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8年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探究七 推进自主创新 再创科技辉煌 主题2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539515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2018年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探究七 推进自主创新 再创科技辉煌 主题2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2018年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探究七 推进自主创新 再创科技辉煌 主题2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2018年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探究七 推进自主创新 再创科技辉煌 主题2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2018年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探究七 推进自主创新 再创科技辉煌 主题2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2018年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探究七 推进自主创新 再创科技辉煌 主题2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2018年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探究七 推进自主创新 再创科技辉煌 主题2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2018年中考政治 热点专题探究七 推进自主创新 再创科技辉煌 主题2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2 建设创新型国家,材料一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日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展示了实施品牌战略的坚定决心。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材料二 2017年6月9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ISC2017国际高性能计算大会当天公布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能力实现“三连冠”。,材料三 从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国家科技

2、重大专项以来,科学家们砥砺前行,已奋战了十个年头。十年来重大专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凝聚科技界、产业界的优势力量集中攻关,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了自主创新的中国力量。,1.我们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技创新? (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2 )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 3 )当前,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

3、展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2.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你有哪些“金点子”?(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 ( 1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 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全民创新的氛围。 ( 3 )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 ( 4 )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贯彻落实“四个尊重”的方针。 ( 5 )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等。,3.我国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有何意义? ( 1 )有利于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 (

4、2 )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他们自身潜在的创造力。 ( 3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 4 )有利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等。 4.学校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 1 )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 ( 2 )积极开展实践课、活动课、社团课等,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3 )组织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等活动。 ( 4 )加大对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迹的宣传力度等。,5.安徽省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校围绕这次活动举行选拔,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 1 )创新托起中国梦。 ( 2

5、)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 3 )少年创新,国家强大。 ( 4 )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 5 )创新在行动,你我共携手。 6.某班围绕本次活动举行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设计班会的议程。 ( 1 )班长明确本次班会的主题。 ( 2 )班主任就“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发言。 ( 3 )播放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就。 ( 4 )同学们就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自由发言。 ( 5 )班主任或班长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1.( 2017四川南充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只有6%,有的铁矿采选回收率仅有60%,煤矿只有40%。这是因为 ( C ) A.我国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6、 B.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C.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 D.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变“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 )”为“Made By China( 中国创造 )”。这是因为 ( B ) A.我国科技水平在各个领域都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B.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我们只能靠本国力量,加快科技创新 D.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3.北京一小学生依据自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出语文教材上关于宋朝知县的配图有误。为此,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找到文物专家展开研制和探讨后表示,该

7、小学生所言有理,并承诺立即修正。该小学生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的有 ( C ) 敢于质疑 善于思考 进行探究式学习 偏爱历史知识的学习 A. B. C. D. 4.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空间态势评估课题组发布的空间态势评估报告2016显示,我国航天运载器年发射次数已经连续13年位列世界前四,连续6年稳列世界前三,在轨卫星数暂居世界第二,现役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位居世界首位。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B ) 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科技强国 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成果显著 我国航天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 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A. B. C. D.,5.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不可忽视的经济

8、效益。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空间技术正广泛运用于通信、医疗等行业,推动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由此可见 ( C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百年大计,科技为本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 A. B. C. D. 6.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试采高潜力能源“可燃冰”获得成功,实现了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这增强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改变着国家力量对比。“可燃冰”的试采成功 ( B ) 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表明我国在能源高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 表明我国教育水平已领先于世界 说明

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 B. C. D.,7.( 2017南京 )下列直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密不可分的是 ( D ) A.国际空间站迎来首个中国设计实验 B.国务院向各地派驻环保督察组 C.我国各省市逐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D.无纸化办公正在成为新的潮流 8.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这意味着中国民航将不再依赖国外进口。由此可见,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 A.科技创新 B.体系创新 C.制度创新 D.道路创新,9.九年级的李晓是个爱思考的学生,以下是他在学校宣传栏看到的内容,请你阅读后,运用国情

10、国策及相关知识,与他一起思考下列问题。,( 1 )上述宣传栏中“人工智能来了”和“人工智能现在”两栏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 1 )“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程度,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在全球的话语权,决定其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说明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领头羊”说明在尖端技术领域,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从行业角度看,随着互联网+深入各行各业,人工智能也广泛运用于医疗、出行、教育等领域”说明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

11、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貌。“在公司层面,从巨头到创业公司,从互联网行业到传统制造业,都在悄然布局人工智能技术”说明科技已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面对“人工智能未来”,你应做好哪些准备? ( 2 )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把自己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精尖人才。树立科技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多阅读、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等。,10.( 2017浙江嘉兴 )“上天入地”改旧貌,人文关怀展新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6日,位于嘉兴市区中山路与越秀路交汇处的首座人行过街天桥开通使用,结束了该

12、路段交通拥挤的状况。天桥四角还人性化地设置了垂直升降电梯,以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乘坐。 材料二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科学技术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情怀。通过源头低影响开发技术、盾构雨水干管技术等,解决老旧城区的内涝问题;通过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等,解决了城市道路积水严重的问题,保证了雨天道路的通畅与安全。 ( 1 )材料一中天桥的开通使用有利于保障嘉兴市民的哪一人身权利? ( 1 )生命健康权。 ( 2 )从科教兴国的角度,概述材料二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带来人文关怀的。 ( 2 )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带给人们安稳的居住环境。科学技术带给人们安全的出行条件。 ( 3 )概括两则材料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 3 )文明、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