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范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39310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范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学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是学习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则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为适应21世

2、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人体整体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掌握或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此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应注意运用: 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学习本课程应运用发生发展的观点,适当联系个体发生和种

3、系发生的知识,以帮助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运用这一观点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从一种组织、一个器官、一个系统研究人体的组成与形态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

4、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支持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五、课内学时分配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音像课27学时,实验课40学时,详见课程实施方案。大纲本文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一、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二、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教学要求掌握:1 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

5、语。2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了解: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2 人体解剖学的分类及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篇 细胞和基本组织(12学时)第一章 细胞教学内容第一节 细胞的形态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第二章 上皮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节 被覆上皮第二节 腺上皮及腺教学要求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特殊结构。熟悉:各种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主要分布与功能。第三章 结缔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节 疏松结缔组织第二节 致密结缔组织第三节 网状组织第四节 脂肪组织第五节 软骨第六节 骨组织和骨第七节 血液与血发生教学要求掌握:1 疏松结

6、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2 骨质及各种细胞成分的光、电镜结构。3 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正常值和功能。熟悉:1 三种结缔组织纤维光镜下的形态特点。2 骨组织的基本结构、长骨的结构特点及骨膜的结构与功能。3 血小板的正常值及功能。了解:1 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2 软骨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类。3 骨的发生。4 血细胞的发生及造血干细胞。 第三章 肌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节 骨骼肌第二节 心肌第三节 平滑肌教学要求掌握:骨骼肌、心肌的光、电镜结构特点。熟悉: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第四章 神经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节 神经元第二节

7、 神经胶质细胞第三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第四节 神经末梢第五节 神经节、脊髓和大、小脑皮质的结构第六节 血脑屏障教学要求掌握:1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2 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熟悉:1 神经元的分类。3 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功能。第二篇 运动系统(18学时)第一章 总论教学内容一、 骨的分类二、 骨的构造与功能三、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四、 关节的分类五、 滑膜关节的结构和运动六、 肌的构造、形态和辅助装置教学要求掌握:1运动系统的组成。2骨的分类。3关节的基本结构。熟悉:1 骨的构造与功能。2 关节的辅助结构和关节的运动。3肌的构造和形态。了解:1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3 肌的起止与作用的

8、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躯干骨一、 椎骨二、 椎骨的连接三、 肋四、 胸骨五、 胸廓第二节 附肢骨与附肢骨连接一、 上肢骨二、 上肢骨的连结三、 下肢骨四、 下肢骨的连结第三节 颅与颅骨的连接一、 脑颅骨二、 面颅骨三、 颅的整体观四、 新生儿颅的特征和生后变化五、 颅骨的连接教学要求掌握:1. 躯干骨的组成。2. 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 上肢骨的组成。4. 下肢骨的组成。5. 肩、肘、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6. 髋、膝、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7. 颅底内、外面的形态结构(重点是与血管神经有关的孔、裂的名称和位置)。8. 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9. 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熟悉:1.

9、 椎骨的一般形态。2. 各部椎骨的特征。3. 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4. 脊柱整体观的形态和机能特点。5. 胸廓的组成、形态及运动。6. 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的形态特点。7. 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特点。8. 骨盆的组成、形态及大、小骨盆的分界。9. 眶、骨性鼻腔的结构及交通。了解:1. 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2. 椎骨的连结概况。3. 腕骨的排列位置。4. 跗骨的排列位置。5. 述各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6. 骨盆的性别差异。7. 颅的组成。8. 在整颅上颞、蝶、筛、下颌骨的形态特点。9. 颅骨连结形式;新生儿颅的特征和生后变。第三章 肌教学内容第一节 躯干肌一、 背肌二、 颈肌三、 胸

