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539964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82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方医科大学2008级硕士学位论文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thestatusquoof-o-lohumanisticpubIiCelectlVecoursesofmedicalcolleges课题来源:自选题专业名学位申请指导教称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人钱珍珠师杨云滨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吕志平教授李久香教授倪少凯教授熊梦辉教授曾志嵘教授论文评阅人周增桓教授沈玉洁副教授2011年4月20日广州剃硕士学位论文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硕士研究生:钱珍珠指导教师:杨云滨教授摘要研究目的

2、:课程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高校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是高校教学计划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教学实施情况,关系到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关系到医学院校高素质、复合型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是:1通过对部分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学生满意度状况,并分析影响学生对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满意度的因素。2针对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优化人文素质类选课的课程设置,加强其教学管理,提高其

3、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强化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为医学院校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_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材料与方法1问卷的设计:遵循调查表设计的一般原则,在大量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及对教师、学生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课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进一步修改并最终确定问卷。问卷设计从涉及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因素展开,涵盖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摘要教师授课,学生参与、课后效果等5个维度,主要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选修课的数量、课程学科覆盖范围、选课方式、选课自由度、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查方式、学生兴趣、学生上课热情、选课动机、

4、课后收获等条目。2抽样调查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校系、独立的重点医科大学、普通本科医学院校)各1所,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每学校各抽取选人文素质类选修课6-8f-j。以当前学期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上课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100份。3数据分析: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问卷采用Likert量表5级评分法,从“非常满意”到“很不满意”或者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按程度不同分5个等级,分别赋予5,4,3,2,1分。数据分析t采用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统计对学生基本情况及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现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和样本均数间

5、的多重比较(OnewayANOVA),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对于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满意度状况。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讨论1问卷回收及数据整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16份,回收率为9336,剔除无效问卷24份,其中有效问卷992份,有效率9764。2总体满意度及各维度得分学生对于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总体满意度得分325+052分,四个维度满意度得分和学生认知及参与情况自我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授课(379-士066分)教学条件(337+097分)课程设置(31

6、9-j:051分)学生认知及参与(296-a:056分)课后效果(276-士066分)。总体而言,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满意度最高,对于课后效果的满意度最低,同时,学生选修课的参与情况得分较低。硕士学位论文3各条目得分对问卷各条目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所有条目中学生评价得分最高的四项,由高到低分别是:教师的授课态度(409分士085分)课前准备(404+089分)知识技能(402+076分)授课内容的连贯性(385+084分)。学生评价得分最低的四项分别是:选修课对于学生个人技能的提升(232_-t:083分)coursesarrangement(3194-O51points)studentsunde

7、rstandingandparticipation(2964-056rain)after-schooleffect(2764-066points)Overall,thestudentsweremostsatisfiedabouttheteachersinstructionwhilethelowestaboutafter-schoollearning,meantimethescoreofparticipationinelectivecourseswaslower3TheentrypointsTodescriptiveanalyzeeachiteminthequestionnaires,thefo

8、urhighestscoresofalltheentrieswereteachingattitudes(4094-O85points)classpreparation(4044-089points)knowledgeskills(4024-076points)continuityofteachingcontentsf3854-084points)Whilethefourlowestscoreswereelectivecoursescontributingtoenhancepersonalskills(2324-083min)课程设置学生参与课后效果。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满意度最高,对于课后效果的

9、满意度最低,即选修课后,学生所能感觉的课程作用效果不明显。同时学生选修课的参与情况得分也较低,即学生对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重视及认识程度,学生逃课情况,学生课堂互动情况不太理想。342调查问卷各条目满意度情况表34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各条目得分排序17第三章统计结果知识技能4027673授课总体满意度3877834连贯性3858405课前期望值3807926课后引导3798787开设价值3719538内容深度3638559人格魅力360880lO感染力3589181l重要性认识35480912幽默度34891213课程特色34491214教学条件满意度33797015课后效果3378431

