳动力比重进一步调整。见表11-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轻重工业产值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重工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见表11-9。,(四)第四阶段:2005年以来,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集群式产业区逐渐形成,产业链

15、延长,区域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演化的驱动力逐渐由以投资、劳动力为主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为主。 此期间一产比重继续下降,二产比重继续上升,三产比重变化不大。 一、二、三产业产值与劳动力比重进一步变化。见表11-10。,二、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一)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中国产业结构在波动中不断调整,1952年2008年,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52年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83.5%下降至39.6%,下降了4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7.4%升至27.2

16、%,上升了1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9.1%升至为33.2%,上升了24.1个百分点。,(二)农业结构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变了我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结构,农业种植技术提升,使农业生产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粮食供给短缺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从单一的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开始向提高食物结构和品质转变。 中国农业向优质、高效、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结构模式转变。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调整优化,具体表现为:种植业在大农业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显著提高;种植业、林业、畜禽水产养殖业内部结构调整进展明显;农产品品质结构大为改善。 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也在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新疆棉花产业带。,(三)工业结构从门类简单到齐全,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工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