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银行的相关内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40793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银行的相关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有关银行的相关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有关银行的相关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有关银行的相关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有关银行的相关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银行的相关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银行的相关内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与应用 5.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网络技术的进步正在对当前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显然,计算机网络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及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应用的广泛程度是惊人的。纵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

2、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将它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早期的计算机系统,由于没有提供管理程序和操作系统。用户只能亲自携带程序和数据,并采用手工方式上机。这种工作方式对远地用户来说是极不方便的。60年代初期,随着第二代计算机的出现,批量处理系统也随之诞生。此时,用户只要使用作业控制语言编写上机操作说明书并将它同程序和数据一起送交操作员输入到计算机内,即可完成所需的计算。另外,在这一时期中,由于工业、商业、军事等部门已广泛使用计算机,它们迫切需要对分散在各地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从而促使批量处理系统采用通信技术,产生了具有脱机通信功能的批量处理系统。其基本思想,就是在机房设置一些脱机输入

3、装置,并利用通信线路把它们与远地站点的输入装置相连。当从远地通信线路送来程序和数据时,先把它们通过机房的输入装置记录到纸带或磁带等存储介质上,然后再由操作员将它们输入到计算机内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也要由操作员用输出装置发送到远地站点。在通信线路的误码串较高以及计算机与通信装置的接口没有妥善解决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脱机通信系统是较为经济、较为适宜的。但十分明显,由于这种“脱机”方式需要操作员直接插手干预远程输入输出,所以工作效率是很低的。鉴于脱机通信系统的缺点,人们自然会想到,如果在计算机设法增加远程控制功能,使远地站点的输入输出装置通过通信线路直接和计算机相连,那么,就可以摆脱操作时远程输入输出的

4、干预,使计算机系统直接经过通信线路,从远地站点一边输入信息,一边处理信息;最后的处理结果也可经过通信线路直接送回远地站点。这种系统就是所谓的联机系统。这种联机工作方式,不仅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而且大大促进了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不同应用领域实现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的需要,计算机除了能用通信线路和普通的输入输出设备相连外,又研制了大量的能和计算机相连的监测设备和控制没备。这些能用通信线路和计算机相连的设备统称为终端设备。最初的终端设备是利用专用线路,并按照点点方式和计算机固定相连的。这种连接方式的最大缺点是每个终端独自占用一条线路。尤其是在终端数目多、距离远的情况下,

5、投资费用较大,其线路利用效率很低。随着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出现了多点连接方式,也就是多个用户终端设备共用一条线路和计算机相连。特别是在60年代末期,在实时控制和分时系统大力发展的基础上,迫切需要一台计算机连接大量的终端设备。于是,出现了利用现有的电报、电话通信实现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的方法。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也从简单的联机系统,相继地发展成远程批量处理系统、远程分时处理系统以及远程实时处理系统等更为复杂的联机系统,以适应各个应用领域的需要。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连接大量终端的联机系统存在两个显著的缺点:其一,是主机系统负荷较重,它既要承担数据处理工作,又要承担通信工作;

6、其二,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终端距离主机较远时更是如此。为了克服第一个缺点,可在主机前设置一个前置处理机,专门负责与终端的通信工作,这样就使主机系统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数据处理工作。为了克服第二个缺点,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在终端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置线路集中器,并用低速通信线路把附近的终端先汇集到线路集中器上,然后再用高速通信线路将集中器和主机相连。这样就可能把终端送来的信息通过集中器汇总,再复用高速通信线路把汇总的信息送入主机去处理。目前,计算机网络中通常采用小型计算机作为集中器,它不仅具有汇集终端信息的功能,而且还具有通信处理和压缩信息的功能。这种联机系统己不再是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这样简单

7、的结构,而是终端群低速通信线路小型计算机(集中器)高速通信线路主机系统这样较为复杂的结构。这种利用通信线路把终端、小型计算机以及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已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3计算机网络联机系统的发展,为计算机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反之,新的应用领域又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最先提出的是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要求,这是因为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或军事部门通常有多个计算机中心分布在广阔的地区。这些计算机中心除了处理自己的日常业务之外,还要与其它计算中心彼此传递信息,进行各式各样的业务联系。但一般不把本中心的业务委托其它计算机中心去处理。人们把这种以传输信息为主要目的,并用通信线

8、路将各计算中心中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群称为计算机通信网络。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广泛使用,用户又提出更高的使用要求。这就是,某计算机系统的用户希望使用其它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为他服务,或者希望与其它计算机系统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项业务,这就形成了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计算机网络。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目的,除了需要有可靠、有效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之外,还要求制定全网一致遵守的“协议”,并为每个站点的计算机编制和配置各级协议的支持软件。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又出现了从逻辑功能上把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分开的趋向。这种计算机网络是由数据处理网(亦称资源子网)和数据通信网(亦称通信子网)组成的两级网络结

9、构。例如,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建立的ARPA网就是一个建立较早的、规模较大的两级计算机网络。它首先采用50Kbps速率的租用线路,把分布在美国各处的通信处理机(采用的是接口信息处理机)连接起来构成通信子网,专门负责全网的通信工作。然后,再把各种资源(包括所有主机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库以及各类集中器和终端设备等)与通信子网相连,构成资源子网,专门承担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业务。分开两个子网后,每个子网的功能都很单纯,这样既有利于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降低通信费用,又便于主机系统摆脱繁琐的数据通信工作,集中全力去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从而保证主机系统的效率,易于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效能。为了适应原有

