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全面开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新局面_在全国植物检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39419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全面开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新局面_在全国植物检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全面开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新局面_在全国植物检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全面开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新局面_在全国植物检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全面开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新局面_在全国植物检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全面开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新局面_在全国植物检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全面开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新局面_在全国植物检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全面开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新局面_在全国植物检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TE 植物检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是我们农业部门 行使的十分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执法职能。 植物疫情 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 社会敏感度比较高、 对出口贸易 的影响比较大。植物检疫工作关系到政府的形象, 在农 业部门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我们这次会议主要是贯 彻 2010 年在河南召开的全国植保工作会议精神,全面 总结 “十一五” 以来植物检疫工作成效和经验, 分析面临 的形势, 系统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 这次会议之所以在新疆召开, 主要考虑新疆是我们 国家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粮食、 油料、 瓜果 生产基地, 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 交界邻国最多、 陆地 边境线最长

2、的省区。随着沿边开放步伐加快, 新疆已成 为我国向西开发的桥头堡, 成为中亚、 西亚、 欧洲农产品 输入我国的重要集散地, 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风险 较高, 作为西部沿边重大疫情阻截带, 承担着截断马铃 薯甲虫和苹果蠹蛾等重大疫情向内地传播途径、 阻截控 制国外潜在疫情的重任,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疆植 物检疫工作对全局的重要性。 这几年来新疆在植物检疫 工作中作了大量工作, 值得各地学习, 特别是全面落实 领导责任制,属地管理责任制和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按 照农业部的要求加强阻截带建设、 有效地阻截了重大疫 情的传播, 也积累了大量经验, 为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 安全作出了贡献。比如, 马

3、铃薯甲虫 1993 年侵入新疆, 至今已被阻截 18 年,且自 2003 年后疫情不再进一步 向东扩散; 2010 年扶桑绵粉蚧入侵新疆, 严重威胁到新 疆 2 000 万亩 (133.3 万 km2) 优质棉基地生产安全, 由于 监测预警及时, 行政推动到位, 铲除措施果断有力, 至今 尚未在棉田发现。不仅对保障新疆的农业生产安全, 对 全国的农业生产安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我们充分 肯定。所以我们这次会议在新疆召开也很有意义。 今天上午 (2011 年 10 月 9 日) 新疆、 广东、 重庆、 贵 州、 陕西、 甘肃、 辽宁等 7 个省区分别就疫情阻截、 引种 检疫、 非疫区建设、

4、疫情处置、 调运检疫、 产地检疫、 检疫 执法等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全国农技中心的专家也全面 系统对检疫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讲座; 下午又进行了分 组讨论, 刚才四个组长向大会汇报了讨论情况, 把一些 重要意见进行大会交流, 对我们农业部门做好下一步的 植物检疫工作很有意义, 听了很受启发。 下面, 我讲几点 意见。 一、“十一五” 期间, 植物检疫工作成效显著, 经 验可贵, 对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 业产业安全功不可没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 下, 在各级农业植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 期间, 植物检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一, 疫情严重蔓延危害

5、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06 年, 根据重大疫情防控的需要, 我部成立了 15 个重大植 在全国植物检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叶贞琴 植保要文 创新思路强化管理 全面开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 新局面 04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 2011.11B 总 第226期 物疫情联合监测与防控协作组, 先后组织开展了稻水象 甲、 苹果蠹蛾、 红火蚁、 黄瓜绿斑驳病毒、 香蕉枯萎病专 项治理行动, 有效促进了全国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 开展。各地按照农业部安排部署, 积极组织开展疫情监 测调查、 封锁控制和扑灭铲除工作, 有效遏制了重大植 物疫情的

