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年中考】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二实验题 (共45张)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542169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8年中考】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二实验题 (共45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备战2018年中考】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二实验题 (共45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备战2018年中考】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二实验题 (共45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备战2018年中考】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二实验题 (共45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备战2018年中考】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二实验题 (共45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18年中考】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二实验题 (共45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8年中考】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 题型二实验题 (共45张)(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二 实验题,类型一 光学实验题,2.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垂直,漫,(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可能是 . (3)小明接下来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你认为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或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入射角),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偏折,观察纸板上是否出现反射光线,【解析】(1)因为法线与平面镜垂直,且入射光线、法线以及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此平面与平面镜垂直,故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应该与平面镜垂直;纸板表面是粗糙的,光线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2)由表中数据可得,小明测得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为90,所以可能原因是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或者把入射

3、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入射角;(3)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偏折,观察纸板上是否出现反射光线.,5. (2016芜湖市南陵县模拟)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 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 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B”或“C”),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 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小华将凸透镜

4、C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 cm到10 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10 cm到30 cm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该凸透镜C的焦距是 cm.,缩小,A,20,【解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分别要使物距小于f、大于f而小于2f、大于2f,而光具座的长度为100 cm,所以应选择f=10 cm的透镜A;小华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 cm处时,物距u=50 cm-25 cm=25 cm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已知物体在2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像,在2倍焦距内成放大的像,而烛焰在0 cm到10 cm之间

5、即物距为40 cm到50 cm之间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10 cm到30 cm之间即物距为20 cm到40 cm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C透镜的2倍焦距为40 cm,其焦距为20 cm.,类型二 力学实验题,2. 小红为了测量汉江鹅卵石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红将鹅卵石放在天平左盘内,向右盘加减砝码后又出现如图所示情况,于是小红再次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平衡,小红的做法对吗?并说明原因.,不对,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

6、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使其平衡,9.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右,(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

7、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 ,1.07103,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10. (2012蚌埠市四校联考自主招生考试)如图甲,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木块在桌面上的摩擦力:,(1)实验时发现,当拉力等于0.5 N时,物体保持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要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在 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0.5,匀速拉动,(3)通过在木块上增减砝码,改变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压力,多次测量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滑动摩擦力f随压力F压变化的图像,则当压力等于4.0 N时,摩

8、擦力等于 N. (4)物理上,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称为动摩擦因数,由图乙可求出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 .,0.8,0.2,【解析】(1)物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0.5 N;(2)只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和拉力才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小才会相等,因此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3)由图乙可得:当压力等于4.0 N时,摩擦力等于0.80 N;(4)当F压4.0 N,f=0.80 N,则 .,16. (2016阜阳市颍泉区二模)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9、,她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与示数.小雪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测出相关数据并计算后记录在下表:,(1)小雪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她意识到出现了错误,她错误的原因是 . (2)小雪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测量错误,应为0.5 m,80%,(3)小红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她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丙中画出她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组装图.,【解析】(1)动滑轮被5根绳子承担,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的5倍,因此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了,应为0

10、.5 m;(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3段时,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绕线,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如答图所示.,类型三 电学实验题,3. (2016宿州市埇桥区模拟)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端(选填“A”或“B”).,B,(3)小组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11、,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 ,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合理吗? .理由是 .,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10,不合理,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解析】(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将C或D和开关的右接线柱连接,如答图所示;(2)闭合开关前,保护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最大阻值的B端;(3)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12、A,分度值为0.02 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 0.30 A,定值电阻的阻值 ;本实验只进行了一次测量,没有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将这个结果作为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不合理.,5. 双伏法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器材可以满足实验要求.,(1)同学们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0.5,3.2,3.18,(2)同学们又设计了两种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 方案一:闭合开关S,如果电压表 和 的读数分别为U1和U2,则电阻Rx的阻值表达

13、式为Rx= 方案二:电路中RxR0,将开关S接到a,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再将开关S接到b,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由I1R0=I2Rx可得 ,请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该方案不正确,两种情况下Rx和R0两端的电压不等,【解析】 (1)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2=0.5 A,阻值 ,测量结果为: ;(2)流过电路的电流 ,由 得Rx的阻值 ; 该方案不正确,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当开关S由a拨到b时,电阻R0和Rx两端的电压不相等,所以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Rx和R0两端的电压相等,6. (2016淮南实验月考)如图甲是小明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4、所连接的实物图,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 V,电阻约为9 .,(1)请你帮助小明将电流表、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B,(2)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 (选填“A”或“B”)端.,(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此时的电阻是 . (4)小明分别测出了灯泡在暗、亮、很亮三种情况下灯泡的电阻值,发现阻值不相等,他检查操作过程无失误,请你帮助小明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此实验进行了多次探究,它的目的是 .,8.33,灯丝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灯丝的温度会随之变化,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析小灯泡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解析】(1)电流表应串联接入电路,电压

15、表与小灯泡并联,如答图所示;(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应最大,此时滑片应在B端;(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3 A,则小灯泡的电阻为 ;(4)灯丝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灯丝的温度会随之变化,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小灯泡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10. 缺电压表在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1)如图甲所示,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时灯泡亮度变亮);,0.2,(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则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为 ;,12

16、.5,(3)如果缺少电压表,小军发现利用两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10 的电阻R0,同样可以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原理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后,小军读出电流表 的示数为I1,电流表 的示数为I2,则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的表达式为 ,电阻的表达式为 .(用字母表示)(小灯泡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解析】 (1)由题图知,大部分电路已连接,只需要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即可,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则电压表选择03 V量程;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亮度变亮,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变小,则使滑动阻器的右下接线柱与灯泡的右接线柱相连,如答图所示;(2)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2 A;由 可知,小灯泡的阻值 ;,(3)由图丙可知:电阻R0与灯泡并联,电流表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