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茎习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38943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 茎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 茎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 茎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 茎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 茎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茎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茎 习题1、名词解释1.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即枝,花或花序未发育前的雏体。2.芽鳞痕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称为芽鳞痕。3.年轮 年轮也称生长轮。在木材的横切面上,次生木质部呈若干同心环层,每一环层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中,不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每一年轮包括早材和晚材两部分。4.树皮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包括木栓及它外方的死组织和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如果存在)、皮层(或无)及韧皮部。5.环髓带有些植物(如椴树属)的髓,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

2、,围绕着内部大型的细胞,二者界线分明,这外围区,称环髓带。 6.淀粉鞘有些植物如早金莲、南瓜等茎的皮层最内层,即相当于内皮层处的细胞,富含淀粉粒,因此称为淀粉鞘。淀粉鞘包着维管柱的外围,可做为皮层与维管柱的分界线。2、 填空. 茎的主要作用是( )和( ),此外还有( )和( )作用。. 茎和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 ) 。. 种子植物茎的分枝方式有( ), ( )和( )三种类型。. 水稻茎的分枝方式叫( ) 。. 依茎的生长方式,茎可分为( ), ( ), ( ) , ( )和( )五四个类型。. 苹果,梨等果树的短枝是能( )的枝条,故又称( )或( ) 。. 根据芽在枝上的位置,芽可分

3、为( )(包括( )和( ) )和( ),根据芽鳞的有无,芽可分为( )和( ),按芽的生理活动状态,芽可分为( )和( ) 。. 木本植物的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叫( ) 。. 草质茎与木质茎最主的区别在于草质茎( ) 。10. 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 )、( )和( )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 )、( )、( )和( )四部分。11. 在茎的初生结构中,初生韧皮部的分化方式称为( ),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式为( ) 。12. 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属( )限维管束,由( ). ( )和( )三部分组成。13. 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 ),在初生木质部和

4、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又称( ) 。14. 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束中形成层位于( )和( )之间,束间形成层位于( )之间,它们共同构成 ( ),其向外分裂出的细胞通常分化为( ),向内分裂出来的细胞通常分化为( ),使茎进行( )生长。15. 组成维管形成层的细胞有两种,即( )和( ) 。16.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主要由( ), ( ), ( ), ( )和( )组成。17.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韧皮部主要由( ), ( ), ( ), ( )和( )等组成。18. 髓射线是( )间的薄壁组织,也称( ),由( )产生,后来形成部分次生结构,具( )和( )作用。答案:1.输导、支

5、持、储藏、繁殖2.茎有节和节间,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顶具芽。3. 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4. 分蘖5. 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平卧茎6. 开花和结果、花枝、果枝7. 定芽、顶芽、腋芽、不定芽、裸芽、鳞芽、活动芽、休眠芽8. 叶痕9. 一般停留在初生结构,没有或只有极少量木质化的组织 10. 表皮、皮层、维管柱、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维管束11. 外始式、内始式12. 有、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13. 外韧维管束、无限维管束14. 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维管束、维管形成层、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次生15. 纺锤状原始细胞、射线原始细胞16. 导管、管胞、木纤

6、维、木薄壁组织、木射线17. 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韧皮木质部、韧皮射线18. 维管束、初生射线、基本分生组织、横向运输、贮藏3、选择. 缠绕茎靠( )向上升,如牵牛花 . 卷须 . 气生根 . 茎本身 . 吸盘. 黄瓜靠( )向上攀. 气生根 .茎卷须 . 叶柄 .钩刺. 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为( ). 叶痕 . 叶迹 . 束痕 . 叶隙. 蒲公英叶呈莲座状,是因为( ). 无茎 . 茎仅具一个节 . 节间极短 . 具地下茎. 松,杨的分枝方式归为( ). 单轴分枝 . 合轴分枝 . 假二叉分枝 . 三叉分枝. 无效分蘖的分枝. 属高蘖位,不能生长 . 属低蘖位,不能抽穗结实 .

7、属高蘖位,不能抽穗结实 . 属低蘖位,不能生长. 叶柄下芽属( ). 鳞芽 . 腋芽 . 不定芽 . 顶芽. 茎上的叶和芽的发生属于( ). 内起源 . 外起源 . 内始式 . 外始式12. 茎表皮细胞的外壁常( ). 木质化 . 栓质化 . 角质化 . 矿质化13.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点主要是( ). 具周皮 . 具凯氏点 . 具通道细胞 . 维管束排成一轮14. 南瓜的维管束为( ). 外韧维管束 . 双韧维管束 . 周韧维管束 . 周木维管束15. 水稻茎的维束属于( ). 外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 周木维管束. 外韧维管束和有限维管束 . 双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16. 有限外

8、韧维管束是贯穿于( ). 蕨类植物茎 . 双子叶植物茎 . 裸子植物茎 . 单子叶植物茎18. 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 厚角组织 . 厚壁组织 . 薄壁组织 . 石细胞19. 茎的维管束发育方式有( ). 初生韧皮部为外始式, 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 初生韧皮部为内始式,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均为外始式 . 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为均为内始式20. 茎中初生射线是指( ). 髓射线 . 维管射线 . 木射线 . 韧皮纤维21. 茎中次生射线是指( ).木射线 韧皮射线 髓射线 .维管射线22. 观察射线的宽度和高度应选择木材的()。