6、蔓延和危害。稻水象甲虽然已在 18 个省的 226 个县发生, 但仍控制在局部地区点片发生, 对水稻 生产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甘肃、 黑龙江、 吉林等省对 苹果蠹蛾的阻截控制卓有成效, 有效保障了黄土高原和 环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的产业安全; 广西、 浙江柑橘黄 龙病治理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我国柑橘产业健康发 展; 四川、 湖南先后扑灭了黄瓜绿斑驳病毒疫情和红火 蚁疫情; 新疆成功查获并铲除了扶桑绵粉蚧疫情, 避免 了疫情扩散蔓延。初步统计, 每年挽回因植物疫情造成 经济损失 500 多亿元。 第二, 植物检疫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建立了植 物疫情应急处置制度。2005 年农业部制定印发了

7、红火 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 并明确新发、 突发重大植物疫情 应急防控参照该预案执行。 各地先后制定了本地疫情防 控应急预案, 规范了新发突发疫情应对程序, 提高了应 对能力和水平。 二是建立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审定制 度。2006 年以来农业部先后修订发布了 全国植物检疫 性有害生物名单 和 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 及时将新发现的黄瓜绿斑驳病毒、 棉花粉蚧、 向日葵黑 茎病纳入 名单 和 名录 管理, 使检疫性有害生物名 单、 名录更符合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需要。三是建立了 疫情报告与发布制度。2010 年农业部制定发布了 农业 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 , 对疫情报告制度、 报告

8、程序以及疫情发布进行了全面规范。 四是建立了植物检 疫标准制度。先后制定和修订了 境外引种隔离检疫规 范 、苹果蠹蛾监测规范 等 22 个检疫标准, 初步形成 了植物检疫标准体系。 第三, 检疫执法监管能力不断增强。一是检疫队伍 进一步壮大。目前全国已有农业专职植物检疫人员 1.6 万名,“十一五” 期间增加近 4 000 名, 基本形成了以县级 为基础、 覆盖全国的检疫执法监管队伍。二是执法服务 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植保工程实施, 疫情监测、 检验、 信息传输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检疫工作手段不断强 化。研发了全国植物检疫计算机管理系统并推广应用, 80以上的植物检疫机构初步实现了检疫员管理、

9、 引种 审批、 调运检疫、 产地检疫等网络化管理。这几年来, 植 物检疫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加强,“十五”以来, 通过实施植物保护工程项目,投资建设了 31 个省级农 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中心、 108 个市级和 1 066 个县级农 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省级建设实现了全覆盖, 市级建设比例达到 32, 县级建设比例达到主要农区县 (场 ) 的 41。 通过几年的建设, 项目实施区基础设施得 到显著改善, 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 检疫检验 和应急控制、 农药质量与残留检测能力明显增强。重大 疫情危害得到遏制, 没有蔓延, 与我们基础设施建设是 有很大关系的, 各地疫情报告都是比较及

10、时的, 及时报 告和及时封锁, 与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密不可分。三是 应对检疫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及时澄清事实, 引 导舆论, 普及检疫知识, 积极应对 2006 年广东、 海南等 地香蕉 “癌症” 、 2008 年四川广元 “蛆柑” 等不良炒作, 较 好地保障了广大蕉农、 柑农利益, 维护了社会稳定。 第四, 重大疫情监测阻截能力明显提升。2007 年以 来, 我部全面推进沿海、 沿边两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 部署了 3 000 个疫情监测点, 与 19 个省 (市、 区) 政府签 署协议,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疫情阻截防控属地责任, 初 步形成了全国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阻截网络, 及时发现 了扶

11、桑绵粉蚧、 黄瓜绿斑驳病毒等疫情, 有效将马铃薯 甲虫、 苹果蠹蛾、 红火蚁等疫情阻截在局部地区。同时, 我部在重庆、 山东、 陕西等省市的柑橘、 苹果优势产区实 施了非疫区项目, 加强检疫手段建设, 强化疫情监测防 控,有效控制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展蔓延, 促 进了我国苹果、 柑橘产业健康发展, 提升了我国园艺产 品的竞争力。 第五, 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2005 年 10 月, 经国 务院批准, 我国正式加入 国际植保公约 , 成为公约第 141 个缔约方, 拓宽了国际植物检疫多边合作空间, 积极 参与了国际植物检疫规则的制定, 增强了维护国家利益 的话语权,加强了与国外植物检疫机

