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第九课: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9710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艺术第九课: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公共艺术第九课: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公共艺术第九课: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公共艺术第九课: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公共艺术第九课: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艺术第九课: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艺术第九课: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流 行 乐 坛 主讲人:王新煜,一、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及其特点,流行音乐是指与古典、正统的音乐不同的一种音乐形式,能够让城市中的大多数听众所接受,易于掌握,能使普通大众都感兴趣的音乐。这类音乐作品旋律清晰,音域适中,伴奏和和声手法都非常简易。 特点:娱乐性,一般不具备很深音乐理论和技巧修养甚至根本没什么音乐知识的听众都能接受;生活性,它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通俗性,歌词大多近似白话,而且表达的内容很贴近生活。,二、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1、流行音乐仍然是现今音乐市场的主流 2、从专业的角度考虑,三、课程介绍,本课程将与同学们一起系统的回顾流行音乐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并了解不同

2、时期不同流派其风格与代表艺术家。在学习流行音乐历史的同时,学会如何欣赏鉴赏音乐。本课程涵扩中国流行音乐和西方流行音乐两个部分。,第一节 认识流行音乐,一、流行音乐的名称: POP MUSIC:大众的音乐,国内称之为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是指与古典、正统的音乐不同的一种音乐形式,能够让城市中的大多数听众所接受,易于掌握,能使普通大众都感兴趣的音乐。这类音乐作品旋律清晰,音域适中,伴奏和和声手法都非常简易。,流行音乐的特点,特点: 娱乐性,一般不具备很深音乐理论和技巧修养甚至根本没什么音乐知识的听众都能接受; 生活性,它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 通俗性,歌词大多近似白话,而且表达的内容很贴近生活。,

3、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流行音乐起源于欧洲主要为满足城市大众的业余生活。随交通工具的进步以及印刷工业的发展,流行音乐开始普及并广泛流行。传到美国,融合了各种不同种族的音乐,在表演风格和技巧上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到了二战后,美国成为国际流行音乐的中心。60年代蔓延到世界各国,而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听众,成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本节课我们将一起回顾一下中国清末开始、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这一段时期的中国

4、流行音乐的发展。它分为“原生代时期”和“新生代时期”。,原生代时期,时间跨度:19001949 它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原生代时期 (2)救亡时期 (3)抗日战争时期,原生代早期,【原生代】的第一个时期:早期原生代的音乐,1、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1)产生时间:清末至民国初 (2)产生原因:清王朝的倒台,民国的创立所经历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在此期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逐步东渐,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既相冲突又逐步结合的态势。 (3)创作代表作品:中国男儿(石更填词)、汉族历史歌(王引才填词) (4)代表人物:萧友梅、黄自、青主、李叔同、赵元任,原生代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

5、萧友梅(18841940),广东中山人。字思鹤,又字雪朋。童年随父寓居澳门。1901年(十七岁)赴日本,先后在东京高等师范附中、东京音乐学校学习声乐、钢琴及在东京帝国文科大学攻读教育学。 作品欣赏:问,原生代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黄自(1904-1938),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如作曲家江定仙、刘雪、贺绿汀、陈田鹤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黄自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玫瑰三愿是他著名的艺

6、术歌曲。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愿望。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前段像温柔的吐露,后段则带有急切的热情,当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向顶点后,旋律跌入低音区,最后的歌声“好教我留住芳华”显得十分恳切、诚挚。 作品欣赏:玫瑰三愿,玫瑰三愿,玫瑰花! 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干下, 玫瑰花! 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干下,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红颜长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准华.,原生代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生于湖南湘

7、潭,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原生代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周璇:(1918-1957)中国电影女演员、歌唱家。原名苏璞。江苏常州人。童年被卖为周家养女。1931年参加上海明月歌舞团,因主演歌舞特别快车而崭露头角。后入新华歌舞社。1934年在上海各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名列前茅,成为十大歌星之一,被誉为“金嗓

8、子”。 作品欣赏: 夜上海 花样的年华,夜上海,曲 : 林枚 词 : 杨彦岐 夜上海 夜上海 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 车声响 歌舞升平 只见她 笑脸迎 谁知她内心苦闷 夜生活 都为了 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 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晓色朦胧 转眼醒 大家归去 心灵儿随着转动的车轮 换一换 新天地 别有一个新环境 回味着 夜生活 如梦初醒,花样的年华,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 冰雪压不住你 美丽的山花多情的隽松 暖暖的家庭 墓地里这孤岛笼罩着残雾愁雨 残雾愁雨 啊可爱的祖国 其实我能够靠近你的怀抱 梦见那雾消云散 重见你放出光明,原生代早期的音乐风格,音乐风格: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文化通过留学西洋的音乐