9、A.横切面B.径向切面C.切向切面D.外表面23. 在木材()面上可以看射线的长度和高度。A.横切B.径向切C.切向切D.外表面24.植物的一个年轮包括()。A.心材与边材B.早材与晚材C.硬材与软材D.可利用材和非利用材25.在木材径向切面上,年轮呈现()。A.同心圆进制B.平行线 C.波浪状 D.梯状26.植物茎木质部中无输导能力是()A.早材B.晚材C.边材D.心材27. 边材不同于心材之处为边材()A.坚硬B.色泽深C.比重大D.具输导能力29.气孔下由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的排列疏松的细胞称为()A.侵填体B.胼胝体C.离层细胞D.补充组织30.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亡,是因树皮不仅包括周

10、皮还有()A.栓内层 B.木栓形成层C.韧皮部 D.木质部31.茎的维管形成层可以细分为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从它们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来源性质上看,二者()A. 均为侧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B. 均为侧生分生组织,但束中形成层属次生分生组织,束间形成层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C. 并非侧生分生组织,而是次生分生组织D. 均为侧生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具有初生分生组织的性质,束间形成层却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32.双子叶植物茎内的次生木质部由()分裂、生长和分化而成。A.束中形成层细胞 B.束间形成层细胞C.纺锤状原始细胞 C.射线原始细胞34.木本植物茎增粗时,细胞数目最显增加部分是()。A.

11、次生韧皮部 B.维管形成层区 C.次生木质部 D.周皮35.产生根或茎的次生结构是靠()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 D.额外形成层36. 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发生()A.角质化B.栓质化C.矿化D.角化或栓化或矿化37.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维管束鞘为()。A.薄壁组织B.厚壁组织C.厚角组织D.基本组织38.禾本科植物茎中央为()。A.髓B.髓腔 C.髓或髓腔 D.木质部4、问答题1. 简述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茎的生理功能主要有(1)支持作用:茎可支持庞大的树冠,并将叶举向空中,使叶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能支持花堵果实;(2)输导作用,茎是植物体水分和物质输导的

12、主要通道。能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也能使叶制造的养分输送到植物体各部。(3)贮藏作用,如甘蔗、马铃薯、莲藕等贮藏可供食用养分;(4)茎也有繁殖作用;如,果树嫁接,枝条扦插等。(5)许多幼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等。2. 简述芽与枝条的关系。 芽是处于动态未伸展的枝条,芽活动、伸长后即为枝条。一个芽由生长点,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芽轴等部分组成。该芽各部经生长伸长,变成枝条后,其端生长点形成顶芽,叶原基逐渐由幼叶形成叶。长叶的部位为节,由于伸长使枝条的节间明显,在每个幼叶叶腋中,存在腋芽原基,形成枝条后,腋芽原基也形成了腋芽。3. 简述茎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成熟区的结构由表皮、

13、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1)表皮:位于茎最外一层的生活细胞,由原表皮发育而来。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外常具角质层。表皮上分布有少量的气孔和各种表皮毛。 2)皮层:位于表皮和维管柱之间,为多层细胞所组成,由基本分生组织分化形成。近表皮的皮层细胞中,常分化成厚角组织,连续成层或分散成束,在方茎或多棱形茎中,厚角组织常分布在角隅处。厚角组织内方是皮层薄壁细胞,细胞排列疏松,具胞间隙,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细胞都含有叶绿体。有些植物茎的皮层中分布有分泌腔、乳汁管、石细胞或纤维。有些植物在皮层最内层,相当于根的内皮层,富含淀粉粒,称淀粉鞘。 3)维管柱:是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部分。 维

14、管束:由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薄壁细胞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维管束在茎中以一定间距作环状排列。初生韧皮部为外始式发育。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发育。 髓射线:即束间薄壁细胞,是存在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外连皮层内接髓部,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起横向运输作用。 髓:位于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组成,所占比例较大,排列疏松,常具有贮藏的功能。有些茎在生长过程中髓细胞破裂解体构成髓腔。4.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有何不同? 答: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主要区别如下: 根表皮上有根毛,无气孔;茎则有气孔而无根毛。 根具内皮层和中柱鞘,内皮层具凯氏带;茎中多无明显的内皮层,均无凯氏带和中柱鞘。

15、根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相间排列;茎中二者成内外并列的排列方式,共同组成维管束。 根中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茎中为内始式。 茎中有髓和髓射线,根中央多为后生木质部占据,仅少数植物根有髓,但无髓射线。 5.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有何不同? 双子叶植物茎单子叶植物茎表皮细胞多由两种细胞组成,即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有五种细胞,角质化的长细胞、栓细胞、硅细胞、保卫细胞、副卫细胞基本组织有皮层、髓和髓射线之分,表皮下的机械组织为厚角组织无皮层、髓和髓射线之分,表皮下的机械组织为厚壁组织维管束的排列排列成一环或排成筒状大致两轮或星散排列维管束的结构无限外韧或双韧维管束,可产生次生结构有限外韧维管束,一般无次生结构6.试分析双子叶植物的茎是怎样进行增粗生长的?它与单子叶植物茎的增粗生长有何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