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6-第二章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42252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6-第二章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6-第二章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6-第二章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6-第二章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6-第二章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6-第二章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6-第二章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维果斯基,简介,维果斯基是苏联时期著名心理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列鲁学派)的创始人。 1896年生于白俄罗斯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入大学专业为医学、后改为法律,大学期间博览群书,对心理学著作及俄国与欧洲文学名著感兴趣。大学毕业后,成为教师,自行设置心理实验室与自编心理学讲义。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34年因肺结核死于莫斯科。,与皮亚杰同年出生,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类心理的发展基本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

2、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与皮亚杰一样,维果斯基也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但他认为心理功能具有社会背景,特别是他人和语言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语言与思维,学前儿童一起游戏时,各自念叨的独白 维果斯基把儿童的独白称为私人语言,他提出私人语言是出于自我防卫和自我指导的语言。认为这是一种指导个体思维和行为的自言自语,是成熟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成人每天都在进行的无声言语思考的基础,而不把它看作是认知不成熟的表现。,私人语言的使用随着年龄和任务的不同有所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发现任务容易了,私人语言的运用减少了,其形式也从不假思索地大声说出变成低语或沉默的嘴唇运动。 私

3、人语言是儿童早期的一种重要思维工具。 经过3-7岁年龄段的过渡,儿童不需语言也能够活动,这时私人语言内化为内部语言,变成了儿童的思维。 智力高的儿童在学龄前主要依赖私人语言,他们能较早地将私人语言转换成内部言语。大量应用私人语言有助于解决问题。 使用大量私人语言的儿童比不使用私人语言的儿童有更好的社会能力。,维果斯基认为:言语对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中,言语可以使儿童获得他人掌握的知识。同时,言语又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认知的工具,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此外,言语又是控制和反映儿童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言语,自我中心语言,(二)认知发展的社会起源 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4、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两种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感知觉、记忆、情绪等; 高级心理机能:语言、思维、推理、想象等。 前者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主要包括感知觉、记忆,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后者为人类所特有,主要包括语言、思维、推理等,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心理发展的两种过程 种系发展过程 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文化-历史发展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两种心理机能,环境与教育,高级心理机能与低级心理机能的对照,维果斯基将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三、形成间

5、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维果斯基认为,所有较高级认知过程的建立,都源于与社会的相互接触。 怎样发生的?,最近发展区,D1=儿童现有发展水平 D2=儿童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 =D2-D1,“最近发展区” 这种差异就是教育所带来 的发展,是潜力的开发。 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 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儿童独立活动时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最近发展区,ZPD的特性,ZPD的动态本质,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即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完成的

6、任务范围。,4岁的汤姆和他的母亲一起玩拼图: 汤姆:这个我放不进去。 (试着将一块拼图放在一个错误的地方) 母亲:哪一块可以放在这儿? (指着拼图) 汤姆:他的鞋子。 (寻找与小丑鞋子相似的一块,但是尝试错误) 母亲:好,哪一块看起来像这个形状? (再一次指向拼图) 汤姆:棕色的那块。 (试一下,正好,然后试另一块,并看着他的母亲) 母亲:试着稍稍转动一下。 (给他做手势) 汤姆:我知道了,在那儿。 (放入更多块拼图,母亲看着),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的 教学设计变色龙 教师: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学生“善变”(较容易回答出来); 教师: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 学生热情高涨:“

7、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 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 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最终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很快就能掌握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怎样来评价问题是否设计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呢?,公式:H=(W-P)/W (H:难度,P:能够回答问题的人数,W:应该参加回答的人数),对话是最近发展区中一个重要的脚手架工具。 所谓脚手架,是指变化指导的程度。 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

8、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脚手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脚手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支架式教学,1.搭建支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索,4撤出支架,(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即目前智力发展状况;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的水平,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这两种发展水平的动力状态是由教育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创造出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决定智力的发展,既决定智力发展内容、水平和特

9、点,又决定发展的速度。 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展”,因此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关键期) 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成熟的前面。 最佳期限就是指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维果斯基认为,“对一切教育和教养过程而言,最重要的恰恰是那些处在成熟阶段但还未成熟到教学时机的过程。”,狼孩,狼孩是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孩和其他被野兽抚育的幼童又统称为野孩。,狼孩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都是后天社会实践

