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设计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541720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报告题目 基于VC+的网页浏览器专 业 名 称 网络工程班 级 学 号 108207119学 生 姓 名 沈恺指 导 教 师 骆兴国目 录第1章 前 言11.1 研究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1.4 主要研究内容2第2章 互补结构网络技术32.1 互联网中的无尺度现象32.2 双结构互联网32.3 播存结构42.4 UCL统一内容定位52.5 互补结构在本设计中的应用5第3章 系统方案设计63.1 浏览器工作原理63.2 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63.3 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73.3.1 IE功能的实现7第4章 互补结构浏览器实现11

2、4.1 系统的整体结构114.2 浏览器功能实现过程124.2.1 创建程序主框架124.2.2 显示浏览器功能14第5章 程序调试与结果分析21结 论22参考文献23基于VC+的个性浏览器设计 第1章 前 言1.1 研究背景 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杰出代表,网络改变着人的生活,它向人们展示了全球联网的广阔前景,将每个人互相联接起来,将所有计算机设备联结起来,提供了对任何一种可能想象得到的信息的前所未有的、无可比拟的访问能力。自美国政府1993年9月正式启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的比喻式描述)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试图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这一前景壮观的领

3、域取得优势。有人因而预言:21世纪将是由网络支持的时代。随着人们对互联网使用的日益频繁,网络浏览器数量不断增加,用户上传和共享的信息资源也在逐渐增多。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宝库。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人使用的浏览工具却是界面单调、功能整齐划一的商用产品,而且大多数网民相对集中的访问少数的热门网站,因此,李幼平院士提出了双结构互联网思想,互联网在保留TCP/IP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增添一种“卫星广播和分布存储”的“播存结构”作为次级结构。通过次级结构广泛复制数千个站点的内容,.让主流信息资源以广播的形式直达全国城乡,克服“数字鸿沟”,在某种程度

4、上实现信息的主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在互补结构网络下,浏览器既要支持互联网浏览,又要支持本地数据库浏览。而目前的浏览器都只支持互联网的浏览,而不支持本地数据库网页的浏览。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互联网使用的日益频繁,使用相对集中的访问少数的热门网站,出现“数字鸿沟”现象。为了缓解和克服现行网络中的这一不足,避免给人们上网带来不便,可以在现有的浏览器的基础上增添本地数据库网页浏览的功能。本程序是一个简单易用、方便快捷的多页面网页浏览器。您可以通过它快速地链接到全球任何一个可浏览网站,浏览丰富的Web资源。论文先介绍了本设计的理论基础互补结构网络技术,包括互联网中的无尺度现象,双结构互联网和播存结

5、构的概念以及双结构在本设计中的应用。其次,要访问网页还得输入它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即统一资源定位符。对于HTTP协议,URL的一般形式是:http:/:/。默认端口80通常省略,URL是统一资源定位。本设计中还用到一种统一内容定位,即UCL。我们用网页分类法去定位一个网页就属于UCL。当我们了解以上内容后,文章就开始介绍围绕程序进行的一系列分析和设计。介绍程序有哪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使用本软件的时候,用户只需要在地址栏输入网址(URL),敲击回车就可以连接精彩的网络世界了。用户在浏览网页的时候不仅会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对浏览器进

6、行设置,使之成为真正适合自己的个性浏览器。本设计主要目标是:软件实现一个多文档浏览器的基本功能。本文中的代码在Windows、Visual C+6.0环境下编译通过,程序运行正常。1.4 主要研究内容 设计编写一套软件系统,在MFC环境下编写和调试程序,使用CHtmlView函数,实现IE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如前进,后退,刷新,主页等;保存一些网页及其相关信息,在浏览器中浏览本地数据库中的网页。实现IE浏览器的基本功能;用Visual C+操作数据库,获取本地网页地址,浏览数据库中的网页浏览器采用多文档的形式。具有收藏夹的功能。本地网页既可以在地址栏输入网址浏览,又可以通过目录树进行遍历。 该系

7、统对硬件要求较少,只需要一台安装了TCP/IP协议、能够较快运行VC+6.0并能链接到互联网的PC机即可。 本设计将对如何用Visual C+6.0来实现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及本地数据库的浏览进行详细介绍。软件部分是系统的核心。分为创建浏览器界面、添加浏览功能、添加本地数据资源、本地数据库的遍历。 第2章 互补结构网络技术2.1 互联网中的无尺度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正在朝着“普适化”(pervasive)方向发展。普适化既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文化活动,又使得人类的文化活动渗入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使得互联网的发展脱离了纯粹的技术范畴。也就是说,人类的文化活动随着其与互联网的深入结合又反过来深刻地

8、影响着互联网的发展,包括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互联网的主流技术,甚至是互联网的网络结构。 最近几年,美国科学家A.L.Barabasi等人用统计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发现,文化活动悄悄改变着网络运作的数学模型,由原先正态分布的随机模型转变为幂次分布的无尺度(scale-free)模型。 理论家把庞大复杂的网络,分解为“节点”(node)和“连接”(link)两大要素; 提供内容的网站和接受内容的网民统称为“节点”,而内容在节点间的运动称为“连接”。一个网站的社会作用或文化地位,可以用该网站与外界的连接数来衡量。如果某个网站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连接,表明网站的社会影响不大,文化地位不高; 反过来,如果连

