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43161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决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政决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政决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行政决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行政决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决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决策学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决策第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B、伊斯顿2、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最基本形式是()。C、国会立法3、下列()政策不同于其它选项。D、初始政策4、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环境是()。C、经济环境5、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6、保持政策稳定性的最根本途径是()。A、政策法律化7、小组意识模型的提出者是()。C、詹尼斯8、理性模型的理论起源是()。B、传统

2、经济学9、“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中。A、头脑风暴法10、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C、德尔菲法11、以“破字当头,突破定势思维,一切从零开始”为宗旨的思维方法属于()。D、零起点法12、下列人物中()是政策执行组织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C、佛瑞斯特13、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B、政策执行14、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是()。C、政策评估15、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属于政策评估中的()。D、委托评估16、政策评估中最主要的形式是()。B、正式评估17、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B、组织与实施18、政策评估阶段

3、的最终产品是()。D、评估报告19、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C、委托评估20、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针对政策效果进行的评估通常称为()。C、后评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人大决定B、基本法C、一般法律 E、宪法2、政策主体中的官方决策者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立法机关 D、行政执行机关 E、法院3、下列机构和组织中属于思想库的有()。A、胡弗研究所C、兰德公司E、野村研究所4、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B、替代C

4、、合并D、分解E、缩减5、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包括()。A、自然灾害B、生态变迁D、科技方面的重大变革6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包含下列哪几方面()。A研究对象B概念体系C研究方法7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步骤通常的安排是()。A从经验观察开始D从假设开始8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直接为公共政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A亚当斯密B克劳塞维茨C卡尔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9在90年代,公共政策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偏重于()。A伦理取向 B管理取向 E政府改革取向10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表现在()。A学会的成立B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C专门机构的设立D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5、6分,共30分)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2、简述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3、简述渐进模型的特点。4、简述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5、简述政策评估的功能。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2、试述政策终结的地位和作用。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分)我国南方某乡政府召开扩大会议商讨同外省Y县进行农业贸易往来事宜。刚上任的刘乡长希望通过大家的赞成和支持干一番事业,副乡长王某另有其它打算,对这一提案谨慎对待。会议开始,主持人刘乡长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老李说:“自古以来Y县人狡猾,诡计多端,实在是不好惹”老杨说:“上次从报纸上看到,Y县人与外地人打了经济官

6、司,从这件事上足可以看出这桩买卖太难做,弄不好落个血本无归所以我坚决反对”小王伸了伸懒腰,满不在乎地说:“我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我随大流”副乡长王某:“这件事还须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七嘴八舌,刘乡长坐不住了,他看了看表说,对于大家的意见我们会进一步分析,然后再征求大家的意见做出具体安排,今天先到这儿吧,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于是大家在七嘴八舌中离开了会场。根据上述事例回答下面的问题:(1)老李、老杨、小王三个人的话语分别反映了什么心理效应?(2)刘乡长终止会议的做法又反映了哪种心理效应?三、简答题1答:(1)管制功能。(2)导向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2答:(1)地理环境

7、。(2)经济环境。(3)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4)社会变迁。(5)国际环境。3答:(1)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4答:(1)政治原则的偏离。(2)价值体系的排斥。(3)政府体系的封闭。(4)承受能力的超重。(5)表达方式失当。5答:(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去向的主要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4)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四、论述题1答:(1)公民个人的作用;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非常主要的作用,很多具有公共

8、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2)利益团体的作用;任何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它们会通过各种努力寻求自身利益的实现。(3)政治领袖的作用;政治领袖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决策系统的核心,他们常扮演政策议程主要决定者的角色。(4)政府体制的作用;政府体制涉及组织结构、工作程序、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对政策议程的建立有很大影响。(5)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6)问题自身的作用;社会问题的明朗化程度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明朗化的社会问题最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政府决策系统的政策反应。2答:(1)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

