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39416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育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7 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教学设计执教教师 长乐市实验小学 王文兰 指导教师 黄朝峰 林雪莲 陈丹颖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破传统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束缚,运用“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梳理知识,沟通联系实践应用,提高能力”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唤起对旧知的回忆,让学生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加深认识,在合作交流中提升能力,展示一个充满着观察、推理、交流和实践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88页例5。学情与教材分析:立体图形的体积

2、是小学阶段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组合在一起的综合复习课,考虑到内容较多,所以体积单独用一课时复习。对于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学生在复习前已经有了不少的基础。知道了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知道如何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本质特点,图形间的联系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因此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及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沟通这些立体图形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

3、空间观念,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沟通立体图形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矿泉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容器,马铃薯,计算器,整理卡,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师出示一瓶没有商标纸的矿泉水。问:关于这瓶矿泉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体积、容积概念,明确学习任务,如何求矿泉水的体积?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这瓶矿泉水多重,矿泉水的价钱,矿泉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等等。设计意图: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培养学生发

4、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二、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我们能直接测量计算这瓶矿泉水的体积吗?为什么?(不能,这瓶矿泉水是不规则的图形)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计算呢?1、同桌探索求矿泉水体积的方法。2、学生汇报测量计算方法,回忆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学情预设:(1)把矿泉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水就变成了长方体,根据V=abh,求出体积。(2)把矿泉水倒入正方体容器中,如果没倒满,水就变成了长方体,根据V=abh,求出体积。如果倒满,水就变成了正方体,根据V=a3,求出体积。(3)把矿泉水倒入圆柱体容器中,水就变成了圆柱体,根据V=sh,求出体积。(4)把矿泉水倒入圆锥体容器中,水

5、就变成了圆锥体,根据V=sh,求出体积。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 3、师:刚才同学们虽然是用不同的方法求出这瓶矿泉水的体积,但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4、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就是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根据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求出它的体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板书:立体图形的体积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交流、回忆、分析、归纳,使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知识的复习状态。三、梳理知识,沟通联系1、回忆。请同学们回

6、忆一下这些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选择你喜欢的图形说给大家听听。(课件演示)2、 讨论:这些公式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师:请小组同学交流交流,可以在整理卡上借助卡片动手摆一摆、理一理,或者动笔画一画、写一写,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有困难,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的友情提示。友情提示:(1)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2)从体积计算方法中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3、交流汇报,形成知识网络图。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下图。(1)(2)V=sh(3)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关系。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评价与反

7、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梳理中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4、拓展延伸(1)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3种立体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出示不同形状的直柱体,推测它们的体积怎样计算?(3)小结:所有直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计算,今天我们只是初步了解,进入中学后会具体学习。5、小结:其实,很多的知识之间都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在今后的复习和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多思考,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它。设计意图:复习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拓宽、延伸和提高。四、实践应用,提高能力1、课件出示稻谷堆。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稻谷堆,底面

8、直径2米,高1.2米。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700千克,这堆稻谷重多少千克?2、怎样量出一个马铃薯的体积?(小组合作)3、这里有一瓶喝掉一部分水的矿泉水,不借助其它容器,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瓶子的容积吗?(课件演示)设计意图: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题,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不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 五、 课堂回顾,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讲收获、谈感受,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复习系统梳理知识,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使学

9、生的学习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回忆、交流、讨论中整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注重合作交流,还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时,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创设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经历整理、归纳、交流等过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这样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教学中教师以矿泉水、稻谷堆、马铃薯等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本节课将数学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贯穿始终,渗透了不完全归纳法、转化、类比等多种数学思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达到知识、能力方法的和谐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