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枢纽建设理念和应用恢复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42326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8.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交通枢纽建设理念和应用恢复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城市交通枢纽建设理念和应用恢复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城市交通枢纽建设理念和应用恢复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城市交通枢纽建设理念和应用恢复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城市交通枢纽建设理念和应用恢复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交通枢纽建设理念和应用恢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交通枢纽建设理念和应用恢复(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客运枢纽智能化建设理念及其应用,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内容,2,实际应用案例详解,枢纽智能化简介,引言,什么是城市交通枢纽?,在前苏联K.IO斯卡洛夫主编的城市交通枢纽的发展一书中提出:“综合运输枢纽是国家统一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路网相邻路径的运输特点,是由若干运输(其中包括不少于两种干线运输)所连接的固定设备(构筑物)和活动设备(运载工具、装卸机械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共同完成着货物及旅客运输的中转与地方作业。”,上海虹桥枢纽,机场规划旅客吞吐量为3000万人次/年,长途巴士客站发车能力为800班次/日,磁悬浮按照10线8站台设计,高速铁路客运规模为年发送量达6000万人次旅客,日均

2、16万人次,城市交通枢纽的定义,1,2,3,枢纽的分类,根据枢纽服务的主要对象,可以分为:客运枢纽、货运枢纽等。 根据布置形式,可以分为立体枢纽、平面枢纽。 根据交通方式,可以分为对外枢纽、市内枢纽。,枢纽如何出现?,Phase 4,小汽车出行比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困难;多种出行方式换乘比一次性到达的效率更高,城市客运枢纽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安全保障与高品质的服务,智能化趋势,各种运输 方式的联运,一目了然的诱导标识,舒适的换乘条件 和商业配套,最短的换乘距离,新一代枢纽,内容,9,实际应用案例详解,枢纽智能化简介,引言,枢纽智能化涵盖的内容,枢纽运行监测智能化 枢纽综合运行信息管理智能化 枢纽安

3、全疏散与应急管理智能化 枢纽乘客信息服务智能化 枢纽区域内运营调度智能化,原则1:结合交通客运枢纽枢纽的具体功能、交通网络特点,如果是对原有枢纽场站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应还充分考虑到枢纽建筑体的情况。(包括强弱电、建筑结果) 原则2:充分考虑到枢纽运营主体的业务范畴和应用管理模式。,智能化系统对枢纽的意义,提升枢纽内日常监测及紧急事件下联动响应能力; 提升枢纽内各运输方式衔接运转效率; 提升枢纽内客流换乘组织效率与信息服务水平; 提升枢纽及周边区域道路交通运输效率;,内容,12,实际应用案例详解,枢纽智能化简介,引言,项目背景土建概况,东直门交通枢纽暨东华广场商务区,地处东城区东直门立交桥东北角

4、,总建筑面积59.08万平方米,其中交通枢纽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特点1:东直门枢纽是多种交通方式的汇集地,是客运体系一体化的接驳点、衔接地和换乘中心 特点2:交通服务直接辐射覆盖区域广,客流聚集效应明显,换乘客流量巨大,换乘关系复杂 特点3:枢纽及其周边区域本身具有较大的交通吸引和发生量,项目背景,2,东直门,特点1多种交通方式的汇集地和换乘枢纽,西直门,动物园枢纽,首都机场,机场 快轨,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站,市区公交,轨道,郊区公交,13,出租车,自驾车,自行车,行人,轨道线,公交线,密云/怀柔/平谷,顺义,昌平,13,首都机场,东直门,西直门,动物园枢纽,2,特点1市区客运与郊区

5、客运的衔接点,轨道线,公交线,周边辐射区,周边辐射区,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站,首都机场,东直门,铁路,民航,特点1城际客运的接驳点,直接连接铁路与民航枢纽,特点2:交通服务直接辐射覆盖区域广,客流聚集效应明显,换乘客流量巨大,换乘关系复杂,东直门枢纽背景枢纽特点,密云/怀柔/平谷,顺义,2,首都机场,13,北京站,CBD,东直门,中关村,西直门,复兴门,特点2直接辐射覆盖区域广,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地铁线路总长仅142公里,日均登降量为330万人次,仅次于日本东京,高于美国纽约; 据相关数据预测,2012年,东直门枢纽每日登降量将达82万人次,高峰小时登降量为13万人次以上。,特点2枢

