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案共两课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389732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沟》教案共两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葡萄沟》教案共两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葡萄沟》教案共两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葡萄沟》教案共两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葡萄沟》教案共两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葡萄沟》教案共两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沟》教案共两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葡萄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掌握多音字“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掌握多音字“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板书:葡萄。指导学生读准“葡萄”的读音。学生简介葡萄。2、补充板书:“沟”。指导学生读一读,记一记。(三点水加“勾”。“沟”在这里表示地方。)3、师:从课题可以知道,葡萄沟是个出产葡萄的地方,那么“葡萄沟”在哪里呢?请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4、

2、指名读:“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指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地名之间有什么关系。5、教师讲述:我国西北有个自治区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葡萄沟吗?6、设疑过渡:奇怪呀,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在地图上连名儿也找不到,为什么这里的葡萄这么有名呢?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1、激发读书愿望:想知道原因吗?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葡萄沟去吧!2、听老师读课文,学生注意听清楚老师是怎么读的。3、学生自读,要求做到:(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碰到有生字的

3、词语要多读几遍,并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可以轻轻用铅笔画个问号。(3)读完后标好自然段序号。4、认读本课生字新词。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一想:你对葡萄沟有了哪些了解?6、组织交流:谁来说说读了课文后你对葡萄沟的了解?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预设1:我知道葡萄沟出产许多品种的水果,人们最喜爱葡萄。预设2:我知道葡萄沟的葡萄很多,很美,很甜。预设3:我知道葡萄沟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7、小结: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觉得葡萄沟里的葡萄真得很棒,怪不得叫葡萄沟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夸一夸葡萄沟吗?8、课件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指导学生读出赞美和喜爱的语气)三、学习生词,读通

4、课文1、导学:通过预习课文,我们已经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这些葡萄宝宝你们认识吗?跟它们打个招呼吧。2、课件出示“葡萄”的图片,“葡萄”图片上写有生字新词和含有多音字的词语。指名认读,相机正音,指导学生用多音字的另一个读音组词。3、过渡:葡萄宝宝们可调皮了,它们又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练习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学生朗读课文)4、检查朗读:你最想把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指学生朗读,师生评议,巩固生字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四、引导探究,指导写字1、过渡:还有一些葡萄宝宝,我们不但要认识它们,还要牢牢地记住它们的样子。2、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这些

5、生字都写在葡萄图案上),引导学生探究汉字规律。小组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1)形近字对比识字:“密”和“蜜”。(引导学生说说两个字的差别,并通过组词的方式区分它们。)(2)部首相同:“密”和“蜜”、“搭”和“摘”。(重点引导学生做一做“搭”和“摘”的动作,理解这类字和动作有关。)(3)猜字谜、编字谜:如果能给生字编个字谜,就能更好地记住它们了,老师先来出一个:多一句。你猜出来了吗?(够)谁再来出一个字谜?(如:五张嘴吾;嘴巴上长棵树杏。)(4)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等字是上下结构;“坡、搭、摘、钉、沟、够”等字是左右结构。3、选择重点生字指导书写。(1)过渡:有些葡萄

6、宝宝跳到田字格里,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写好它们。你们准备好了吗?(2)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密、蜜、够。教师边书写边指导:密、蜜: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要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够:左右宽窄基本相同;右边两个“夕”要上下排列,上小下大,不能写成左右并排。(3)学生练习书写三个生字。(4)交流修改。第二课时一、由词入文,导入新课1、听写重点词语并校对,强调易错笔画。2、引导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3、相机小结:是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4、导学: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

7、(板书课文题目)二、游“葡萄园”,赏特色风景1、导学:在去一个地方玩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这个地方,对不对?请同学们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预设1: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预设2:葡萄沟出产很多水果,其中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2、导学:既然人们最喜爱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有几句话?你分别读懂了什么?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3、汇报交流。预设1:知道了葡萄种在哪儿。课件突出“山坡、梯田”,指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理解。预设2:知道葡萄的枝叶长得怎么样。(1)学生读句子。(2)学生交流枝叶的样子。(3)教师

8、画葡萄藤,让学生画一画“茂密的枝叶”。你觉得怎样的枝叶才算是茂密呢?(叶子和叶子紧挨在一起,密密麻麻的。)(4)这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什么?(绿色的凉棚)这凉棚有多大?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演。(5)引发想象:山坡上难道就这一个凉棚吗?现在你觉得山坡上的凉棚有多少?(满山都是,一眼望不到头。)(6)走在这绿色的凉棚中,你有什么感觉?(凉快、舒服)(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预设3:知道了葡萄的特点。(1)学生朗读句子。(2)课件出示:“到了秋季美丽极了。”读读这个句子,你们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根据学生交流,相机理解“一大串一大串”和“五光十色”。看实物理解“一大串”,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颗(数不

9、清),体会葡萄数量之多。给“五光十色”找一个近义词(五颜六色),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词语。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颗颗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板书:葡萄)4、情境体验:来到葡萄园,我们还会看到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呢!看,维吾尔族老乡来了。(教师戴上新疆帽,微笑着走来)开始情境体验:你们好,欢迎你们来葡萄沟玩,对我们这里的葡萄印象如何?(学生交流)我摘下最甜的葡萄请你们吃,你们可以怎么吃?(在交流中理解“吃个够”)我们欢迎更多的游客来我们葡萄沟做客,小游客们可以为我们宣传宣传吗?在向别人介绍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介绍我们

10、哟!(指导学生结合第2自然段的内容,介绍“葡萄园”,相机提示介绍的注意点:可以合理引用课文语言,也可以用上自己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葡萄沟时不能光背诵这段话,还要想想开头和结尾怎么说。另外,注意态度亲切、礼貌、和蔼。)5、小结过渡:小游客们,谢谢你们为我们做宣传,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做客的。葡萄沟还有一样东西也很好吃,猜一猜是什么?(葡萄干)三、走进“阴房”,了解葡萄干1、教师继续扮演维吾尔族老乡:小游客们想吃葡萄干吗?那就跟我来阴房里吧。2、请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阴房是什么样的?阴房里的葡萄干是如何制成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第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3、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阴房

11、修在山坡上就成了葡萄干。(男生读“阴房的样子”,女生读“葡萄干的制作方法”。)4、在品尝葡萄干之前,还有个问题考考你们:知道为什么阴房的四壁留着许多小孔吗?(引导学生联系“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一句来回答,并小结:我们维吾尔族老乡是不是很聪明啊!同学们也很聪明,知道联系上下文来解决问题。)5、品尝葡萄干。(1)激励:好,葡萄干奖给聪明的同学们!(分发葡萄干)(2)先观察观察,再尝一尝。谁能说说你的感受?四、结束旅程,表达情感1、同学们,在葡萄沟玩得高兴吗?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们有没有什么话要说?维吾尔族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引导学生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再读一读。)2、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3、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