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孙世东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39459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孙世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孙世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孙世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孙世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孙世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孙世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孙世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雷波县汶水初级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孙世东农村留守儿童即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和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由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致使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剧增。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 2290.45 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群体特别是留守儿童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留

2、守儿童的教育公平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关注的力度不断加大,他们的生活条件与学习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专家们的关注。只有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为他们的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农村留守儿童本应得到父母的关爱与教育,以掌握各种学习与生活技能,形成健康的心理。但是,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其父母进城务工了,造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孤儿”,这极易造成他们胆小、自卑、不合群、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1.认知偏差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留守儿童的认知

3、偏差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这种认知偏差首先表现在生活中的消极心态上。相较于非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容易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件,把目前的不利状态归结于自己的原因并进一步泛化。如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是因为不喜欢自己,老师上课没喊到回答问题也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等。这种认知偏差其次表现在价值偏差上,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部分儿童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学习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2.情绪消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即祖辈监护、父亲或母亲监护、亲戚或邻居监护、哥哥或姐姐监护。这就决定

4、了他们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国外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儿童,被抚养儿童具有较高水平的情感创伤症状和其他行为问题;亲属抚养经历会增加儿童的心理障碍和患抑郁症风险;亲属抚养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可以导致诸如抑郁、行为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行为问题和心理创伤以及社会人际关系问题。国内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并且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3.行为障碍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41.13%,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周围他

5、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他们往往不服管教,违反校规,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甚至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缺乏安全感,除了使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外,还容易导致他们产生逆反行为,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由于缺乏亲情关注,留守儿童难以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缺乏体验爱和施予爱的能力,难以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关系,因此,他们又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或冲动、内向孤僻、敏感多疑、性情古怪、人际关系紧张、学习与发展的能力降低等。4.人格障碍研究发现,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与约束,55.5%的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人格障碍。从类型上说,留守儿

6、童的人格障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攻击型的人格,表现为情绪自控力差、好冲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另一种是畏缩型人格,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自卑、优柔寡断、害怕与人交往等。从具体特点上来说,由于家庭环境的改变,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以下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淡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安。5.人际关系障碍研究表明,农村留守经历对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不良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人际关系障碍。具体表现为对人冷漠,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交往退缩畏惧、自卑

7、孤独或目中无人,常常游离于群体之外。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冷漠性和攻击性,女孩多封闭自己,男孩多挑衅他人,不利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在与成人的交往中,留守儿童大多不爱说话,关系不够融洽。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研究指出,早期没有形成依恋关系的儿童缺乏对人的基本信任,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6.适应障碍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的得分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表现之一就是他们更倾向于对事件的结果做外归因,这表明他们更容易受到留守情境的影响。另有研究显示,30%左右的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适应障碍所致。留守儿童的适应障碍还表现在学习方面。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会对

8、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因素可以为个体提供实际的心理帮助和情感的依赖,对于儿童应对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正是缺少了这种关乎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支持源。1学校心理教育资源的匮乏留守儿童一般出现在农村或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一是无相关心理援助机构或心理教师。教育经费短缺致使众多农村学校没有条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即使建立起来,其硬件与软件条件也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学校的“心理教师”

9、是政教处、教导处的教师或政治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训练,对留守儿童所发挥的心理支持的效果甚微。二是大部分农村学校并没有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农村学校关注更多的是升学率,因为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甚至有些学校会放弃对他们的管教。对于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学校,由于在该区域内普遍存在,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仅限于每学期的12次心理讲座,较少从学校或教师层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或情感需求予以关注。2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长时间父母亲情的缺失,这种缺失引起的“心理留守”的消极效应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情感

10、的满足是其健康成长的关键。所有情感之中,父母亲情是最基本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更多地选择由祖辈或亲戚代为“看管”,亲子双方接触与沟通的时间有限,代为“看管”的暂时监护人难以替代留守儿童情感的寄托或需求。作为祖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迈加之代际的隔阂,充其量是一种“长辈溺爱”;作为亲戚,本身无直接的“教育”责任,再加上考虑到儿童“寄人篱下”的感觉,亲戚的“教育”尺度很难把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外合住和无人监管的儿童,这部分儿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上比较独立,而且较为自由,要么会培养出儿童的独立性,要么就会出现学习、生活上无人过问的情形。无论何种形式的“生活”,留守儿童始终处于

11、家庭教育的边缘,缺乏父母情感的关爱。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抚慰与关怀,往往表现出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一旦形成了不良心理,之后的家庭教育也失去了“及时性。3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并未深切到实处首先,乡镇政府没有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以来,出现了乡镇政府教育责任逐步弱化的局面,大多采取撒手不管的策略,较少过问学校的事情,学校提出的需要乡镇政府解决的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如农村学校周围的网吧,对于缺少父母监管的留守儿童,成为了潜在或即在的隐患。职能部门“推”和“拖”的应付难以净化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助长了部分缺少自律的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发

12、展。其次,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多停留于口号。一般来说,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与心理发展较为关注,也号召学校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但对于学校实际操作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却较难落实,如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心理教师的配备、相关管理人员的报酬等。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教育部门的实际工作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三、预防与干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1.学校应当肩负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重任学

13、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登记清楚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要建立家访和家校交流会制度,对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培训。家访是学校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家访要考虑连续性和阶段性,以保证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及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教育提供依据。此外,学校还要定期邀请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参加家校交流会议,向他们宣讲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以保证学校与家长、监护人经常联系,以便准确而及时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同时,学校还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14、,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进行化解。引导留守儿童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一种现实,并使其能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教育他们应该学会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勇敢面对、积极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种良好的心理弹性也会减弱父母外出打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学校应当建立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因为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时更多地倾向于向同龄人寻求支持和帮助。同辈群体的成员不仅可以在生活上、感情上相互支持,也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启发。2.家庭应当承担起

15、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重任父母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父母应当知道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完全代替的。对留守儿童来说,长时间与父亲、母亲或双亲分离,生活在缺少父母中一方的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甚至寄养家庭中,长此以往,他们会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母疼爱而自己却没有,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心理调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就容易产生负性情绪,而且负性情绪一旦膨胀,就会内化为问题行为。因此,一方面,父母要尽量减少双方均外出打工的比例,确保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位而且最好是母亲在身边教育和照顾子女。因为当母亲外出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模

16、式被打破,家中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身上,这使得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教育子女,要么放任不管,要么过于严厉和干涉,而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父母要抽空利用电话、书信或互联网等方式及时导和关爱孩子,了解孩子心灵的渴望,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尽可能让孩子体验亲情归属和父母的关爱,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监护人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补偿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情感。依恋是个体与他人间形成的亲密情感联系,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生命全程依恋观和多重依恋观认为,依恋对象不仅包括主要的照顾者,还包括其他的亲人、同伴、恋人和配偶等,与他人建立的这些依恋关系会影响个体生命历程中的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质量与生活品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对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依恋质量显著高于对其他对象的依恋质量。国外研究发现,更换看护者、寄养方式等会改变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质量。父母表达关爱受时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