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工作报告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43043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工作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工作报告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鹿城区儿童发展规划(2001-2005)终期监测评估报告序 言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状况不但是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潜力。鹿城区政府于2001年12月24日颁布实施了鹿城区儿童发展规划(2001200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鹿城区“十五”期间儿童事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儿童工作的主要目标及进程。五年来,我区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把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纳入到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儿童工作力度

2、,实现规划各项目标,切实改善了全区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为了对规划目标的达标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我区成立了统计监测评估组和专家评估组,先后多次召开部门研讨会,并广泛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根据教育、卫生、组织、社保、民政等29个有关部门提供的儿童监测数据资料,综合撰写了本报告,全面分析、总结我区2001年以来儿童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针对实施儿童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未来工作的策略与措施。第一部分 儿童发展的外部环境“十五”期间,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建设更有活力、更具实力、更加和谐的鹿城,全区社会经济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为儿童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

3、长。20012005,全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8%,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198.4亿元,比2000年增长74.9。2005年,全区财政收入20.84亿元,是2000年的2.7倍,“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41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64.3%和36.4%,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截止到2005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总数67.33万人,其中017岁人口数为12万人。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出生率由2001年的17.9%下降到2005年的10.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1年的10.3下降到2005年的4.8。人

4、口增长的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资源需求的压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五年来,我区不断加大社会事业的财政经费投入。2005年投放财政性教育经费19728万元,是2000年的2.77倍,“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22.6%;卫生事业经费支出3503万元,是2000年的2.79倍,“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22.8%,其中妇幼卫生经费84.91万元,是2000年的2.85倍,“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23.3%;卫生防疫经费741.87万元,是2000年的6.53倍,“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45.5%。儿童工作落实情况良好。2000年,我区成

5、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29个,办公室设在区妇联。自我区颁布实施规划以来,区妇儿工委办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制定了工作制度,明确了职责分工,建立了联络员队伍、统计监测和专家评估组,启动了监测统计工作。同时区妇儿工委工作得到了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区妇儿工委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相应的固定经费,真正做到了领导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第二部分 规划终期目标实现情况截止2005年末,规划44个可量化指标中,达标30项,未达标6项,缺乏数据支持8项(见附表)。一、 已实现的目标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我区孕产妇保健工作按照二级网络进行系统管理,使孕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都能及时得到保健服务。200

6、5年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城区达100,农村达99.5,基本确保孕产妇享有安全接生。2、孕产妇死亡率按照控制孕产妇死亡若干规定,实行接产许可证,对在岗的人员进行资格考核,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筛选和追踪管理。通过建立孕产妇抢救小组,开辟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完善孕产妇评审制度,保障孕妇生命安全。2005年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17.39/10万,实现孕产妇死亡率的目标。图12000-2005年鹿城区孕产妇死亡率(1/10万)0020.46019.6417.39051015202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度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1/10万)3、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加强培训,提高母婴保

7、健人员的素质。加强产前诊断,及时发现异常胎儿并及早处理。通过对孕期进行合理的膳食指导和保健培训,来降低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2005年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1.57,处在“低于4”的目标值以内,实现目标。2000-2005年鹿城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2.941.752.272.211.691.5700.511.522.533.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度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图24、婴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我区通过开展产前筛查、诊断、追踪出生结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使我区儿童死亡率控制在预定目标内。2005年全区婴儿死亡率降到3.65,较2000年的3.83下降0

8、.18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4.52,比2000年的5.03下降0.51个千分点,两项死亡率分别低于规划20和25的目标。2000-2005年鹿城区婴儿死亡率()3.832.843.275.752.553.6502468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度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图3图42000-2005年鹿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033.323.486.672.954.5202468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度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托幼园卫生保健合格率“十五”期间,我区加强托幼园卫生管理,凡申请开办幼(托)儿园所均需按有关规定申领“幼

9、儿园、托儿所保健合格证书”,以防止疾病流行和意外伤害发生,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2005年,全区城镇托幼园所符合卫生保健合格标准的机构达到92.2%,高于规划85%的目标。6、五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随着我区人民生活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习惯已从“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儿童营养状况明显改善。2005年全区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已由2000年的1.65%降至1.21%,降幅为0.44%,实现规划控制在3以下的目标。2000-2005年鹿城区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211.481.021.541.641.6500

10、.511.52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度患病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 图57、计划免疫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5年间,我区率全市之先,开展了免疫规划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实现25个疫苗接种点的省内联网,网内适龄儿童接种“一地建卡、异地接种、信息自动交换”。推行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对辖区预防接种门诊加强规范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儿童免疫工作的覆盖率和接种率。2005年全区计划免疫接种率为99.7%,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9.6,实现了全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8、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获取科学喂

11、养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各种书刊、杂志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爱婴医院的建立,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的提高都为家长获取科学喂养知识提供了方便。同时我区有关部门极力向婴幼儿家长传导有关喂养幼儿的科学知识,使广大家长掌握了婴幼儿母乳喂养和食物喂养基本方法,知识普及率有所上升。2005年,全区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95.1%,远远高于规划80%的目标。9、普及基础教育我区以先进的理念为导向,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2001年实现创建省教育强区奋斗目标,2005年通过省教育强区复查。全区3-5周岁学龄儿童入园率达99.5%,与2000年相比上升0.5个百分

12、点。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为100%,小学生辍学率为0%,小学五年巩固率为100%,全区学龄儿童接受小学教育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9.92%,比“九五”末提高了0.92个百分点。10、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小学校体育达标率施行面达到100%,实现了规划98%的目标。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达到99.6%,超出规划95的目标。中小学生体育优秀率达到了35.2%,达到了规划30的目标。11、715周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我区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先后投入特教经费32万元,目前我区有温州市聋哑学校、新码道学校两所特教学校,

13、从事特教人员80人,就读学生337名,被普通高校、中专录取的残疾考生265名,录取率达100。2005年,7-15周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5%,高于规划98%的目标。12、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十五”期间,我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在联系,努力构建科学的儿童教育体系。2005年,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到98。省级家长学校1所,市级家长学校9所,市级示范性家庭教育基地2个,区级家庭教育指导站10个,2003年我区还率先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3、家庭教育知识宣传知晓率以家长学校为载体,通过举办家庭教育知识更新讲座,有效地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广

14、大家长的教子育人素质,使广大家庭的教育方法更加民主开放。2005年末,全区家庭教育知识宣传知晓率为98,实现了规划目标。1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区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师范类大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和校长交流制度;全面实施“名师名校长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学技能全员培训计划”,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载体,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勇于开拓、求实创新的教师队伍。到2005年9月,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37,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1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06%,均达到规划目标。其中幼儿园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率41.82%,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率80.62%,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率7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