10、6总课程数量31696117课时数量30173018了解情况29291619选课满足29194220人文课程数量29085821总体效果(之前)28577722视野拓宽27778423课堂互动情况269102224兴趣增长26884025人文素质26579126技能提升23283127由以上可看出,学生评价得分最高的四项,由高到低分别是:教师的授课态度(409分士O85分),课前准备(404-4-089分),知识技能(402=t:O76分),授课内容的连贯性(385=i=084分)。学生评价得分最低的四项分别是:选修课对于学生个人技能的提升(232-+083分),人文素质的培养(265+079

11、分),兴趣的增长(268-+084分)以及课堂互动(269102分)。硕士学位论文343不同基本情况的学生选修课总体满意度情况分析3431不同基本情况的学生总体满意度将不同学校、年级、专业、性别、政治面貌、学生干部身份、兴趣爱好等不同基本情况的学生对于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总体满意度做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结果见表35表35不同基本情况的学生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总体满意度得分属性组别例数均数Ftfi莹P学校年级专业性别G学校472N学校327Z学校193大一178大二460大三330大四24临床189检验69药学121护理121麻醉、影像、口腔54预防、公卫管理、信息、英语或其它非临床医学专业类男女是

12、否学生干部是2ll227392600390330-&-05012308“O000328士O51306-+0573304-0500800“04943244-050323士O56332_4-065326:k0482635“010341:t-O543304-052317士053330-a:O5l3154-057327士O48324士O551184+0716325:L-05032牡05lO139。0728否602327士-05I19第三章统计结果注为两独立样本t检验,-r为完全随机方差分析。对于性别,学校,年级、专业、兴趣爱好、政治面貌、活动参与、学生干部身份等不同情况的学生总体满意度进行方差分析。其

13、中,对于不同学校问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方差分析,Levene检验方差不齐,F=411l,P=-0017(氏O05)。选择方差不齐的近似F检验Welch法,对F值和自由度做了校正,F=12308,P=0000(尸Z学校。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满意度,Z学校与G学校和N学校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尸=o003和P-0013),教师授课满意度排序为G学校N学校Z学校。学生对于课后效果的满意度,Z学校与G学校和N学校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尸=o014和P=0018),其课后效果满意度排序为G学校N学校Z学校;3444不同年级各维度满意度情况表314不同年级学生各维度满意度得分注为P课程设

14、置(319-a:O51分)学生认知及参与(296-a:056分)课后效果(276-t:066分)。总体而言,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满意度最高,对于课后效果的满意度最低,同时,学生选修课的参与情况得分较低。42各条目得分对问卷各条目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所有条目中学生评价得分最高的四项,由高到低分别是:教师的授课态度(409+085分)课前准备(404+089分)知识技能(402+076分)授课内容的连贯性(385士084分)。学生评价得分最低的四项分别是:选修课对于学生个人技能的提升(232a:083分)人文素质的培养(265+079分)兴趣的增长(268+084分)课堂互动(269-t:102分)。

15、可见,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态度、课前准备、知识技能等比较满意,学生认为课程对于其兴趣的增长、技能的提升、视野的拓宽、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效果不明显,同时,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情况十分不理想。43学生认知及参与学生对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有418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不太重要,415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重要性一般,仅有18的学生认为公共选修课非常重要。可见,学生对于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不高。39第四章结论与讨论课堂到课情况:学生选择评价的当前选修课,未逃过课的学生占445,逃过一两次课或三四次的学生共占488,有过一两次乃至更多次数逃课经历的学生在总体选课学生中占半数以上。课堂互动情况:经统计,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较少,在选修课的学生中很少参与课堂互动和参与较少的学生共占了422,只有45的学生经常参与课堂互动。44课程设置课程特色及开设价值:对于当前选择评价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41O的学生认为课程的特色一般,344的学生认为不太有特色,只有23的课程非常有特色,309的学生认为课程开设的价值一般,391的学生认为课程开设价值不大。课程资源、选课满足:学生对于选修课的总量满意度、人文素质类选修课资源丰富程度的满意度较之与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满意度、课程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