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课标研教材教师研修手册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42340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课标研教材教师研修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课标研教材教师研修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课标研教材教师研修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课标研教材教师研修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课标研教材教师研修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课标研教材教师研修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课标研教材教师研修手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审旗中小学教师新一轮学课标研教材活动初中政治学习手册单位 姓名 乌审旗教育研究中心初中化学课标研修提纲问题设置与问题解答一、:选择题:1、“三维目标”是指什么?。 2、思想品德课程一门怎样的课程? 3、什么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4、什么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原则?5、什么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6、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7、思想品德课程以什么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8、思想品德课程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其中什么是课程的基础?9、以下什么内容体现思想品德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10、思想品德课程

2、注重什么的相结合,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11、在集体中成长的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学会什么?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12、课程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践行中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体现课程的什么?13、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什么,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14、思想品德课程以什么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15、什么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16、思想品德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

3、解社会,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什么的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的公民?17、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基本国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课程内容安排在什么版块中? 18、教材编写应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什么的联系?19、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0、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21、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实施要求包括什么? 22、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 23、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什么资源? 24、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什么?25、 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成长过程中什么为线索? 26、什么

4、是落实本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27、“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多少次?28、本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仅作参考,教师可结合什么的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29、什么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0、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什么的作用? 3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什么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32、新课标提出要求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什么? 33、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什么,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34、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

5、丰富的什么,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35、倡导以什么呈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 36、教材编写应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什么为基础?37、教材编写在内容和呈现形式上要什么,以适应不同地区及城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38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什么?39、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什么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40、教材编写应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什么?二、填空题:1、中学思想品德学科主要的课程资源是: 、 、 、 。2、我们

6、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 、乐于 ,交流与 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3、思想品德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观察、 、 谈话、成长记录和 。4、思想品德课程课程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特点 、 、 、 。5、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 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 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6、教学是落实本课标、达成思想品德 的 、 。7、思想品德课程融合 、 、 、 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 、 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8、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 、有 、有 、有 的社会主义

7、合格公展奠定基础。9、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 、 ,以及 的关系。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10、本课程评价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 和学生所达到的 的程度,帮助教师该经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三、判断题:1、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 )2、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中,思想性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3、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 )4、“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是

8、能力目标。( )5、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实施教学时,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6、课程标准强调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7、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式不包括考试。( )8、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 )9、课程资源只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不包括学校外的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含的多种教育资源。( )10、在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11、在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认识

9、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战争做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12、在法律与秩序的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有人教版的,也有粤教版的。( )14、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15、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基础。 ( )16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实施教学时,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17、“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是属于“认识自我”这一板块。

10、( )18、新课标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强调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19、新课标只在“学法知法”中提到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 )20、“我与他人和集体”这一板块包括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三个内容。( )21、项目评价是指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2、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2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的“综合性原则”是指根据

11、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2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的原则是思想性原则。( )25、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 )四、简答题:1、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人文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特点之一。请回答:人文性的含义是什么?3、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特点中的实践性体现在哪几方面?4、新课程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有哪些?5、根据你对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的学习,你认为在教学中该如何全面落实课标的要求?6、在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了解和知道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主要有哪些? 第 二 单元(章节) 我们周围的空气 本单元教材的特点、在教材中的地位、

12、编写意图、重难点和课时安排一、教材的特点1、从学生熟悉的“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学生进入化学殿堂。2、加强化学发展史的教育,加强科学方法教育。3、加强学生参与意识,教材中也适当留一些空白,供学生填写。4、加强化学与社会的联系。5、融思想、情感教育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二、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编写意图1、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过介绍,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还因为氧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反应,认识它,可以较顺利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2、通过

13、氧气的性质和制取等试验,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试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试验的基本操作,初步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三、单元重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2.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的认识。3.对试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4.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方法的分析。四、课时安排(7课时)1、空气(2课时)2、氧气(2课时)3、制取氧气(2课时)4、单元复习(1课时)第 二 单元(章节)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材知识点梳理 教材知识点梳理课标要求教学建议备注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2、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组成及体积分数空气成分N2O2CO2稀有气体其它体积分数78%21%0.03%0.94%0.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3、各种气体的基本性质和用途a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