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压缩机-第四章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39123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59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压缩机-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制冷压缩机-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制冷压缩机-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制冷压缩机-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制冷压缩机-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压缩机-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压缩机-第四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冷压缩机 第四章 滚动转子式制冷 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 第四章第四章 滚动转子式制冷滚动转子式制冷 压缩机压缩机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前言 第一台滚动转子(活塞)压缩机是在20实际30年代由 美国Vilter公司进行研发,至今已有80年左右的历史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曾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制冷装置的 主机风行一时,但由于结构的复杂性,逐渐在与螺杆、 往复式的竞争中丧失竞争力 70年代以后因为对节能及舒适性的要求逐渐提高,滚 动转子式压缩机开始在小型空调、热泵、家用冰箱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小容量范围内(0.3-5kW)有替 代往复式的趋势 内容 工作过程和结构特点

2、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数 4.1 工作过程和结构特点 滑板将工作腔分为两部分: 吸气腔(低压)和压缩腔 (排气腔、高压) 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保证滑板与滚动活塞相接 触 不设吸气阀,设有排气阀 4.1 工作过程和结构特点 吸气孔口后边缘角 吸气孔口前边缘角 排气孔口前边缘角 排气孔口后边缘角 排气角:与几何条件无 关,只与腔内压力、系统 排气压力有关 4.1 工作过程和结构特点 余隙容积的本 质:排气腔的 高压气体膨胀 至吸气腔,导 致吸气腔的有 效容积减小 掌握 4.1 工作过程和结构特点 结构简单、零件几何形 状简单、易于加工 体积小、质量轻 易损件少、工作可靠性 高

3、 效率高 气缸容积利用率比较低 单缸的转矩峰值比较高 滑片易损 4.2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吸气腔容积 压缩腔容积 滑片的加速度 忽略 了滑 片的 厚度 书上(4-8) 考虑了厚度 转角以转子圆心与气缸 圆心连线和y轴所成角度 4.2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4.2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理论输气量 容积效率 容积系数: 转子转角为4-时对应的容积为余隙 容积 排气阀下方的体积 排气口入口处被气缸削去的容积 相对余隙容积小于往复式,所以容积系 数获得提高 4.2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容积效率 压力系数:没有设置吸气阀,吸气压力损失 较小,所以压力系数可认为近似等于1 温度系数:气缸和吸气管是处于高温高压的

4、机壳中,所以其表面温度较高,对吸入的制 冷剂蒸汽加热能力较强,导致有效吸气量减 少,所以温度系数相对较低 回流系数:影响较小,近似可取1 第二节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压缩过程: 开始压缩对应的转角,当压缩腔压力等 于或者超过排气压力时,排气阀打开,开始排气。 压缩腔压力与转角的函数关系(满足多方过程): 排气角的确定:在上式中令压力等于排气压力,求 出相应的转角即是排气角(试凑法),或者可在工 作过程模型中直接求解 4.2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容积效率 泄漏系数(泄漏通道) 转子与气缸切点间隙、滑片和转子接触点间隙 产生的压缩腔气体向吸气腔的泄漏(径向间隙 引起的切向泄漏) 滚动转子两端面间隙产生

5、的高压腔向低压腔的 泄漏(轴向间隙引起的径向泄漏) 通过滑片两端面间隙产生的高压腔向低压腔的 泄漏(轴向间隙引起) 4.2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机械效率 滑动轴承摩擦损失 滑片运动摩擦损失 惯性力不平衡产生的损失 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润 滑油和制冷剂的粘性及运 动副之间的间隙 电效率:铁损、铜损及 风损 4.2 主要热力性能参数 指示效率 机械效率 指示效率 电动机效率 电效率 ()57.2% 57.2%42.8% 0.3877.86% i =+= ()()57.2%42.8% 0.3857.2%42.8%0.380.1492.46% m =+= 71.99% eim = 57.2% el =

6、1 42.8% 0.4879.46% mo = =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主要运动部件 滚动转子 主轴 滑片 主要运动部件受到的作用力 气体力 摩擦力 偏心转子的惯性力 滑片的惯性力及弹簧力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转子的受力分析 气体力,气体作用于转子侧面 及端面的作用力 由于处于同一个工作腔,作用于 AA和TT的气体力相互抵消 弧AT受到吸气腔的气体力,而 弧AT受到压缩腔的气体力,故 作用力指向AT侧 产生轴承负荷并使转子弯曲 气体力与转子轴向长度、气缸半径成正比 两圆圆心与切点共线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转子受力分析 阻力矩 气体力的

7、合力通过滚动转子的圆 心,从而产生了阻力矩 转子与气缸之间的旋转摩擦力也产 生旋转摩擦力矩 当转角等于排气角,阻力矩取得最 大值 阻力矩在0-2内对压缩机做的功 等于驱动力矩相应的功,等于轴功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单缸的扭矩(阻力矩)在一个工 作周期内变化剧烈,而双缸的扭 矩则相对变化平缓 单缸的扭矩峰值明显高于双缸 双缸的滚动转子转角相差180 (、+),气体力方向相 反,大小不等,各自的力矩方向 也相反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转子受力分析 飞轮矩 驱动力矩是一个固定值,造成阻力矩的瞬时值 与驱动力矩不相等,从而产生角加速度 阻力矩在一个周期内变化较大,从而导致了角

8、 加速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变化幅度 为了减少角加速度,必须增大旋转质量惯性矩 J,通常要求旋转不均匀度小于1%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转子受力分析 旋转惯性力及力矩的平衡 单缸在工作过程中将产生不平衡的旋转惯性力 及力矩,因此需要增加两个平衡块同时对力及 力矩进行平衡 双缸在工作过程中的旋转惯性力是自平衡的, 只存在旋转惯性力矩,所以通过增加两个平衡 块对力矩进行平衡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单缸平衡块尺寸 双缸平衡块尺寸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滑片受力分析 气体力:由于滑片左右两侧的压差产生,使得滑片 发生弯曲变形。 纵向作用力:滑片弹簧压力、滑片的往复惯性力、

9、 作用于滑片下端的气体力、作用于滑片上端的背压 力(保证滑片与转子一直接触) 摩擦力:滑片与滑槽的往复摩擦力、滑片与滚动活 塞的侧向摩擦力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气缸相对长度(=L/D) 转子及滑片侧面受到的气体力与气缸轴向长 度L成正比,所以越大表明气体力越大 切向泄漏面积与气缸轴向长度成正,所以 越大表明泄漏越严重 L如果过小则会增加气缸的外形尺寸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相对偏心距(=e/R) 偏心距增大,变大,气缸的有效利用率提高 偏心距增大,变大,泄漏圆周长减小,降低了切 向泄漏量 偏心距增大,变大,意味着滑片的行程增加,使 得滑片侧面受到的气体力增加,增加了滑片的磨损 在合适的范围内,选择较小的及较大的值 有利于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的提高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间隙 滚动转子与端盖的轴向间隙 滚动转子与气缸的径向间隙 滑片与端盖的轴向间隙 滑片与滑槽的侧向间隙 间隙过大,泄漏增加;间隙过小,摩擦功耗增 加 最佳运行间隙:影响指示功率和摩擦功耗的最 佳匹配。 4.3 受力分析及主要结构参 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