9、接频繁,作用就大,地位就高。网络有随机网络和无尺度网络,许多网络包括因特网人类社会和人体细胞代谢网络等,都是无尺度网络。研究无尺度网络,对于防备黑客攻击、防治流行病和开发新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网络“无尺度”含义。无尺度现象告诉我们,要求所有的人享用所有信息,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关键问题是,如何“取精”?对绝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什么是他们日常最适当的信息资源?借助幂次定律作为工具,把茫茫无边的信息资源一分为二,把满足广大人民日常需求的主流资源,甄别出来,整合起来。2.2 双结构互联网近年来的科学实验发现,万维网网页的连接数服从幂次律分布,互联网也因此成为无尺度(scale-free)

10、网络。普通网民对互联网的访问具有明显的“群聚”特征,大多数网民的访问对象集中于为数不多的网站,因此,只需把数千个热门网站集合起来,就可以形成满足大多数人日常需求的主流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结构互联网思想,互联网在保留TCP/IP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增添一种“卫星广播和分布存储”的“播存结构”作为次级结构,通过次级结构广泛复制数千个网站的内容,让每一栋大楼和每一个自然村都拥有主流文化资源。采用4 over 6地址映射,通过IPv6的骨干网互联现有的IPv4站点,支持渐进部署和实施,实现了基于IPv6主干网与现有IPv4网络的互联和过渡。该过渡方案的完成,对完善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保护用户现有

11、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中,核心路由器好比汽车引擎,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总体性能。采用可扩展结构的核心路由器是互联网重要的发展方向。吴建平等人提出了基于蜂巢结构的可扩展路由器体系结构,具体包括可扩展路由器分布式软件系统结构、利用蜂巢结构实现的可扩展交换网络模型以及利用蛛网结构实现的多机架扩展模型。从控制平面上提出了负载均衡模型、重启动策略和内存管理方案,从路由平面上设计了分布式多节点BGP协议和OSPF协议模型。该可扩展路由器体系结构除了具有理论上无限的扩展能力外,还具有更好的容错能力和负载平衡能力。为新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的研制提供了参考模型。双结构互联网如图2-1所示。互联网应该增添一种专门用

12、于传播主流资源的次级结构,让主流资源通过卫星广播直达全国城乡,克服数字鸿沟。在主流结构大量分流后,主结构也变得“轻松”。用户分布存储互联网播存网络次结构透明计算用户平移几千个网站互联网TCP/IP结构Web网站双结构中的主结构(primary)可依靠现有互联网技术,而次结构(secondary)则可依靠播存网技术。卫星广播双向电信单向广播 图2-1 双结构互联网2.3 播存结构理想的共享希望做到任一资源都有机会为每个资源共享用户提供广泛服务,同时任一用户也有机会得到丰富的资源并行服务。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找到一种系统,它的资源品种的丰富程度和资源共享的广泛程度都不设上限,这样,信息共享将进入“各

13、献所知,个形所需”的理想境界。用这个标准来审视互联网和广播网,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资源品种丰富,信息资源的个数不限上限,而短处在于资源共享的广泛程度,即用户数目受到带宽及服务质量的严格限制。广播网正好相反,只要支持信号强度足够,它支持用户数目的自由增长,支持共享服务,但广播不支持信息资源品种的自由增长。对比两网的优缺点,萌生了一种变革信息服务的新思维:先将广播网改造成播存网,再用能够包容海量资源的播存结构去帮助互联结构克服带宽障碍,争取同时获得资源品种的丰富程度和资源共享的广泛程度的双双突破。但是,如果不与存储技术相结合,单向工作的数字广播无法实现按需服务。只有依靠存储器长期

14、积累广播网页,广播用户才能得到一个内容丰富的数据仓库。才有可能对资源进行零距离的双向互动,实现各取所需的理想。广播同存储相结合,实际上也是同计算机和万维网相结合。6历遗传与变异之后进化而成的一种新体系。所谓变异指把信息资源存储于本地,而广播网和互联网都是存货源于远处,需要时才临阵转来。总之,用播存结构去遍布万维网站的热门网站,将构成一种全新信息网络,它像万维网那样内容丰富、自由选择;像广播网那样成本低廉、易于普及;像印刷书报那样存知识于民间,取用方便。2.4 UCL统一内容定位 数据广播中内容定位(UCL)的目的是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加上统一的标签,按照信息本身体

15、现内容进行分类,能够更好地被人使用,这也是内容定位的初衷。采用树形结构组织节目信息,并采用独立信道数据管道模式传送。内容定位与搜索引擎不同,搜索引擎本身是URL的补充,是对信息位置的描述。而UCL则是对内容本身的描述。UCL技术能够在信源制作阶段对资源内容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自动分类并贴上标签,用语言表达对内容的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网络空间信息模型,通过筛选机制(用户访问某类信息的频度或用户的定制自动向用户提供相关的信息内容),从而改变用户查找网页或者文件的信息获取方式,实现个性化的服务,并极大地节省用户用于查找内容的时间。2.5 互补结构在本设计中的应用基于互补结构网络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就希望用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结构,将它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本设计中,我们将双结构和浏览器相结合,用VC+编程实现一种具有互补结构的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