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及相关要求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42336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及相关要求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法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及相关要求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法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及相关要求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法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及相关要求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法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及相关要求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及相关要求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及相关要求综述(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及相关要求一、任务书的填写1任务书中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的含义分别为:“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指运用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及其他学科的知识的范围和程度;“论文框架的设计”要求学生至少列举出论文的一级标题,如有扼要的解释和概括更好;“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应用”即拟收集文献资料的范围;“观点创新”即指出该论文可能的创新点。2 主要参考资料的列举应当符合参考文献列举的通常要求。3同一教师指导的学生中,如有多人选择同一选题的情形,指导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并在任务书的审核中及学生论文的标题中有所体现。二、论文形式要求1论文篇幅。论文不少于10000字。任务书审定后,指

2、导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提交围绕主题撰写的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包含在10000字中),并根据文献综述的质量指导后续环节的写作。2摘要及关键词。论文摘要应当不少于400字,关键词在38个之间。摘要和关键词还应译成英文。2注释及参考文献。论文正文(指文章的主体部分)及文献综述的注释必须规范(详见附一:论文注释体例),要求采用脚注的方式。文后必须列举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在列举时,不注页码,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参考文献要将著作类与论文类分开列举。“论文正文”是指文章的主体部分,但在论文主体部分及目录中不应出现“正文”字样。3标题级别序号

3、。一级标题序号为“一”“二”“三”,其与标题之间用顿号“、”连接,不加空格,居中排版。二级标题序号为“(一)”“(二)”“(三)”,其与标题之间亦不加空格或“、”。三级标题序号为“1”“2”“3”,其与标题之间用“”(而不是“、”)连接。四级标题序号为“(1)”“(2)”“(3)”,其与标题之间亦不加空格或“、”。五级标题序号为“”“”“”,其与标题之间不加空格或“、”。二级以下(含二级)的标题均均采用“左对齐”排版。4排版:目录所含标题到二级标题,除“字体”与“段落”之外它应该与论文中的标题完全一致。目录页的“目录”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下面所列一、二级标题均用四号黑体字,摘要和关键词的标题本

4、身均采用 的形式,并加粗,摘要和关键词的具体内容及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排版。题目居中,字号、字体考虑到美观选择,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文献综述的排版同正文。参考文献页的“参考文献”标题本身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版,以下“著作类”即“论文类”的标题以带括号的中文数字即“(一)”为标题序号,用小四号黑体字,以下所列具体的参考文献以阿拉伯数字即“1”为序列号,用小四号宋体字。5论文打印及装订:论文定稿必须用A4纸打印,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6论文的装订顺序:封面、目录页、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文献综述、封底。三、关于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

5、必须要有标题,标题不得与毕业论文标题重叠。如毕业论文的标题为论不可抗力的私法空间以建筑施工合同为主要分析对象,文献综述的标题可以为关于建筑施工合同中不可抗力问题的文献综述。 2文献综述中必须列举、陈述文献阅读范围。3文献综述必须要有结论或者小结,在结论或者小结中提出毕业论文所要论述的重点。 4文献综述必须要有注释,按照论文注释体例执行。因毕业论文需要列举文后参考文献,故文献综述中不必进行列举。5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法 律 系2007年4月2日附一:论文注释体例有形出版物注释体例(参考法学研究和中国科学的体例) 一、 注码 采用脚注(即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注码放在标点之后,注码号为“”

6、。 二、注释格式 (一)著作类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 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二)期刊类1.标注顺序:著者/篇名/期刊名/年期。如:刘海年:略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2.参考期刊如果是“大学学报”,并有自然科学版与哲学社会科学版(或“人文社科版”“社会科学版”)之分,应注明。如:章剑生:论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及其相关问题,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三)文集类标注顺序: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卷次/出版者/

7、出版年/页码。如: 赵颖坤:当代中国立法的社会背景分析,载周旺生主编:立法研究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四)译作类标注顺序:责任者国籍/责任者/著作名/译者/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如: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五)报纸类标注顺序:著者/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如: 郑文:97:中国在修改刑法,法制日报1997年1月9日第5版。(六)古籍类1.古籍一般应标注责任者、书名、卷次或责任者、篇名、部类名、卷次、版本。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杨时:陆少卿墓志铭,龟山集卷34,四库全书本。2.如果需要,作者前也可标注朝代名。如:晋慧

8、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弘明集卷5。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卷二,第797页。3.常用古籍可不注编撰者和版本。如:宋会要辑稿食货卷三。孟子公孙丑上。史记卷87李斯列传。(七)辞书类标注顺序: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如: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八)港台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如: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九)外文文献1.引用专著(编著、译著)依次注明:(1)作者;(2)书名(斜体,主体词首位字母大写);(3)出版地点及出版机构;(4)出版时间;(5)页码。如:G. E. Mingay, A Social H

9、istory of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 Press, 1990, pp.92-93.M. 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William Marsden (trans.). Hertfordshire: Cuberland House, 1997, pp. 55, 88.Micheal Kort(ed.), 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

10、988.T. H. Aston and C. H. E. Phlipin(eds.), The Brenner Deb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35.2.引用期刊中的析出文献依次注明:(1)作者;(2)文章名;(3)刊物名(斜体);(4)卷期号;(5)出版时间;(6)页码。引用文集中的析出文献依次注明:(1)作者;(2)文章名;(3)编者;(4)文集名(斜体);(5)出版地点、机构及时间;(6)页码。如:Heal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

11、ern China, vol.19, no.2(April 1993), pp.199-215.R. S. Schfield, 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In R. I. Rotberg and T. K. Rabb(eds.),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12、.79.3. 注释中纯系英文,句末用句点,如中英文混用,句末用中文句号。三、其他1.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2.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 3.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者,注释例:前引,波斯纳书,第31页。4.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数页者,注释例:第28页以下。网络文献注释体例注释应将引用的网络文献压缩到最低限度,如需引用,必须标明网络文献的作者、名称、准确的网站名、网页信息以及访问时间。注释例: 张义敏:中和应泰董事会金立左博士谈郑百文重组方案还只是一个框架,中国证券报网站,http:/ 51444.htm,2000年12月20日访问。附二:论文(含文献综述)范例(见下一

13、页)目 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1英文摘要及关键词-2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基础理论-3(一)各国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界定-3(二)正确理解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5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之分析-6(一)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之规定与实践-6(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之不足-8三、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设想-10(一)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发展的路径-10(二)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完善-11参考文献-13文献综述-15摘要 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是关系到什么样的人能够提起行政诉讼并启动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程序的一个关键问题。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行政诉讼法学理论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亟需解决的操作性难题。从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看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取得必须同时具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