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导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543125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导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作者: 日期:8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知道中华文化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3)能够从中华民族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华文化,培养和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在了解中华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实际行动。【教学重点】博大

2、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课前准备】1教师、学生共同收集本地的文化资料;2收集中国文学、军事、思想、天文等方面的史料;3收集对自己的成长影响较大的传统格言、警句;4收集有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报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开幕式主要分四部分进行:欢迎仪式、文艺演出、运动员入场仪式、点燃圣火。近2万名中外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用奇妙的创意、高科技的手段、动人的表现手法,奉献给全世界一台经典的奥林匹克视听盛宴。

3、一张承载着中国文化精髓的“纸”,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具匠心的构思。当那张光电效果组合而成的“卷轴”缓缓打开时,青铜、古陶、玉器、水墨山水等等极具中国文化的符号“写”在纸上。那一刻,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观众都在惊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播放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有人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你同意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北京奥运会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还有就是5000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那么,什么是中华文化?中

4、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和特点?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第五课要学习的内容。方法二:(备选)材料: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是法国全社会第一次与中国文化全面地零距离接触,其意义当然是划时代的。法国老百姓坐火车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巴黎观看中国春节游行,是中华文明的魅力。当天的观众达到70万人,这在崇尚“个人至上”的法国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法国人是不能通过行政命令让其参加政府安排的活动的。教师提问:为什么古老的中华文化能够征服无数的法国观众?学生感受、思考。教师归纳:5000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

5、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那么,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和特点?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新课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板书)第一环节:了解文化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板书)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教师:提到中华文化,有的人会说:中国的旗袍很别致!有人认为:中国功夫很厉害!还有人讲:长城气势好壮观!提到中华文化,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补充(多媒体展示):比如充满神韵的古典诗词,精致的中华瓷器,漂亮的丝绸刺绣,华丽的民族服饰,宏伟的故宫建筑群,道德经在欧洲的影响,孙

6、子兵法在日本的影响,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以及同学们家乡有特色的民居、戏剧、服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等。教师:那么,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创造的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在数千年历史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过渡:你还知道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化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南亚次大陆的

7、古印度文明,以及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或由于地震、洪水、瘟疫、灾荒,或由于异族的入侵,或由于内部的动乱,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惟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教师提问: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归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因为中华文化为全民族传承着共同的思维方式、传统风俗和精神遗产,进而在现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水平的基础上,在民族发展的共同境遇和未来前景基础上,形成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和向心力、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这种全民族认同的价

8、值取向、向心力、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有着巨大的凝聚力量、动员力量和鼓舞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多媒体展示河南安阳县渔洋村古代文化遗址(教师讲述河南安阳县渔洋村的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第二环节:品味文化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突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出示图片: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选用)学生观看、品味、感悟。教师归纳:中华文化的组成: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2)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3)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4)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5)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6)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9、教师过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教师:讲述道德经在欧洲的影响,孙子兵法在日本的影响,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3中华文化的影响教师小结:对中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受到深刻的影响。对世界:推动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过渡: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第三环节:弘扬文化二、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10、(板书)1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师提问: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归纳: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2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教师过渡: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相关链接“南京路上好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以前的“三件

11、宝”草鞋、纸糊信封、针线包,已被学习包、贮存各种资料的U盘、帮助官兵消费的阳光卡“新三件”所替代。过去讲节约要求做到的“五个一”是: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两煤。现在提倡个人消费做到的“五个一点”是:日常消费花一点,文化学习用一点,孝敬父母寄一点,希望工程捐一点,自己备用存一点。教师:“南京路上好八连”昔日的“三件宝”变成了今日的“新三件”,过去讲节约要求做到的“五个一”变成了现在提倡的“五个一点”,形式变了,但优良传统的精神没有变。教师:有人认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就意味着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必要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挂在嘴边。你同意吗?说说你的观点。学

12、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教师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今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的角度来看,都需要倡导和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目前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令人鄙视和唾弃的追求高消费、讲排场、讲豪气、摆阔气等不良现象。同学们请反思一下,你有下列行为吗?你如何看待这类行为?是不是看别人有好的学习用具,就不顾家庭实际情况,向父母索要?是不是在过生日时,为了情面而宴请同学?是不是不爱穿校服,而爱穿新潮名牌服装?

13、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在生活上要做到艰苦朴素,比如:不和别人比吃穿,不讲排场,不讲阔气,不乱花钱;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工具坏了修一修,衣服破了补一补等;在行动上要勤俭节约,如用淘米水浇花,用白开水代替饮料;积极参加值日或其他公益活动,宣传“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归纳: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美德也不是要求我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主张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巩固新课】说出你的收获: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有关中华文化的知识?学生回顾并回答。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到了中华文化散发着的无限魅力以及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实际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