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15393892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课前提问,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背景: 时间: 人物: 内容: 结果:,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的概况:,上书光

2、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梁启超等,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什么是维新?,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组织学会: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南学会(长沙)、农学会(广州) 创办报刊:时务报(上海)、国闻报 (严复 天津) 宣传思想:学习西学,变法图强,百日维新,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

3、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概况: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改革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改革结果:,慈禧幽禁光绪帝之处中南海瀛台,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失败,作为一次由皇帝亲自支持、发动的维新变法,又得到那么多读书人的支持,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想一想,客观原因: 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旧的封建势力虽然已日渐腐朽没落,但对于

4、维新变法而言仍然具有强大的破坏力量。,探究活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缺乏斗争的勇气; 维新派自身实力不足,又把维新变法看得过于简单,以为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就能实现; 光绪帝和维新派斗争经验不足,变法的实施较为仓促,政令颁出操之过急; 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 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未得到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较薄弱,封建守旧势力在中国则相对较强大。,维新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

5、,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本课小结,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 D戊戌政变 2.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A,D,3.戊戌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袁世凯的出卖 B. 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 C. 顽固派势力强大 D. 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B,4.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的原因是( ) A. 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 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 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的统治稳固 D. 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