10、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扩大,以及适应各企业、事业部门筹建新的计算机网络,从事通信事业的部门和公司纷纷建立公用数据通信网络,增设各类数据通信服务项目。使用公用数据通信网时,不需要铺设或租用专用线路,所以投资少、通信费用低,便于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和终端入网。另外由于采用标准通信接口设备,还易把新型计算机和终端连入网内。再有由于有了公用数据通信网作为基础后,想要筹建新的计算机网络时,只要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和资源设置情况,制定较高级别的网络协议,并在相应主机系统上用本国相应协议的支持软件即可。一般地说,在公用数据通信网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多个类型、功能、协议均不相同的计算机网络。因此,同一主机系统可以从用

11、于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只要在同一主机中配置不同的网络所需要的基本软件就可能做到这一点。更进一步,如果在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群制定网络互连协议配置相应软件,就能构成更复杂的、规模更大的计算机网络。5. 2 银行业务与计算机网络5.2.1 银行本身就是一个金融网络银行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充当信用中介,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将社会上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又以贷款的方式将这些资金贷给需求方。银行具有如下四大特点:(1) 随着银行分支机构的不断增多,使银行成为国内以至国际间的资金调节中心。银行成为国有资金的调节中心,是同银行是社会资金活动总枢纽这种特殊地位

12、相联系的。因为国民经济活力是以物资为基础进行的,而物资运动必须借助于资金运动来实现,并通过资金运动表现出来但资金运动又必须通过银行系统进行。因此,银行就成为全国货币资金活动的总枢纽。银行对社会资金运动方向和数量的调节与控制,正是这种特殊运动的体现。银行成为国际间资金的调节中心,则是同银行的国际化相联系的。银行的国际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跨国银行的发展。国际联合银行是由几个国家的银行共同组成的跨越国界的“银团银行”或“集团银行”。如“欧洲联合银行有限公司”拥有资产1300亿美元,分支机构9000多个。银行国际化的结果形成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广泛而严密的金融网络。利用这个网络,开展跨越国界的融资活动,

13、对国际间资金运动作某种调节,就变得比较容易了。(2) 银行成为社会的公共簿记和政府、企业、个人的总账房。现代银行在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同时,作为社会公共簿记的作用也有了发展。过去,银行主要是为政府、企业开立账户,办理货币借贷及其他信用业务。于是,中央银行成为政府的账房,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账房。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已经开始为企业职工开立账户,为他们办理货币借贷。企业发放工资,由银行转入职工账户;而职工生活方面的支付:交水电费、房租、医疗保险费及归还欠款等,也由银行来代办。此外,银行通过向职工提供消费信贷和发放信用卡,把职工个人的货币收支也纳入到银行的信用业务系统中。这样,银行在成为政府、企

14、业账房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成为居民个人的账房。(3 ) 银行成为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和社会经济信息的总汇。银行所具有的社会公共簿记的作用,使经济研究和决策部门可以从银行的账户上,及时、灵敏、全面地掌握社会经济的动态,并据以分析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在银行实现电脑化以后,银行这个神经枢纽和信息中心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就更强了。发达国家的大银行,一般都设有庞大的研究部门,专门从事经济信息的调查、统计和预测工作,并高薪聘用专门人才去研究部门工作,从组织上加强银行的经济信息工作。所以,现代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分系统,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部门都无法替代的。(4) 银行通过资金活动成为联接

15、国民经济的纽带和对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工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结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商品与货币形式来实现。银行作为全国的信贷、结算、现金出纳和外汇收支的中心,集中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的大部分货币借贷,通过办理信贷和结算业务,银行就像一根纽带,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联系起来,把工业、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联系起来,又把各地区、各企业联系起来。人们常把银行的业务活动及所起的作用,比喻为人体的血液循环,如果没有银行活动的加入,社会再生产就会陷于停顿。从以上银行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分析得出:不管有无计算机网络,银行本身就是一个资

16、金时刻流动着的巨大金融网络。通信网络也好,计算机网络也好,只是银行业务处理手段有所改进,技术有所进步,改变不了银行本身就是金融网络的性质。计算机网络只能促进并与金融网络相溶合。5.2.2 货币本身就是信息的一种形式信息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属性。在金融领域的物质运动之一就是货币的流动。因此,货币是信息的一种形式。如果货币只是信息的话,那么这种信息就可以存储在计算机里,而支付就可以变为数据从一台计算机至另一台计算机之间的移动,实现电子转账。用纸币代替黄金,以后又用支票代替纸币,每一次更迭在当时都是革命性的,现在我们必须习惯于在数据电路上以电子脉冲的形式进行转账方式。与交易有关的票据将来只告诉我们有这么一笔交易,而并不代表交易本身。自动信贷转账区中简单的想法最终将会产生巨大的效果。银行中的庞大随机存取计算机外存储器将存储所有账户的全部细节。当一笔交易送入自动转账系统时,所传递的数据就会把相应的金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