9、工作者介绍到我国,音乐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影响了民众。同时,以大中城市为中心,新型的都市文化逐渐形成。这些都为中国现代歌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原生代时期第二个时期:,原生代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救亡群众歌曲创作及 进步音乐工作者的流行歌曲创作 (1)产生时间: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事实造成民族危机感的空前高涨。伴随着

10、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群众性的救亡歌咏活动。广大进步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大批救亡歌曲。从而奠了我国歌曲创作的另一走向。 (2)创作代表人物:聂耳,聂耳(19121935),聂耳(19121935),是救亡歌曲作家中的佼佼者。在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他所写的30余首歌曲绝大部分是广为流传的成功之作。毕业歌、新女性、开路先锋、义勇军进行曲是他在进行曲方面具有开拓性贡献的作品。飞花歌、塞外村女等则是民歌风抒情歌曲中很有特点的作品。 在救亡歌咏活动中,还可以举出像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到敌人后方去(冼星海曲)、 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 (3)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奠定的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

11、曲(日后称为队列歌曲)已表现出成熟的中国民族特点,如较少采用和弦分解化的旋律,而是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多级进,富于抒情性等等。 作品欣赏: 塞外村女 毕业歌,塞外村女,作曲:聂耳、作词:唐讷 采了蘑菇把磨推,头昏、眼花、身又累, 有钱人家里团团坐,羊羔、美酒、笑颜开。 暮鸦飞过天色灰,老爹上城卖粉归, 鹅毛雪片片朝身落,破棉袄渍透穷人泪。 扑面寒风阵阵吹,几行飞雁几行泪, 指望着今年收成好,够缴还租米免祸灾。,毕业歌,词:田汉 曲:聂耳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 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 一寸寸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 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 而青云直上

12、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 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 巨浪 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 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电影的介入,与此同时,进步音乐工作者也介入了以电影为主要媒介的流行音乐创作活动。如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任光和安娥的渔光曲、王老五,贺绿汀的四季歌、天涯歌女(田汉光词)、春天里(关露、贺绿汀词)、秋水伊人及刘雪庵的何日君再来(贝林词)等都是为进步电影所作的插曲。 作品欣赏: 天涯歌女,松花江上,作词:张寒晖 作曲:张寒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13、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天涯歌女 电影马路天使插曲,作词:田汉作曲:贺绿汀 天涯呀海角 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嗳呀嗳嗳呀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家山呀北望 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嗳呀嗳嗳呀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 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嗳呀嗳嗳呀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

14、分,救亡运动时期音乐总结,总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以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的群众性歌曲。流行音乐以西方流行音乐形式为蓝本,写作上则有民歌化与西产大小调式化的两种趋向,群众性歌曲以西方进行曲及民歌为蓝本,写作上则有民歌化和进行曲化的两种趋向。至此完成的类型分化奠定了日后群众性歌曲创作的基本态势。,原生代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流行音乐和群众歌曲创作 (1)产生时间:19371945抗日战争期间, (2)产生背景:沦陷区的敌伪统治者十分重视流行歌曲的宣传作用。 (3)演唱代表人物: 李香兰

15、 ;创作代表人物:黎锦光、陈歌辛、姚敏、梁乐音、严工上,李 香 兰,李香兰本为日本人,生于中国,本名山口淑子。战后回到日本,入政界为日本参议员。她在抗战期间受人利用,演唱了大量流行歌曲,如满州姑娘、戒烟歌、支那之夜、苏州夜曲等,均以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宣扬“东亚共存”为主旨,在当时产生过恶劣影响,激起了有良知的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 作品欣赏:夜来香,抗日战争时期的创作者,当时活跃的中国流行音乐作曲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梁乐音、严工上等人。其中影响最大的为黎锦光和陈歌辛。黎锦光的代表作有夜来香、五月的风、疯狂世界、采槟榔等;陈歌辛的代表作有蔷薇处处开、渔家女、恋之火、高岗上等等。 作品欣赏:黎

16、锦光创作的五月的风 ,陈歌辛创作的渔家女,渔家女,曲:陈歌辛 词:李隽青 天上旭日初升,湖面好风和顺 摇荡着渔船,摇荡着渔船 做我们的营生,手把网儿张 眼把鱼儿等 一家的温饱就靠这早晨 男的不洗脸,女的不搽粉 大家各自找前程,不管是夏是冬 不管是秋是春 摇荡着渔船,摇荡着渔船 做我们的营生,做我们的营生,五月的风,五月的风 吹在花上 朵朵的花儿吐露芬芳 假如呀花儿确有知 懂得人海的沧桑 它该低下头来哭断了肝肠 五月的风 吹在树上 枝头的鸟儿发出歌唱 假如呀鸟儿是有知 懂得日月的消长 它该息下歌喉羞愧地躲藏 五月的风 吹在天上 朵朵的云儿颜色金黄 假如呀云儿是有知 懂得人间的兴亡 它该掉过头去离开这地方,抗日战争阶段音乐总结,在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没有太重要的成就和发展。除技术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