12、构的信息交流。 2007 年 8 月,我国成功承办了第 25 届亚太植保委员会 会议, 密切了与周边国家的检疫合作关系。 同时, 双边合 作也富有成果,我国先后与 30 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检 疫合作协定,深入开展了植物检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 妥善处理了双边贸易中出现的检疫问题。2006 年 05 ATE 和 2010 年分别与加拿大、韩国就苜蓿黄萎病和香蕉穿 孔线虫检疫问题进行磋商,保障了我国苜蓿的引种安 全, 促进了花卉的顺利出口。 回顾 “十一五” 植物检疫工作, 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 值得总结推广。 一是落实属地责任, 强化行政推动。植物检疫工作 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农业部门

13、的执法职责, 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行政推动, 特别是属地责任。针 对检疫工作的特点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各级农业 植保部门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和支持,努力将部门行为 上升为政府行为,依靠行政的力量,推进防控措施落 实。从各地情况看,凡是属地责任落实得好的地方, 地 方政府就重视, 防除经费就有保障, 相关部门才能协调 配合, 检疫措施才能落实。一句话, 检疫工作离不开各 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 推行联防联控。植物检疫工作 推行联防联控是符合植物疫情发生规律的, 近年来, 我 们通过非疫区建设, 强化了对优势产区的保护机制; 通 过沿海沿边疫情阻截带建设,强化了对重大植物疫情 的阻

14、截防控机制; 通过建立联防联控协作组, 强化区域 间、 省际间联防联控机制。这三大机制的建立, 促进了 疫情监测与阻截防控并重、 产地检疫与调运检疫齐抓、 调出地与调入地协调配合,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蔓 延, 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植物检疫工作能力。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疫情管理。通过建立疫情 应急管理制度, 提升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建立疫 情报告与发布制度, 确保疫情的上报和及时发布; 通过 建立检疫名单的动态管理制度,提高了植物检疫工作 的针对性。我国植物疫情管理的制度化、 规范化和科学 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是部门密切合作, 形成工作合力。部门之间的合 作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

15、, 农业部门切实加强与质检、 林 业等部门密切协作, 共同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共 同开展疫情联防联控, 共同分享疫情信息, 共同开展对 外合作交流。形成了部门间优势互补、 齐抓共管的工作 合力, 既有效预防了境外疫情传入, 又遏制了境内疫情 扩散蔓延。在这里, 我代表农业部特别感谢国务院法制 办、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长期以来对 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大力支持! 二、 全面分析植物检疫面临的严峻形势, 创新工 作思路, 增强做好植物检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成绩非常大, 经验也很多, 但面对新的形势, 我们确 确实实也要冷静下来。 受经济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 物流 多样化以

16、及气候异常变化等因素影响, 植物检疫面临的 形势更加严峻、 责任更加重大、 任务更加艰巨。 主要表现 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疫情传入风险越来越高。近年来, 我国进口植 物及植物产品种类和数量快速攀升, 2010 年贸易额达 到 669 亿元,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截获的植物有害生物 达 40 余万次, 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达 217 种近 3 万次。 据农业部门调查,近 10 年来我国发现外来新病虫多达 20 种, 是前 30 年的 2 倍。这些数字表明, 植物疫情传入 频率呈上升趋势。 二是疫情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国内局部疫情扩散 蔓延势头加剧, 严重影响当地正常生产, 有的甚至引起 突发社会事件。2011 年上半年,各地报告新发疫情 46 起,共涉及 13 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增加疫情发生县 58 个, 其中,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新发县数 16 个, 传播 速度明显快于上年同期。 2010 年, 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 发生面积 2 322 万亩 (154.8 万 km2) , 比 2005 年增加 200 万亩 (13.33 万 km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