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语文教学导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42689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语文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单元语文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单元语文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单元语文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单元语文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语文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语文教学导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课题:21 古诗两首(共2课时)主备人: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基础目标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核心目标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延伸目标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课前准备 天门山和西湖景色的图片 卡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学习望天门山

2、回忆诗人,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读通诗句,了解诗意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检查交流。a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b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a学生个人读悟。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诵读全诗,感悟诗情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体验。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配乐有感情的背。书写生字,默写课文练习生字“断、楚、孤、帆”。默写望天门山。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第二课时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自由诵读,初步感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重点指导

4、:潋linyn空蒙kngmng淡妆浓抹dnzhungnngm相宜xingy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熟读成诵,体验情境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学生自由背诵。走出课文,拓展延伸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课堂作业:生字“断、楚、孤、帆”。 练习背诵两首古诗。板书设计: 21古诗两首 热爱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

5、晴后雨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写景 晴 好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抒情 雨 奇课外作业:练习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古诗。教后反思:课题: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共2课时)主备人: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基础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核心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延伸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西沙群岛的图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

6、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一)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2引导学生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二)检查自学。1指名读词语: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也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3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刺”是左右结构,左边中间没有一横,不要写成“束”。“饶”是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多写一点。“趣”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4可采用识别同音、形近字的方法作巩固练习。(三)理解词义: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

7、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小结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四)介绍西沙群岛。1介绍西沙群岛。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观看。(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1、出示“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二、整体入手,重点突破。(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什么?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海底有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填表、列提纲

8、、表演、课外资料。)3、汇报展示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样的鱼,有飞虎鱼、气鼓鱼,多得数不清,找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重点句,这是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评价“你找的真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追问: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再读一下吗?4、以读促背,加强记忆。5、再读,想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三、自主学习,选择学习内容。1、创设情境、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如果你是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的游客,怎样为你的同学和亲朋好友介绍? 目的:在介绍的过程中,学生潜意识地复习了1-3自然段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能胜任导游的工作。

9、激励学生从4、5自然段中寻找更多资料。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再读出自己的感受。3、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4、情感升华,齐读最后一段。三、总结:游览了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什么?课堂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背诵第三自然段。板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海滩贝壳海龟海岛鸟的天下课外作业:搜集西沙群岛有关资料教后反思:课题: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共 2 课时)主备人: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基础目标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

10、、松鼠、飞舞、宝库等。核心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延伸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

11、料。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二)初步感知课文1第一遍朗读课文。要求:(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2)给各自然段标明序号。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3第二遍朗读课文。读前设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读后明确:这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4把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三)质疑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同学提出来。1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学生的帮助下和老师的引导下,当堂完成。2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归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

12、巨大的宝库”?(四)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上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2集体交流。明确: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然后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

13、些词句看出来的?谈谈你的理解。2集体交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明确: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来写,学生抓住“抽出”“像一支舰队”等词语来理解,突出春天刚刚到来时,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特点。设问:“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里“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4小结读书方法。(1)先读课文,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2)抓住了作者所描写的词句进行理解。(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自己思考并理解下列问题:(1)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怎样?(2)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的?谈谈你的理解?2集体交流。(1)小兴安岭的夏天很美丽,作者抓住树木,晨雾,太阳,草地,野花这些景物来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