6、纽换乘客流量大,换乘关系复杂,行李流线 社会车辆人流 值机大厅人流 地铁停车场人流(单向) 地铁出租车人流(单向),特点2换乘流线复杂,人流冲突点多,东直门枢纽背景枢纽特点,特点3:枢纽及其周边区域本身具有较大的交通吸引和发生量,特点3枢纽及周边交通吸引和发生量大,东直门交通枢纽 (东华广场),特点3枢纽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大,交通拥堵严重,25,项目背景问题和矛盾,车多,初次到达的乘客多,换乘流线复杂,冲突点多,常规的换乘客流诱导与信息服务手段,难以适应换乘关系复杂的特点,信息服务 水平,日常运行效率,应急处置能力,26,项目设计方案概述信息服务平台组成,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安全疏散诱导

7、与应急管理系统,枢纽内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系统,枢纽辐射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枢纽周边区域交通诱导系统,东直门枢纽 信息服务平台,东直门枢纽信息服务平台的五大应用系统,27,项目设计方案概述系统间关系,两大基础平台: 信息资源平台、网络支撑平台 五大应用系统: 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 枢纽内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系统 枢纽周边区域交通诱导系统 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 枢纽辐射重点区域交通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快速准确定位异常事件报警,协助枢纽管理人员应急处置,向乘客提供全方位的换乘服务和信息服务,整体架构,28,29,项目方案建设任务,建设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建设枢纽内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

8、系统,建设枢纽周边区域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枢纽辐射重点区域交通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建设数据资源平台、软硬件系统和配套工程,探索枢纽长效运营管理机制,项目进展-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30,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以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监测和安全环境监测为基础,并基于视频监测数据进行客流监测与分析以及对各种典型突发公共事件的自动识别和预警,从而实现对东直门枢纽日常运行状况的全面监测;同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枢纽内的交通运营企业,为了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调度和应急联动提供支持,提高枢纽运营管理的效率。,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视频监控和视频事件监控,事件监测,锁

9、定东直门爆炸案嫌疑人的监控画面,客流检测 进、出东直门枢纽客流量统计; 首层集散大厅南北换乘通道区域客流密度统计; 换乘客流量统计:轨道与公交之间、轨道与郊区公交之间、轨道与市区公交之间等。,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14,15,16,17,1-7号设备将枢纽公共换乘区封闭主要用于计算公共换乘区里的滞留人数,主要统计进出客流,主要统计进出客流,22,19,20,21,进出枢纽人流,地铁2号线、13号线换乘人流,枢纽各主要出入口流量分析:,不同时段枢纽各主要出入口流量对比分析图(人/小时),晚高峰时段进出口人流量最大; 早高峰人流量差距不明显。,西1口与集散大厅出入口总客流量分析:,不同时段西

10、1口与集散大厅出入口流量对比分析柱状图(人/小时),晚高峰时段进出口人流量最大; 集散大厅-公交场站出入口处平峰时段客流量大于早高峰时段客流量; 集散大厅(西1口)出入口处早高峰时段客流量大于平峰时段客流量。,地铁客流量分析:,机场线,闸机入口,闸机出入口,闸机出口,13号线入口,不同时段地铁客流对比分析图(人/小时),晚高峰时段人流量最大,主要为2号线换乘13号线人流; 机场线出入口人口相对较小; 早高峰时段人流量稍大于平峰时段人流量,但不明显。,项目进展-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系统,枢纽内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整合东直门枢纽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利用静态标识、服务网站、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小区