9、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终结宣告了旧政策的结束,二是政策终结预示着新政策的启动。(2)政策终结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五、案例分析题答:(1)老李、老杨、小王三个人的话语分别反映了定型效应、光环效应、从众效应。(2)刘乡长的做法反映了黄灯效应。第二套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是()。C、戴伊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10、的是()。B、正确的政策只会产生正导向功能3、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环境是()。C、经济环境4、提出满意模型的学者是()。A、西蒙5、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C、林布隆6、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目标取向7、“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B、逻辑思维8、首因效应又称为()。D、先头效应9、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B、黄灯效应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11、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A、确定政策目标12、前评估是指()。B、对政策方案的评估13、下列行为

11、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D、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14、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A、政策问题的认定15、内在创始型政策议程的主要特征是()。C、体制内运作16、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C、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坚持了社会公正原则17、政策评估中最主要的形式是()。B、正式评估18、外部评估的最主要形式是()。D、委托评估19、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C、博弈法20、委托高等院校进行评估属于()。A、外部评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2、1、下列对象征性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它的存在只具有符号作用C、其目标在于影响公众的价值观念D、政府根本不想去实施象征性政策2、一般说来,政策议程的主要阶段包括()。A、公众议程D、政府议程3、政策评估的主体包括()。A、决策者B、执行者C、专业学术团体D、研究机构E、政策目标群体4、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终结方式的是()。A、我国单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分解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人寿保险等多项。C、我国企业实行利改税5、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从众效应的有()。B、谢利夫的光点实验D、阿西的线条判断实验6()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A公共问题B公共目标C公共利益7公共政策在纵向结构上由哪几个层级构成。(

13、)A中央政策D地方政策E基层政策8从形式上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有哪几部分组成()B党的政策C人大决策D行政决策9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A管制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10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C部门规章D地方性规章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影响决策者行为的价值观。2、简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3、简述小组意识的特征。4、简述政策执行所需的资源条件。5、简述政策终结的对象。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2、试述政策终结的措施。五、案例分析(本大题

14、共10分)杰克以假乱真在美国,有一家面包公司,其董事长凯瑟琳克拉克,为了提高本公司的声誉,树立自身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从而使本公司面包占有更大的市场,特地给公司的推销人员和有关部门制订了如下的严格规定:凡本公司出售的面包,必须在面包包装纸上标明生产日期;超过3天的一律不准出售,超过三天没卖完的一律运回公司统一销毁。有一年秋天,美国某州发生了大水灾,一时间,粮食紧张,面包脱销。一天该面包公司的一辆汽车行驶在某州的灾区公路上,行至半途之中,车厢上醒目的公司名称被发现,于是饥饿的人们蜂拥而上,将汽车团团围住。当他们得知这车上装得确实是面包时,便都面露喜色,要求车主将面包卖给他们。推销员兼押车员杰克面

15、有难色。不错,这确是一车面包,但这面包是已出厂超过3天而没有卖出去的。杰克的任务是负责将这些面包拉回公司处理掉的,并且,每车拉出的面包数量是有记录的。如果把这些面包卖掉,杰克想到,那我可就没面包吃喽。此时,董事长凯瑟琳克拉克的严厉形象浮现在杰克的脑海中,她的警告也震动着杰克的耳膜:谁要是违背公司的规定,损害公司的形象,公司就解雇谁!然而,面对着围着汽车的饥饿者,望着那无数渴求的眼光,杰克又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最后,杰克还是对众人说此车面包已过期,按公司规定必须运回销毁,他劝大家耐心等等,他回去后就运一车新鲜面包来。正当他们争闹之时,几位正在采访当地灾情的记者也赶来了。他们不失时机地录下了人们的对话。当杰克的话刚说完,人群便嚷嚷开了:问题:(1)该案例体现了政策执行的什么特征?(2)杰克以假乱真的做法在无意中贯彻了政策执行的什么策略?(3)杰克既想卖掉面包,又想逃避老板的惩罚,这种心理压力属于哪种表现形式()?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前后冲突答案:三、简答题1答:(1)政治价值观。(2)组织价值观。(3)个人价值观。(4)公众价值观。(5)意识形态价值观。2答:(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