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路面三标水稳上基层施工方案最终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42297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路面三标水稳上基层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路面三标水稳上基层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路面三标水稳上基层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路面三标水稳上基层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路面三标水稳上基层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路面三标水稳上基层施工方案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路面三标水稳上基层施工方案最终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沿江高速(滁马段)路面工程第三合同段上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路面三标水稳上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安徽省巢湖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北沿江高速滁马段路面三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五年三月二十六日目录一、 试验段概述 2二、 试验目的 2三、 施工准备情况 3四、 施工工艺 8五、 质量保证措施 14六、 安全保证措施 14七、 环境保护措施 15八、 文明施工措施 15附图(一) 施工工艺流程图路面下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试验段概述北沿江高速滁马段路面工程第三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56+600K83+110.751,全长26.51k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设计为36cm,施工中按两层摊铺

2、,每层厚18cm,上基层上口宽度为12.3m。本次试验段拟定为K82+20083+000左幅,长800m 。计划2015年3月30日8点18分开盘出料,9点钟摊铺。2、 试验段的目的(1) 确定生产配合比(2) 确定碾压方式及碾压遍数(3) 确定松铺系数(4) 确定最佳机械组合方式三、施工准备情况1、人员进场情况为保证上基层试验段施工的顺利实施,我项目部配备了富有施工经验、强有力的技术、管理生产班子,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见下表:主要人员配置情况姓名职务职称备 注马少岚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朱成祥项目总工高级工程师郑凯项目副经理高级工程师黄自强项目副经理工程师金海生工程部长工程师李灿工程部副部长工程师朱

3、正生水稳前场负责工程师朱国宏路面工程师工程师许恩水稳后场负责工程师柏培桃试验室主任工程师孟军试验员助理工程师余油油试验员助理工程师彭藤试验员助理工程师夏恒测量队长工程师黄俊辉安全部长工程师徐志武专职安全员助理工程师2、材料进场情况原材料均按要求已进场,已自检并由监理工程师对所进原材料进行了抽检,质量均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 (1)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水泥:采用安徽铁鹏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缓凝型P.C32.5水泥,进场水泥已经过检验,各项试验结果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水:采用自来水。 碎石:选用和县石杨金固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集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方孔筛),压碎值为18.8%,针片

4、状含量4.75-9.5mm为10.2%、9.5-19mm为10.2%、19-31.5mm为11.0%。水稳碎石基层的颗粒组成符合下表所列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颗粒组成范围 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级配10090-10072-8960-7550-6644-5527-3715-2512-207-155-124-102-5本次上基层试验段通过试验数据确定配合比如下:粒径19-31.59.5-194.75-9.52.36-4.750-2.36水泥剂量最佳含水率比例(%)2330177234.

5、05.5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级配10092.6 76.6 71.5 64.8 53.8 35.9 23.4 17.8 11.3 8.2 5.3 2.8 3、机械设备进场情况我部用于水稳上基层施工的各种机械设备均已进场,安装调试工作已完成,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1、水稳上基层主要投入测量仪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 量备注1全站仪GPT-3002LND12水准仪DSZ243钢尺50米443米直尺3米25塞尺2 2、 水稳上基层主要投入试验仪器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厂牌及

6、规格型号精度量程数量1200T压力试验机无锡锡东SYE-2000一级0-2000KN12电子称上海ACS-30B1g0-30Kg23电子天平上海YP500010.1g0-5000g24电子静水天平上海MP51001J0.1g0-5000g15灌砂筒浙江上虞150*15026EDTA滴定化学分析仪上海路达-17游标卡尺200mm/0.2mm0.2mm-18标准方孔筛浙江上虞0-53mm-0-53mm39养护室加湿加温器浙江上虞-210路强仪浙江D127-0.1KN0-100KN111多功能电动击实仪南京联锐CSK-VI212电脑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浙江上虞LP-100D113雷氏法测定仪无锡LL-5

7、00.5mm0-25114细集料电动砂当量仪浙江金鑫SD-II-115水泥电动抗折机无锡锡东DKZ-50001%5KW116水泥净浆搅拌机无锡健鼎NJ-160-13、上基层主要投入机械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额定功率(kw)或容量(m)或吨位(t)数 量(台)1稳定土拌合站WCB700山东潍坊700t/h22水稳摊铺机RP952徐工140kw23单钢轮振动压路机LSS202洛阳建筑22T14单钢轮振动压路机XSM220徐工22T25胶轮压路机XP302徐工30T16胶轮压路机XP301徐工30T17装 载 机ZL-50徐工3.0 m28装 载 机LG953N山东临工3.0 m19自卸汽车自