11、短信、广播、站内服务电话等多种信息发布方式,为乘客提供枢纽换乘引导信息、公交运营信息、轨道运营信息、周边交通信息、航显信息、安全疏散诱导信息等全方位信息服务,满足乘客出行前和出行中的信息服务需求,提高东直门枢纽为乘客提供便捷出行的能力。 截止目前已完成枢纽静态行人导向标识、触摸屏导乘系统和电子显示屏发布系统的建设,39,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系统静态标识,设计原则一:采用悬挂标识、附着式标识和落地式标识等 多种形式,同时结合三级逐级细化的引导的方式。,40,可更换区域,局部更换可以至少节省80%的费用,东直门箭楼图文,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系统静态标识,可更换区域,采用太阳能供电的四面柱标识,设计原则

12、二:在标识上显示线路号的位置设计成可变更区域,同时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光源降低使用成本,41,东直门箭楼图文,增加尺寸和中英文对照,设计原则三:贯彻“人文交通”的指导思想,增加字体尺寸、中英文对照和东直门地标建筑的图文,42,43,44,45,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系统,通过LED和LCD给乘客提供电子站牌信息、事件信息和疏散引导信息。,LED、LCD和静态标识发布的信息相互 补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46,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系统,通过触摸屏已实现对航班、铁路和公交线路的查询,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47,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以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为依托,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接警和快速报送

13、;通过对突发事件信息、应急预案、安全疏散方案的管理和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建立安全疏散集中控制系统,实现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标志的“一键通”控制及信息发布终端的集中控制,提高枢纽安全疏散的速度,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截止目前已完成对可变终端疏散指示灯的安装和调试,软件系统的开发正在进行中。,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系统功能,48,应急管理平台功能:,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设计-系统组成及报警流程,49,应急管理平台(预案生成和管理),消防系统,设备状态,报警,禁止通行,紧急广播,动态信 息发布,小区 短息,其他系 统联动,应急决策,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客流量密度过大

14、; 踩踏事件; 交通事故; 恐怖事件; 区域漏水;,报警器,安全疏散集中控制,突发事件监测,Y,人工确认,执行预案,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设计-系统组成及报警流程,50,应急管理平台(预案生成和管理),消防系统,设备状态,报警,禁止通行,紧急广播,动态信 息发布,小区 短息,其他系 统联动,应急决策,枢纽日常监测与联动支持系统,客流量密度过大; 踩踏事件; 交通事故; 恐怖事件; 区域漏水;,报警器,安全疏散集中控制,突发事件监测,Y,人工确认,执行预案,预案分类,常备预案类型,临时预案,火灾类预案,恐怖袭击类预案 案,自然灾害类预案,爆炸事故预案,有害气体泄漏预案,公共卫生事故预案,停电

15、类预案,区域漏水类预案,客流拥堵类预,交通事故类预案,踩踏类预案,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设计-应急预案,预案描述 火灾类预案 逃生路线生成原则 依据火灾发生的不同地点(火灾探测或人员报告),并综合火灾报警点及资源情况生成相对应的应急疏散预案。 系统联动 应急疏散照明系统根据火灾发生区域指示逃生路线 发布紧急广播,指导群众疏散 根据火灾发生区域,调整地铁闸机方向 发布动态信息,告知枢纽内外群众 发布短信,告知枢纽管理人员,52,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设计-应急预案,预案描述 恐怖袭击、爆炸、有害气体泄漏、公共卫生事故类预案 预案生成:按事件发生区域 地下一层:集散大厅、地铁/机场快轨 首层:集散大厅、公交北站台、公交南站台、公交车上、各出入口处、北面公交车停车处、南面公交车停车处、南北行人通道 扶梯/楼梯 系统联动 应急疏散照明系统根据事件发生区域指示逃生路线 发布紧急广播,指导群众疏散 根据恐怖袭击发生区域,调整地铁闸机方向 发布动态信息,告知枢纽内外群众 发布短信,告知枢纽管理人员,53,安全疏散诱导与应急管理系统设计-应急预案,预案描述 自然灾害类预案 预案生成:根据灾害毁坏的不同区域,以指引群众向地面方向逃生 地下各安全出口 首层各安全出口 系统联动 应急疏散照明系统指示群众逃往可用的安全出口 发布紧急广播,指导群众疏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