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知识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40257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养护知识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公路养护知识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公路养护知识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公路养护知识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公路养护知识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养护知识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养护知识综述(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公路养护知识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 公路养护的目的和基本任务第二节 公路养护的技术政策和措施第三节 公路养护质量的要求和考核第二章 路 基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路 肩第三节 边 坡第三章 路 面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沥青路面第三节 砌块路面第四节 碎(砾)石路面及其他粒料路面第四章 桥梁与涵洞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桥面系的养护第三节 涵洞公路损坏类型一、沥青路面二、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砂石路面四、路基五、桥隧构造物六、沿线设施- 44 -公路养护知识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 公路养护的目的和基本任务一、经济保持公路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二、采取正确的技

2、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三、防治结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隐患,逐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四、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第二节 公路养护的技术政策和措施一、公路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积累的技术经济资料和当地具体情况,通过科学分析,预作防范,消除导致公路损毁因素,增强公路设施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特别要做好雨季的防护工作,以减少水毁损失。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选用当地天然材料和工业废渣;充分利用原有工程材料和原有工程设施,以降低养护成本。三、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管

3、理方法,改善养护生产手段,提高养护技术水平。四、重视综合治理,保护生态平衡、路旁景观和文物古迹;防止环境污染;注意少占农田。五、加强桥梁的检查、维修、加固和改善,逐步消灭危桥。六、加强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的全面养护。七、大力推广和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八、认真开展路况调查,分析公路技术状况,针对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后果,采取有效、先进、经济的技术措施。九、加强养护工程的前期工作、各种材料试验及施工质量检验和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十、推广路面、桥梁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公路数据库,实行病害监控,实现决策科学化,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十一、实施公路的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改变现有公路面貌,提高公路的整体

4、服务水平。十二、认真做好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积极开发、采用自动化观测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为公路规划、设施、养护、管理、科研及社会各方面提供全面、准确、连续、可靠的交通情况信息资料。十三、改革养护生产组织形式,管好、用好现有的养护机具设备,积极引进、改造、研制养护机械,逐步实现养护机械装备标准化、系列化,以保障养护工程质量,提高养护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十四、加强对交通工程设施(包括标志、标线、通讯、监控等)、收费设施、服务管理设施等设置、维护、更新工作,保障公路应有的服务水平。第三节 公路养护质量的要求和考核一、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是: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

5、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施GBM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二、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应根据路况实际达到质量要求的程度,划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以优、良等公路里程占养护总里程的百分比即“好路率”,作为衡量养护质量的主要指标。第二章 路 基第一节 一般规定一、路基养护应通过对公路各部分的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消除病害根源。其作业范围应包括下列内容:1、维修、加固路肩、边坡。2、疏通、改善排水设施。3、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4、清除坍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防治水毁。5、观察和预

6、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6、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局部路基进行加宽、加高,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不良路段,使之逐步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标准。二、路基养护工作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2、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横坡适度,边缘顺适,表面平整坚实、整洁,与路面接茬平顺。3、边坡稳定、坚固,平顺无冲沟、松散,坡度符合规定。4、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井、泄水槽(路肩水簸箕)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纵坡符合要求,热电厂水畅通,进出口维护完好,保证路基、路面及边沟内不积水。5、挡土墙、护坡及防雪、防沙等设施

7、保持完好无损坏、泄水孔无堵塞。6、做好翻浆、坍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病害的预防、治理和抢修,尽力缩短阻车时间。第二节 路 肩一、路肩应保持适当的横坡,坡度顺适。硬路肩横坡与同类型路面横坡相同;土路肩或草皮路肩的横坡应比路面横坡大1%2%,以利于排水。二、路肩应经常保持平整、坚实。对车辙、坑槽、与路面产生错台以及堆积物形成的高路肩,必须及时整修或清除;积水和淤泥及时排出和清除,并用与原路肩相同的土填平压实,保持原有状态。三、当路肩的横坡过大或过小时,应及时整修。对于土路肩,横坡过大时,应用良好的砂性土填补并压实;横坡过小时,应铲削整修至规定坡度。四、陡坡路段的路肩,易被暴雨冲成纵横沟槽,应采取下

8、列防护措施:1、设置截水明槽。自纵坡坡顶起,每隔20m左右两侧交叉设置3050cm宽的斜向截水明槽,并用碎(砾)石填平,同时在路肩边缘处设置10cm、顶宽10cm、底宽20cm的拦水土埂,在每项条截水明槽处留一淌水缺口,其下边的边坡用草皮或砌石加固,使雨水集中在截水明槽内排出。2、用粒料加固土路肩或有计划地铺筑硬路肩。五、路肩外侧边缘被流水冲缺,或牲畜踩踏、车轮碾压形成缺口时,应及时修补。六、路肩上严禁种植农作物和堆放任何杂物。对于养路材料,应在公路路肩以外设置堆料台。堆料台的设置位置及大小见图,其间距以200500m为宜。第三节 边 坡一、路基边坡的坡面应保持平顺、坚实无冲沟,其坡度应符合设

