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本科.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39957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概论》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概论》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概论》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概论》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本科.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论》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本科.(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论教学基本要求(本科-.)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时学分:90学时/3学分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北京联合大学本科各专业开课部门:社科部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2008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从2008级学生开始实施。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2008级联大各学院本科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掌握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

2、理论成果及十六大以来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本课程的任务:结合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阐述各个历史阶段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懂得为什么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指明方向;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讲授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科学认知社会的水平,提高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

3、分工本课程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门课程同属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课程。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坚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实际问题,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学好政治理论的重要性。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马克

4、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5、历史意义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阐述其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阐述其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阐述其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阐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以及这一理论成果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学时:12学时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以及我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教学重点与难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6、成果的理论精髓;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学学时:4学时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教学重点与难点: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新民

7、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学时:5学时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从而深入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评价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的意

8、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阐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个过渡性社会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学学时:4学时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要求: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它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的区别等问题。使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阐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具有的重大的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教学基本内

9、容: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包括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教学学时:5学时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学要求:通过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这一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应该采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它同过渡时期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10、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进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阐述从毛泽东的“两步走”战略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教学学时:6学时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性质以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

11、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内容和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三个有利于”标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教学学时:5学时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和特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科学内涵以及坚持其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以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了解我国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深刻理解和掌握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方针 教学学时:12学时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的有关问题,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法治

13、的联系和本质区别。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要积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帮助学生认识在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必须分清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理论在国家和法的理论上的根本区别,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教学重点与难点: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民族政策以及基

14、层民主政治建设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包括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主要内容及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原则和内容教学学时:5学时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阐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使学生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精神文明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