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15000风量设计报告书[蒸发冷凝R134a改1]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542335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15000风量设计报告书[蒸发冷凝R134a改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15000风量设计报告书[蒸发冷凝R134a改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15000风量设计报告书[蒸发冷凝R134a改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15000风量设计报告书[蒸发冷凝R134a改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15000风量设计报告书[蒸发冷凝R134a改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15000风量设计报告书[蒸发冷凝R134a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15000风量设计报告书[蒸发冷凝R134a改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学习参考 15000m15000m3 3/h/h 风量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风量双源型全新风除湿机 设计报告书设计报告书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二零一零年 八月八月 . . 学习参考 目目 录录 1.1.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 1 - 2.2.空气处理过程空气处理过程 .- 1 - 3.3.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 2 - 3.13.1 进风状态参数进风状态参数 - 2 - 3.23.2 热管换热器设计热管换热器设计 - 2 - 3.33.3 表冷器设计表冷器设计- 3 - 3.43.4 冷冻除湿各元件的设计冷冻除湿各元件的设计- 4 - 3.53.5

2、机组最低出风参数的校核机组最低出风参数的校核 - 7 - 3.63.6 最大补水量的计算最大补水量的计算 - 8 - 3.73.7 确定风口尺寸及风机的选配确定风口尺寸及风机的选配 - 8 - 4.4.其他季节工况下机组的校核计算其他季节工况下机组的校核计算 - 10 - 4.14.1 夏季最恶劣工况夏季最恶劣工况 .- 10 - 4.24.2 过渡季节工况过渡季节工况 .- 11 - 4.34.3 冬季工况冬季工况 .- 12 - 5.5.机组框架和面板机械强度校核机组框架和面板机械强度校核 - 12 - 6.6.技术参数表技术参数表 - 12 - 7.7. 配置清单配置清单 .- 13 -

3、 8 8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 14 - . . 学习参考 1.1.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 夏季室外计算工况为 DB33/ WB27; (2) 高温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 15/20; (3) 工作电源:AC380V/3P/50Hz; (4) 机组夏季设计送风含湿量不高于 8g/kg 干; (5) 机组夏季送风温度在 1622之间可调; (6) 机组运行补水由自来水提供; (7) 送风量:V1=15000m3/h; (8) 回风量:V2=12000m3/h 2.2.空气处理过程空气处理过程 由设计边界条件可知: 夏季进风工况:DB33/ WB27,焓值为 84.9kJ/kg,含湿量为 20.1g

4、/kg干; 要求出风工况:16送风温度22,送风含湿量8g/kg 干。 图 1 设计条件分析焓湿图 . . 学习参考 从设计条件分析焓湿图上我们知道,含湿量8g/kg干,16送风温度22,如 焓湿图中的阴影区域所示。为了保证送风含湿量8g/kg干,从焓湿图上查得送风含湿量 =8g/kg干的蒸发器极限出风状态点应位于等含湿量线 AB(dAB=8g/kg干)的左侧区域内, 我们以相对湿度 95%作为机器露点的参考基准,可得蒸发器极限出风状态点为 L 点(具体 位置如图 1 中的 L 点所示) ,其相关参数如下: 表 1 蒸发器极限出风状态点(L 点)参数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焓相对湿度含湿量空

5、气密度 kJ/kg干 % g/kg干 kg/m3 11.611.14710.72831.8589581.234 L 点即为满足出风含湿量8g/kg干的蒸发器极限出风状态点。为了充分保证机组夏 季设计出风工况的要求,系统设计时考虑足够的安全余量,同时本着既能满足用户要求, 又兼顾设计经济型的原则,我们根据上述焓湿图分析,以相对湿度 90%作为机器露点机器露点的参 考基准,确定双冷源全新风除湿机的蒸发器出风状态点为 L2 点(具体位置如焓湿图中的 L2 点所示) ,其相关参数如下: 表 2 蒸发器实际出风状态点(L2 点)参数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焓相对湿度含湿量空气密度 kJ/kg干 % g

6、/kg干 kg/m3 1211.1610.4332.13907.931.232 夏季室外新风首先通过空气过滤器过滤,再经热管换热器的蒸发段预冷降温,然后经 过表冷器初步降温除湿,机器露点达到 19,而后再经过直接蒸发冷深度降温除湿,使出 风的机器露点达到 12,最后经过再热冷凝器加热,通过调节再热冷凝的热负荷,使机组 送风参数连续可调,从而达到设计要求的温湿度参数(tDB=1622) ,送入房间。新风处 理过程及焓湿图分析如图 2、图 3 所示。 图 2:新风处理过程图 图 3:夏季新风处理焓湿图 而室内排风将经过蒸发冷凝器降温、热管换热器冷凝段及散热冷凝器升温后排出机组。 排风的利用使热管换

7、热器的热回收得以实现。排风的空气处理过程及焓湿图分析如图 4、 S1 L2 W(W ) N S2 12 L1 A . . 学习参考 图 5 所示。 图 4:排风处理过程图 图 5:夏季排风处理焓湿图 3.3.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3.13.1 进风状态参数进风状态参数 新风状态参数 W(W): 表 3 BtWWWiWdWtwbWtdpW kPa%kg/m3kJ/kgg/kg 10133631.285.5920.412725.18 回风状态参数 N: 表 4 BtNNNiNdNtwbNtdpN kPa%kg/m3kJ/kgg/kg 10127501.256.0311.2819.515.72 3.23