9、施规定。应经常观察路堑,特别是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有危岩、浮石等,应及时处理、清除,避免钴岩、浮石滚落危及行车、行人安全和堵塞边沟,影响排水。二、当土路堑边坡出现冲沟时,应及时用粘土填塞捣实;如出现潜流涌水,可开沟隔断水源,将水引向路基以外。三、填土路堤边坡因雨水冲刷,易形成冲沟和缺口,应及时用粘结性良好的土修补拍实。对较大的冲沟和缺口,修理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形,然后分层填筑压实,并注意与原坡面衔接平顺。第三章 路 面第一节 一般规定一、路面是在路基上铺筑成一定厚度的结构层。它直接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损坏。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修理措施,以

10、保持路面平整完好、横坡适度、排水畅通、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性能;有计划地对路面进行改善,以提高技术状况,使行车安全、顺畅。二、路面保养、修理和改善应符合下列要求:1、及时、经常地对路面进行保养和修理,防止路面松散、裂缝和拥包等各种病害的产生和发展。2、通过对路面的保养和修理,保持和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能力,确保路面安全、舒适的行驶性能。3、通过对路面的修理和改善,保持和提高路面的强度,确保路面的耐久性。4、防止因路面损坏和养护操作污染沿线环境。三、为确切掌握路面的使用质量现状,应定期对路面的破损状况、强度、平整度的抗滑能力进行调查,评定现有路面使用质量,确定路面养护对策,建立路面管理系统。四

11、、各种路面应定期清扫,及时清除杂物,以保持路面和环境的清洁。第二节 沥青路面一、基本要求1、沥青路面是以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各种改性沥青等为结合料,粘结各种矿料修筑的路面结构。沥青面层的主要类型有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2、必须随时掌握沥青路面的使用状况,加强日常小修保养,及时修补各种破损,保持路面经常处于清洁、完好状态。二、路面的小修保养1、沥青路面应加强经常性、预防性小修保养,对局部的、轻微的初始破损必须及时进行修理。通常把清扫保洁、处理泛油、拥抱、裂缝、松散等病害作为保养作业;修补坑槽、沉陷、处理波浪、啃边等病害作为

12、小修作业。小修、保养是保持路面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周期的重要技术措施,分初期保养、日常保养和预防性季节保养修理。2、各类沥青路面的初期保养应符合下列要求:(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初期养护: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必须充分压实,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成温度低于50 后方可开放交通。纵、横向的施工接缝是路面的薄弱点,尤应加强初期养护,铲高补低,烙平压实,消灭缝空隙,保持平整密实。(2)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初期保养开放交通初期,应控制车速不超过20km/h,直至路面完全成型。应设专人指挥交通或设锥形交通路标,按先边、后中控制车辆易辙行驶,达到全面碾压密度。应随时将行车驱散原嵌缝料回扫、布匀、压实,以

13、形成平整密实的上封层。如在泛油现象,应在泛油处补撒与最后一层石料规格相同的嵌缝料,并仔细扫匀;过多的浮动石料应扫出路面或回收,以免搓动已经粘着在位的集料;如有其它破损,应及时进行修补。撒初期养护料时,应顺行车方向少撒、勤撒、薄撒、撒匀;撒料宜在当天最高气温时进行,同时控制行车碾压。(3)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初期保养:层铺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在贩初期保养与贯入式路面的要求基本相同,因表面处治路面较薄,更应加强初期维修。拌和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保养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要求基本相同,更应重视早期病害的及时修理。(4)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初期稳定性差,压实后的路面应做

14、好初期保养,设专人管理,封闭交通26h;在未破乳成型的路段上,严禁一切车辆、人、畜通过;开放交通初期,应控制车速不超过20km/h。并不得制动和调头,当有损坏时,应及时修理。3、沥青路面的日常保养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持路面平整、横坡适度、线形顺直、路容整洁、排水良好。(2)加强巡路检查,掌握路面情况,随时排除有损路面的各种因素,发现路面初期病害,应及早修理。三、路面常见破损的修理1、路面常见破损的修理,应针对各种破损的产生原因、路面结构类型、龄期、修理季节的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修理方法。2、路面裂缝的修理方法:(1)由于路面基层温缩、干缩引起的纵、横向裂缝,缝宽在6mm以内的

15、,宜将缝隙届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去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缝宽在6mm以上的,应剔除缝内杂物和松动的缝隙边缘,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随即撒砂、扫匀;也可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封。(2)对轻微的裂缝,在高温季节可采用喷洒沥青撒料压入法修理,或进行小面积封层;在低温、潮湿季节宜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封层或采用相应级配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3)因土基、路面基层的病害或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类破损,首先应处理土基或基层,然后再修复路面。(4)因路面用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龄较长,产生较大面积的裂缝,但强度尚好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下列修理方法: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布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橡胶沥青薄层罩面。3、路面麻面、松散的修理方法因低气温施工的沥青面层造成麻面或松散,可收集好松散料,待气温上升(10以上),清扫干净,重做喷油封油层,喷布沥青0.81.0kg/m2后,撒35(8)mm石屑或粗砂(58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