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2017年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43654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2017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2017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2017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2017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2017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2017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2017年(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导学案编写人: 审核人: 编写时间:2017-9-10【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脉络,划分层次段落。2.分析刘和珍君的人物形象。【重点难点】概括主旨大意,分析刘和珍君这一人物形象。【学法指导】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走进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1902年赴日留学,先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18年参与编辑新青年,同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五四”时期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1924-1926年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支持学生

2、运动,发起和领导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新文学团体。后为革命事业积劳成疾,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作者的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杂文集热风坟南腔北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16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译作果戈理死魂灵、法捷耶夫毁灭等写作背景:1926年3月,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率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纠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在天津附近集结各

3、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是在当时遇害的。刘和珍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主席,是一位爱国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对烈士的悼念,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悲愤的笔调,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 文学常识: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

4、另有其意,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大家在阅读中要注意。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所说的“纪念”。君:对人的尊称。【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徘徊( )大抵( )诧异( )踌躇( )( )寥落( )黯然( )绯红( )菲薄( )( )喋血( )攒射( )赁屋( )桀骜( )( )噩耗( )不惮( )尸骸( )屠戮( )( )虐杀( )浸渍( )殒身不恤( )( )2.词语解释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代替哭泣。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菲薄:这里是微薄的意思。不惮:不怕。微漠:依稀,淡薄。桀骜:形容性情倔强。攒射:集中射击。3.通读课文,了解文章整体思路。第

5、一部分:(1,2)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缘由和目的。写作缘起为痛悼逝者,进一步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突出了写作目的。作者要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第二部分:(3,4,5)回忆了与刘和珍交往的过程,记叙了刘和珍等人遇害的经过,赞颂了她们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第三部分(6,7)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评价了此次事件的重大意义。指出徒手请愿而流血牺牲的不值得,激励革命者采取更有效的斗争方式,深刻论述刘和珍等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鼓励革命者更加奋勇前进。二、合作探究1.分析刘和珍君的形象。思考:本文记

6、述了刘和珍君的哪些事情?其用意何在?A:“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对真理的追求(注:莽原是战斗性很强的革命书刊,因而常遭反动当局的查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以,有的人就不敢定或不愿定,而刘和珍君却毅然定了莽原全年,不仅说明了她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更说明她是鲁迅先生的忠实的追随者和战友)B:反抗校长,为母校前途的担忧嫉恶如仇,有责任感C:到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爱国的热忱用意:借刘和珍君的积极上进,善良美好的形象来反驳抨击当局的“暴徒说”与“被利用说”。归纳小结: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2.用波浪线标示出文中表现作者悲愤情感的句子(1)我将深味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2)我不知道这

7、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3)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4)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5)中外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6)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7)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和作用2.体味作者运用的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综合分析整篇文章,作者采用的有哪些表达方式?试着各找出一例句。(1)记叙:(2)议论:(3)抒情:2.文章开头部分,作者用“中华民国”作纪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中华民国”作

8、纪年,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讽刺和愤慨之情。“民国”已经十五年了,而当局不但像历代统治者一样肆无忌惮地杀人,还杀到了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头上。“中华民国”已经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的“民国政府”,只是屠杀人民的机器。开篇用如此详细的纪年,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3.揣摩加点词语的表达意义。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独: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和真切。徘徊:表现了作者内心无法排遣的悲痛和愤懑。正告:语气比较庄重,规劝,文中应是“郑重的告诉

9、”。勾起了“我”的痛悼和思念,交代了写作的缘起。4.“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一是反动政府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有言语;二是“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使“我”难以痛定,不能长歌当哭。这样既揭露了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者的愤怒和悲痛。5.如何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是指那些能够为国家,为人民而抛头颅,撒热血,不畏牺牲的人们。他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现实的黑暗,统治的残暴,所以,面对这样的国家,他们是“哀痛者”。然而,他们又能够直面这社会,并为推翻这丑恶的社会献出了自己的毕生心血甚至生命,所以他

10、们又是“幸福者”。6.“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的“也”有什么含义?“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死者的愿望由来已久。 7下面三句在作者的感情表达上有何不同? (三个“必要”各指什么)(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2)“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一个针对烈士刘和珍君;第二个针对魑魅魍魉的世间;第三个针对忘却的救主。8.“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

11、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第一句话,作者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第三句话又否定,这样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肯定是从“师生关系”角度讲,否定是从“革命精神”角度讲,而“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由衷的敬意和深沉的自责。9. “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样写有何作用?作者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意在强调刘和珍的和蔼善良,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和珍的遇难经过,更突出烈士沉勇友爱,

12、为国捐躯的品质,更加突出反动派的无耻。10.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不一样。一是激愤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11.文中第六节结尾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何用意?(1)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长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2)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12.“真的猛士”“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人?“真的猛士”指

13、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面对残酷的流血斗争,为国为民,视死如归,为改变旧世界而斗争。作者对他们无限崇敬与钦佩。“庸人”平庸之人,即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还包括一般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即所谓学者文人,实则是反动派的御用文人,龌蹉的流言家。“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其冷漠,冷眼旁观,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不抱希望。

14、合作探究,展示质疑1.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作者实际上是在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因此,号召人们去斗争。“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又是对民众的呼唤,激励和号召。2.“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

15、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作者详细地写烈士遇难的经过,用意何在?刘和珍当时中弹,是“从背部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不是什么“暴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绝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卫”。这些铁的事实,有力的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这样写是为了揭露段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感悟小结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