10、和劳动的产物。 人脑的发育有不同的年龄特点。 言语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错过这个关键期,会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童,就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成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长期离开人类社会后又重新返回时,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这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环境对婴幼儿身心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互动与发展,(四)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认知发展依赖于随个体成长而形成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写作系统和计算系统等,认知发展就是符号的内化。 内化:指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一

11、种随意的(主动性),以语言为中介的心理过程(概括的、抽象、间接),并不是人类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产生与发展起来,不断内化,并受社会历史文化规律的制约。,一个六岁的孩子,把玩具弄丢了,向父亲求助。父亲问他最后一次看见玩具是在哪里 孩子说:“不记得了。” 父亲又问了许多问题在不在房间?外面?隔壁房间? 每次孩子都回答:“没有.” 当父亲问道:“汽车里呢?” 孩子说:“我想是在那里。”就跑去取玩具了 父亲和孩子在交往协作中完成了回忆和解决问题,孩子可能从中把这些策略内化,下次丢了东西就可以用上了。,寻找玩具,儿童会观察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自己也会同其他人发生相互作用,儿童通过模仿逐渐

12、将他人提供的认知技能内化,而后不断重复这些技能,由此促进认知发展。,人的心理过程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文化活动:人的活动是一种文明的活动,这种文明表现在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工具愈是高级,人的活动就愈是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文化工具:供一定社会的人们交流、思考、解决问题和创造知识使用的物质工具及符号工具。 高级心理机能的中介性: 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为中介的。 符号特别是语言符号,活动,人与人之间 的交往,个体 内部心理结构,高级智力过程,物质工具 符号工具,符号工具,内化,语言,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一)支架教

13、学,支架教学:即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1.构建背景支架,背景支架: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对称的图形,如蝴蝶,六角形的雪花晶体、建筑物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等等 原因:新的知识总是基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设制背景支架,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唤起与形成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这里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建立实物“支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让学生对后面将要学习的奇函数f(-x)=-f(x)和偶函数f(-x)=f(x)的图像特征形成直观的印象。,2.及时撤去实物支架,实现

14、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反映数学学科的特点,原因:数学是高度抽象化、形式化的科学,不仅数学的概念、原理、法则已远远脱离了客观的具体事物,而且大量采用了形式化的语言符号,数学的这种高度的抽象性向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通过提供两组反应上述具体实物性质的函数图像,让学生了解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过程。,3 .提供问题支架,让学生自主探索,A.请问各组内函数图像有何共同特征? B.第一组的函数中f(2)与f(-2)相等吗? f(3)与f(-3)呢? f(4)与f (-4)呢? C.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是否都有f(x)=f(-x)? 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后尝试给出偶函数的定义,(二)

15、合作学习,1,2,3,4,合作讨论, 发挥学生 参与的 主体性,合作评价, 培养学生 思维的 批判性,学生有机会与认知水平更高的同伴进行交流,学习好的能够给学习慢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的学习提供帮助。,提供了学生 学习新内容 的社会支持 和支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在学生不易理解时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再加上教师的点拔,会使学生茅塞顿开。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读写钟表上的时刻9时55分,就出现三种答案:(1)9时55分(2)10时55分。(3)10时5分。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刻宣布正确答案,而是开展小组讨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

16、通过讨论,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弄清了读写几时多的时刻,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的数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所以第一个答案正确。,合作讨论,提供支架,总结提升,2.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有这样一个练习,“小明去书店买书,他给营业员了5元钱,要买一本3.10元的书,可营业员手头没有零钱找,那该怎么办?”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练习,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有的连老师也没料到。比如,回家去拿;跟别人借;先存着,明天再拿等。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投入,思维活跃,达到了甚至超出了练习的要求。,3.合作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例如:“简便计算25104时,大多数同学都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1.原式25(1004)2510025425001002600。 2.原式25(426)254262600。 学生在小组评价中,有以下几种看法: (1)前一种算法比较容易想出来,但计算时有些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