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桥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38892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桥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桥施工组织设计(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府新区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主线桥施工组织设计天府新区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主线桥施工组织设计中建一局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天府新区项目经理部二O一五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4 -第三章 工程重难点及措施- 10 -第四章 施工准备及总体部署- 12 -第一节 组织准备- 12 -第二节 技术准备- 12 -第三节 施工组织机构、施工仪器及设备- 13 -第四节 材料准备- 16 -第五节 临时工程- 16 -第六节 施工总体流程- 18 -第五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与措施- 18 -第一节 施工测量- 18 -第二节 围堰、清淤、

2、筑岛- 19 -第三节 桥台施工- 24 -第四节 预应力连续梁施工- 27 -第七节 桥面系施工- 36 -第六章 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38 -第一节 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38 -第二节 资金使用计划- 38 -第七章 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及措施- 40 -第八章 安全、质量及工期保证措施- 40 -第一节 安全保证措施- 40 -第二节 质量保证措施- 52 -第三节 工期保证措施- 53 -第九章 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54 -第十章 文明施工措施- 56 -第十一章 环保措施及文物保护措施- 57 -第一节 维护自然环境- 57 -第二节 取、

3、弃土场的处理- 57 -第三节 水环境保护- 57 -第四节 大气环境保护- 57 -第五节 施工噪声、振动和光的控制- 57 -第六节 文物保护措施- 58 -第十二章 其他措施- 59 -第一节节约用地措施- 59 -第二节 降低造价措施- 59 -第三节 节能及各资源管理措施- 59 -第四节 相邻标段及相关工程的协调与沟通- 60 -第十三章 应急预案- 61 -第十四章 附图- 71 -附表一: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主线桥节点工期横道图- 71 -附图二: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主线桥现浇梁满堂支架详图- 71 -附图三:场地平面布置图- 71 -附件四:现浇梁支架专家评审意见及专家证书- 7

4、1 -广州路东段跨保水沟主线桥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在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踏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主要结合以下资料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1、天府新区规划方案、招投标文件等;2、设计图及地勘报告: 广州路东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广州路东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国家及建设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及劳动定额、验收标准:(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

5、TG D61-2005);(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9)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10)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D02-2003);(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4)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1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16)混凝土

6、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7)道桥用防水涂料(JC/T 9752005);(18)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C/T 3072004);(19)公路桥涵板式橡胶支座(JC/T 42004)(20)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C/T 5292004);(2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2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4、国家颁布的与建筑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5、本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类似的施工经历;二、编制原则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控制目标。1、遵守招标文件要求

7、的原则 服从业主、遵守设计,严格执行和遵守招标人提供的工程招标文件和补遗资料,满足项目组织的实际需要,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优化设计以及建设方案建议。2、确保工期的原则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合同工期,根据本段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在保证质量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目的施工工序与顺序,确保施工工期,并力争提前完成。3、确保质量创优的原则确立工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按照ISO9001:2000标准制定的质量体系运作,以工作质量确保每道工序和各分项工程质量。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顾客满意率95%以上”的质量目标,争创优质精品工程。4、安全第一、预

8、防为主的原则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GB/T28001-2001标准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作。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防护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坚持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5、文明施工的原则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方法精心布置和规划施工现场。严格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活动,争创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6、环境保护的原则严格按照ISO14001:2004标准制定的环境体系运作,施工期间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有关部门关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和法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扬尘、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全面控制,创建

9、文明施工现场。第二章 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 广州路东段设置桥梁1座,为跨越保水沟而设,孔跨布置为14+22+14m,结构形式为斜退刚构,起讫里程NNK0+797.000NNK0+868.000,全长71m。本桥位于Ls=110m的缓和曲线上,主孔跨越保水沟,边孔下布置人行步道。桥位处保水沟设计常水位471.00米,对应流量为0.5m3/s,百年一遇设计流量为18.97 m3/s。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下接扩大基础,斜退分别支撑于桥台扩大基础上。桥梁上部结构跨径为14+22+14m,箱梁采用单箱四室断面,主梁根部梁高为1.6m,跨中梁高为1.0m,箱宽为19.99m,翼缘悬臂长为1.5m。桥梁宽