8、.2 热管换热器设计热管换热器设计 经热管热回收器预冷后空气状态 A 为: 表 5 BtAAAiAdAtwbAtdpA kPa%kg/m3kJ/kgg/kg 10129.676.71.282.0320.4126.2825.17 计算显热回收量:QA =V11. 2(tW tA)1.05/3600 1 =(150001. 2)(33-29.6)1.05/3600 =17.8kW 热管换热器设计 2 初步设计热管换热器为: B N C D . . 学习参考 表 6 迎风面 长宽 排数列数间距 总传热 面积 风量 迎面 风速 mm 排列 mmm2m3/hm/s 蒸发段 220010646282.63

9、16150001.78 冷凝段 220010646282.6316120001.42 3.33.3 表冷器设计表冷器设计 经表冷器冷却去湿后空气状态参数 L1为: 表 5 BtL1L1L1i L1d L1twb L1tdp L1 kPa%kg/m3kJ/kgg/kg 10119951.252.7513.2418.5418.2 计算表冷制冷量:Q L1 =V11. 2(iW iA)/3600 1 =(150001. 2)(82.03-52.75)/3600 =146.4kW 计算表冷除湿量:W L1= V11. 2(d1d2)/1000 2 =(150001.2)(20.41-13.24) =1

10、29.06kg/h 计算表冷冷冻水流量: 3 机组冷水供回水温度为 15/20,则冷冻水流量为: GL1= )( 3600 twitwoCpw Q )1520(179. 4 4 . 1463600 =25223kg/h=25.2t/h。 表冷器设计 4 表冷器逆流设计,空气侧进出风温度 29.6/19,水侧进出水温度 15/20,则传热温 差为: 6.4 4 6 . 9 ln 46 . 9 )1519( )20 6 . 29( ln )1519()20 6 . 29( m t 取传热系数为 5555W/(m2K) ,则所需面积为: FL1=146.41000/55/6.4 =416m2 初步设

11、计表冷器: 表 7 迎风面长宽排数列数间距总传热面积迎面风速 mm 排列 mmm2m/s 220010648282.64221.78 项 目 单 位 热管 . . 学习参考 铜管采用15.60.75 型,满足设计要求。 3.43.4 冷冻除湿各元件的设计冷冻除湿各元件的设计 经蒸发器降温去湿后空气状态参数 L2为: 表 8 BtL2L2L2i L2d L2twb L2tdp L2 kPa%kg/m3kJ/kgg/kg 10112901.232.127.9311.1610.43 计算蒸发冷量:QL2 =V11. 2(i L1 i L2)/3600 1 =(150001. 2)(52.7532.1

12、2)/3600 =103.2kW 计算蒸发除湿量:W L2= V11. 2(dL1dL2)/1000 2 =(150001.2)(13.24-7.93)/1000 =95.58kg/h 压缩机的选配 3 a蒸发器出风温度 t2=12,据此确定蒸发温度 to=3,采用蒸发冷凝器冷凝,确定 冷凝温度 tk=40; b按制冷量 Qo= 103kW,工质为 R134a,选择“Refcomp”SRC-S-163 一台,在 to=3, tk=40时的制冷量为 111kW,对应压缩机输入功率为 24.7kW。 蒸发器设计 4 蒸发器逆流设计,空气侧进出风温度 19/12,蒸发温度为 3,传热温差为 tm=1

13、2.12 9 16 ln 7 )312( )319( ln 1219 取传热系数为 3535W/(m2K) ,则所需面积为 F L2=1031000/35/12.12=243.3m2 初步设计蒸发器: 表 9 迎风面长宽排数列数间距总传热面积迎面风速 mm 排列 mmm2m/s 220010646283.5239.21.78 采用单系统,铜管为15.60.5 型,满足设计要求。 再热冷凝器设计 5 按照蒸发温度 t0=3,冷凝温度 tk=40,查制冷原理与设备第 210 页图 8-2 得: 冷凝负荷系数 C0=1.2,冷凝热负荷 Qk=CoQo=1.2103.2=124kW。 a.当机组出风温

14、度 16时,空气温升t1=16-124,则需再热量为: QS1 =CPV11. 2t/3600 =1.05(150001. 2)4/3600 =21kW 这样,空气经再热冷凝器加热升温,达到要求的机组出风,状态参数 S1 为: . . 学习参考 表 10 BtS1S1S1i S1d S1twb S1tdp S1 kPa%kg/m3kJ/kgg/kg 1011669.381.236.227.9312.810.43 b.当机组出风温度 22时,空气温升t2=22-1210,则需冷凝再热量为: QS1 =CPV1. 2t/3600 =1.05(150001.2)10/3600 =52.5 kW 这样,空气经再热冷凝器加热升温,达到要求的机组出风,状态参数 S2 为: 表 11 BtS2S2S2i S2d S2twb S2tdp S2 kPa%kg/m3kJ/kgg/kg 1012247.71.242.377.9315.0910.43 按最大热负荷设计再热冷凝器。逆流布置,空气侧进出风温度 12/22,冷凝温度 为 40,传热温差为: tm=22.6 18 28 ln 10 )2240( )1240( ln 1222 取传热系数为 3030W/(m2K) ,则所需面积为: F S2=52.51000/30/22.6=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