8、卸王陕西18T以上1110洒 水 车10T陕西411备用发电机500kw112水泥净浆洒布车113强力清扫车芜湖114乳化沥青智能洒布车布车14、拌和站准备情况水稳拌和站设在K69+500路基左侧,路面基层混合料采用一台WCB700型稳定土拌和站拌和,拌和站已安装调试完毕;用电采用当地网电;用水采用自来水;临时住房已搭建完毕。5、上基层配合比设计情况上基层水泥采用铁鹏牌缓凝 P.C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经检测: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3.4MPa设计值3.0MPa,水泥初凝时间在5小时34分,终凝时间在7小时17分,安定性合格。原材料各项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标准

9、配合比试验也已完成。四、施工工艺1、准备下承层 水稳碎石上基层试验段计划选在K82+200K83+000段左幅,长800米。该段下基层已检测完毕,各项结果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摊铺前应清扫下基层工作面,在洁净的下基层顶面洒一定剂量的水泥净浆,水泥净浆施工安排施工作业面前50-100米开始洒水湿润后施工,水泥净浆用量为1.5-2.0kg/m2,以使层间紧密连结。2、施工放样 a、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检测下基层厚度,对下基层高程进行复测,确保基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测量放样选用具有较大刚度的钢钎(1618光圆钢筋进行加工,并配固定架),用全站仪按一般在直线上间隔为

10、10m,在平曲线上为5m放出路线控制中桩后,放出半幅基层的边线。b、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进行标高放样,两侧拉钢丝作为摊铺机行驶的导向线和标高控制线,严格测量钢丝顶面标高,摊铺前换人复测以确保基层顶面松铺高程达到要求。 c、在距边线外侧0.3m及中线附近处每隔10m钉立钢钎桩,根据设计高程,架设钢丝线,要求控制线钢丝拉力保证800N以上,并且不产生挠度,钢钎应支设牢固,在整个作业时间内设专人看管,严禁碰撞。3、模板安装 水稳碎石摊铺采用两侧立钢模施工,以保证水泥混合材料的密实程度及防止塌肩和减少废料。立模宽度控制在12.48m,根据放样出的边桩安装模板,模板顶面标高要比混和料压实后的设计标高

11、低1cm。模板安装应有足够的支撑,确保侧模有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混合料碾压时应紧靠模板边碾压,模板上散落松散混合料应及时清除。4、混合料的拌和 水泥稳定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拌和机采用 WCB700型全自动配料稳定土拌和机,每台拌和机配备五个料斗,能按产量自动配料。水稳碎石拌和生产流程如下:水 泥级配碎石料 堆下料斗双卧轴强制连续式拌合机水泥罐符合技术规范要 求电脑自动控制螺旋布料器符合规范装载机上料皮带传送机出料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确定后,根据混合料中各种材料的比例,把稳定土拌和机上料斗出口斗门开启一定大小,传动皮带设定好传运速度,使在同一时间输出的每种材料刚好等于配合比要求数量或者数量

12、偏差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拌和时严格按已批准的配合比控制水泥与碎石的重量比例,并以重量比加水,随时用滴定法检验水泥剂量,加水量应根据天气气温及集料本身含水量等因素变化确定。拌和站一次装料量不应超过充分拌和的容许量,拌和成品的混合料尽快运送到施工现场。卸料时应注意卸料速度、数量与摊铺的厚度、宽度相适应。混合料及时摊铺,使其达到实际可能的速度。并且自第一次在拌和机内加水拌和到完成压实工作的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初凝时间内完成)。5、拌和质量控制: a、拌和前检测集料含水量,并作为拌和用水量的调整依据。 b、含水量和水泥剂量,随时用滴定法检验水泥剂量。拌和时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应高0.5,以补偿施工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具体根据天气和运距确定)。拌和站每天开拌前应检查砂料的含水量,根据实际含水量对标准配合比进行调整。拌和后,对拌出的混合料要及时取样,做EDTA、含水量检测混合料的水泥剂量,含水量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保持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左右,并根据拌和时气候情况,及时增减含水量,试验人员从拌合站取料,每半小时测定一次含水量,对拌出的混合料及时检查混合料的水泥剂量,并做好专门记录。 c、拌和时应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样试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使之达到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