10、度为40m,采用两幅分修,左右幅之间设2cm纵缝,并设置高分子弹性体伸缩缝。本桥在0#桥台及1#桥台设置40型型钢伸缩缝。由于本桥桥台高度较高,为保证行车的平稳过渡,本桥搭板长度为10m。2. 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设计行车速度:主干路:60km/h(3)设计荷载:城-A级(4)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5)结构安全等级:一级(6)地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7度。城市主干路桥梁设防类别为丙类,桥梁抗震设防措施按8度区执行。(7)环境类别:类(8)净空要求:人行步道3m(9)标准横断面3. 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设计资料中桥址位置地形地貌:低

11、缓开阔的河谷地貌。地表厚,24m素填土、卵砾石土土及粉质粘土覆盖。现场踏勘桥址位置地形地貌:河谷东侧中国水利水电施工35路路基已经成形,本桥1#桥台已被填筑约12米高,桥跨位置形成积水约200平方米的堰塞湖,湖水深约2米;湖水南侧有水稻农田约1亩,本桥0#桥台形成沼泽淤泥场地。(拟建场地原有地貌照片如下:)拟建场地现有地貌4. 地层岩性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e)、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和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K1t)。现详述如下:4.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e) 素填土

12、:黄褐色,密实,稍湿,主要成分以粘性土及碎石组成,采取率90%。 粉质粘土(Q4al+pl、Q4dl+el):灰褐暗褐色,硬塑,土质均匀,韧性及干强度好,采取率90%。据试验结果为低液限土,自由膨胀率平均值46%,具弱膨胀土(见照片8)。 卵砾石土灰色,稍密,潮湿,圆砾成分以石英砂岩为主,含 量约占50%,一般粒径2-15cm,最大粒径20cm,颗粒级配好,分选性差,黏性土充填,采取率80%。全风化泥质砂岩:棕红色,原岩结构风化破坏,岩芯已风化呈砂粒状夹少量土状,手捏易碎,采取率85%,属级普通土。 碎块状夹土状强风化泥质砂岩(ns):棕红色,原岩结构风化强烈,岩芯已风化呈碎块状夹土状,锤击声

13、哑、易碎,采取率85%。 碎块状强风化砂岩:棕红色,原岩结构 风化 强烈,岩芯已风化呈碎块状夹土状,锤击声哑易碎,采取率80%。中风化泥质砂岩(ns):棕红色,砂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岩芯完整,呈7100cm柱状,岩质硬,锤击不易碎,RQD=70%,采取率95%,局部夹少量泥岩薄层。经取样试验其自由膨胀率为10.84%;膨胀力为8.66KPa;饱和吸水率2.33%,岩石不具膨胀性(见照片12)。5. 水文地质条件5.1场地内地下水为分布于人工填土内的上层滞水及岩层风化带中的基岩裂隙水,埋深在1.82.2m不等,其特征为水量不均,水位随季节涨落。 5.2根据该区域地质条件及工程经

14、验赋存于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地段的基岩裂隙水,富集规律性较差。5.3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其场地环境变化影响大。5.4水和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初步结论5.4.1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根据水质分析成果报告为:HCO3-Ca2+型;PH值为7.67.9,拟建场地环境类别为类,对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6. 建筑材料1、桥面铺装层:10cm 厚沥青混凝土2、桥面调平层:10cm厚C40混凝土桥上人行道铺装:6cm花岗石铺装+3cmM7.5砂浆(详见路基分册)人行道下填料为膨胀珍珠岩颗粒,满足膨胀珍珠岩JC/T 209-2012要求。3、混凝土:桥梁各主要构件混凝土标号见下表混凝土强度等级表桥梁上部结构项目刚构箱梁桥面现浇层梁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