10、肌四、 膈五、 腹肌第二节 头肌一、 面肌二、 咀嚼肌第三节 上肢肌一、 上肢带肌二、 臂肌三、 前臂肌四、 手肌第四节 下肢肌一、 髋肌二、 大腿肌三、 小腿肌四、 足肌教学要求掌握:1 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2膈的位置、形态及作用、膈的裂孔及其通过的结构。3腹肌的名称、层次。4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5臂肌的分群和作用。熟悉:1胸肌、背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腹直肌鞘、腹白线及腹股沟管。3大腿肌、小腿肌各肌的名称。了解:1前、中、后斜角肌及舌骨上、下肌群的位置和作用。3臂肌的名称。5其它上肢带肌的位置、名称。6手肌的分群、位置和作用。7髋肌的分群、名称及作用第一章 消化系统消化管教学内容第一

11、节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第二节 口腔第三节 咽第四节 食管第五节 胃第六节 小肠第七节 大肠第八节 胃肠内分泌细胞教学要求掌握:1 口腔腺的位置及腮腺导管的开口部位。2 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3 食管的生理狭窄部位和临床意义。4 胃的形态、分部、位置和毗邻。5 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及分部。6阑尾的位置、形态及根部的体表投影。7直肠和肛管的形态、分部和粘膜的形态特征。熟悉:1 消化系统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消化管的一般结构。2 咽峡的围成以及腭扁桃体的位置。3 腭扁桃体的位置。4 舌肌的作用。 5胃底腺的细胞类型、主细胞、壁细胞的分布、光电镜结构及功能。6小肠粘膜的组织结构特点。7大肠的形态特

12、点及分部。了解:1 口腔的组成和分部。2 牙的形态以及乳牙和恒牙的排列牙式。3 食管的位置及组织结构特点。4 小肠的分部;空、回肠的结构特点及两者的区别。5 食道、大肠及阑尾的组织结构特点。第二章 消化系统消化腺教学内容第一节 唾液腺第二节 肝第三节 肝外胆道第四节 胰教学要求掌握:1 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肝小叶的概念、组成及结构特点和功能。2胆囊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及肝外胆道的组成。熟悉:1 门管区的组成。2 胆汁的排出途径。3胰腺外分泌部与内分泌部的功能。了解:1 胰的位置、形态及胰管。2 唾液腺的组成和功能、肝脏血液循环、胆汁排泄途径。第三章 呼吸系统教学内容第一节 鼻第二节 咽

13、第三节 喉第四节 气管和主支气管第五节 肺一、 肺的位置和形态二、 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三、 肺的微细结构第六节 胸膜一、 胸膜及胸膜腔的概念二、 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三、 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第七节 纵隔教学要求掌握:1 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及临床意义。2 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学上的区别及临床意义。 3 肺的形态、位置、分叶及体表投影。5 胸膜的分部;胸膜隐窝、胸膜的体表投影。6 纵隔的组成。熟悉:1 呼吸系统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 喉腔的分部和形态结构。3 肺的导气部和呼吸部组成;导气部管壁结构的变化特点;呼吸部形态特点与功能。4 气-血屏障。了解:1 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2 喉

14、的位置、喉软骨、喉的连结、喉肌及其功能。3 气管的位置和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4 肺段的概念。6 纵隔的分部。第四章 泌尿系统教学内容第一节 肾一、 肾的形态二、 肾的位置和毗邻三、 肾的被膜四、 肾的微细结构第二节 输尿管第三节 膀胱一、 膀胱的形态 二、 膀胱的位置和毗邻第四节 尿道教学要求掌握:1 肾的形态及位置;肾单位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肾皮质与髓质的结构特点。2 输尿管的狭窄。3 膀胱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熟悉:1 泌尿系统的组成。2 肾小球旁器的组成和功能。3 熟悉:膀胱三角的位置、特点及临床意义。了解:1 肾的被膜。 2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3 输尿管的分部。4 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第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教学内容第一节 睾丸第二节 生殖管道第三节 附属腺体第四节 外生殖器一、 阴囊二、 阴茎三、 男性尿道教学要求掌握:男性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