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42698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苑漫步》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诗苑漫步》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诗苑漫步》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诗苑漫步》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诗苑漫步》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苑漫步》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苑漫步》教育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山东 淄博 临淄 高阳中学 李洪兴教学分析: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学生从小学到初一、初二已经学习接触不少古诗词了。但好多同学对古诗词不感兴趣,对学过的古诗词不能很好的理解感悟。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督促学生更多地积累背诵古诗词,通过由浅入深的几项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另外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组为单位,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还能使他们感受

2、到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2)积累古诗词,学生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3)诵读理解古诗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 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重点:督促学生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学会把学过的诗词整理归类。 难点:增强对古诗的感悟理解,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

3、力。课型: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教法:自主合作式,情境式,激励法,体验法。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让学生准备背下来初一初二所有学过的古诗(包括规定课外古诗词及小学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课时:课前准备时间一周 课上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准备:1、班级分成四个学习合作小组。2、一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1-4册)让学生去诵读。回顾小学学过的古诗词。3、用一周的时间以“古诗中的”为专题分类集诗。4、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试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其配上的画面,在画中体会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5、搜集并学唱已经谱曲的古诗词。6、提前一天发学案,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做好上课准备。媒体运用说明: 首先在学生

4、步入教室的同时,就以一首古筝曲,将学生带入本课情境。教师激情导入之后,媒体出示本课活动内容(六个活动板块)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白课堂任务。第一板块设置四组填空题,由学生自主选择,媒体设置这几组题可灵活切换并随时点击出示答案,然后一组抢答题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此环节媒体的运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较大容量的让学生感知诗词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比常规教学简便又快捷。第二板块将诗句之精华落实到笔上,检查学生完成结果,用实物投影显示是既简便快捷又颇具实效的手段。第三、四版块利用媒体将与诗词相关的画面展现给学生,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感悟诗的意境,又激发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的兴趣,同时还激励学生们用其他艺术形式

5、来表现诗歌。第五、六版块利用媒体的声音和动画效果,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和朗读能力,精心制作的flash动画与歌声有机结合,本课在同唱古诗中达到高潮。 教学过程教师安排活动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教师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感悟他们的旷达胸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本课情境目的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中二、课堂活动(分六个版块)第一版块 依诗填空 (小试牛刀,初露锋芒)第一组题 色彩 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

6、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1、岱宗夫如何?齐鲁( )未了。 2、( )山横北郭,( )水绕东城。 3、()毛浮()水,()掌拨清波。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千()总是春。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柳色新。6、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7、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答案:1、青 2、青 白 3、白 绿 红 4、紫 红 5、青青 6、碧 红 7、绿 红第二组题 植物 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1、人闲()花落,夜静春山空。 2、采()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明月( )间照,清泉石上流。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花始盛开。

7、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 )( )满皇都。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答案:1、桂 2、菊 3、松 4、桃 5、烟柳 6、红杏第三组题 动物 很多同学家里一定养过小动物吧,小动物既可爱又好玩,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1、山光悦( )性,谭影空人心。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 )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归来。4、春(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 )立上头。 答案:1、鸟 2、鱼 3、燕 4、蚕 5、蜻蜓第四组题 地名 古诗中常会出现地名。我们看下面就是一些含有地名的诗。

8、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 )( )过五溪。 2、朝辞( )(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城阙辅( )( ),风烟望五津 。 4、( )(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 )。 答案:1、龙标 2、白帝 3、三秦 4、姑苏 5、扬州第五组题 古诗中的成语 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古诗中也有成语。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怒发冲冠)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竹马)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山重水复疑

9、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桃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此板块前四组题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组答题, 最后一组题为抢答题。由浅入深,先以填空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古诗词地积累情况,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词内容的丰富多彩。第二板块 名句接龙 ( 实力比拼,大显身手)每组答一组题,注意书写工整,教师抽查出示,大家共同检查。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3、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 晨大漠孤烟直,长河

10、落日圆。6、 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7、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8、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8、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6、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

11、又逢君。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1、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7、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8、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学生每组选答一组题,注意书写工整,教师从每组中抽查一份用实物投影显示,大家共同检查答题情况。以默写的形式,激励、督促学生识记更多的古诗词。感悟诗句之精华。第三版块 分类集诗 (团结协作,唇枪舌战)选择典型性内容,检查学生分类集诗的情况。1、抒写思乡情

12、怀的诗句2、抒写豪情壮志的诗句3、表达友情(送别)的诗句4、表达哲理的诗句每组同学轮流说出自己所收集归类的诗句,看哪组说得又多又准。让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感悟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能力。第四版块 诗情画意 品味诗境 (慧眼神珠,针锋相对)1、 教师出示画面,让学生品味画中情境,猜出诗的内容。各组学生讨论体味画面意境,猜出诗的内容。讨论分析一幅配诗画面,学习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诗歌内容。逐步深入,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品味诗的意境,诗情画意有机结合。并激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意识形式表现诗歌的兴趣。第五版块 美文美读 赏析吟诵 (推荐代表,尽展其才)1、教师指导:以茅屋为秋

13、风所破歌为例指导朗读。学生欣赏并体会学习。2、选择一首比较喜欢的诗,大家共同品析鉴赏,选派一名代表谈赏析结果,再选派一名代表有感情的诵读这首古诗,要求要读出感情,看那组完成的好。学生在欣赏中学习朗读诗歌的技巧。课前全组共同赏析,课上先由一名学生谈本组学习品析诗歌的结果,再选派一名代表有感情的朗读所选诗歌。在品析感悟中体会朗读技巧,在朗读吟咏中赏析品味。逐渐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第六版块 学唱古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请学生说出有哪些古诗已谱曲,并鼓励学生学唱古诗。说出搜集到的已谱曲的诗词,试着学唱古诗。进一步感悟古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诗词的情感。小结: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何收获?中学生学习古诗词有何意义?谈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结束语:本次综合性学习,我们欣赏品味了中华古诗词,了解感受了民族灿烂的文化。学习古诗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同学们多多诵读积累古诗词,它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中华古诗词的兴趣。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