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8664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历年真题归纳.(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标记为名词解释。标记为判断题。()标记为填空或选择。*标记为论述题*/* 斜杠前的数字为真题年份,后数字为指定教材页码所有题目均按指定教材内容顺序、页码排列。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98/P153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的。99/P153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00/P153【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01/P153【认识过程】:指人通过感

2、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03/P15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08/P153属于认识过程的是(思维)、感觉、知觉、记忆、想象。01/P153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03/P153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04/P153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02/P154【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04/P

3、154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08/P157【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07/P157【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09/P157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借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的方法称之为(谈话)法。02/P158对单一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04/P159认为所有复杂的心

4、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感情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理论学派是(构造主义心理学)。04/P160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07/P160强调将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是(格式塔)心理学。09/P160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行为主义心理学)。08/P160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07/P161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并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的神经是(脑)神经。07/P168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是(神经元)。98、06/P164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03/P164根据

5、功能特性,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01/P164不属于脑干的是(小脑)。09/P166 延脑、脑桥、中脑属于脑干。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枕叶)。99/P167【经典型条件反射】:指一个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01/P170*什么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哪两种主要类型?98/P170(1、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

6、适应环境变化而暂时建立的神经联系。2、条件反射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并不能引起某种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2)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一定刺激情绪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99/P170(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

7、系是: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它们的不同之处是:(1) 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2) 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3

8、) 反应方式不同。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中,反应是先天的,在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的反应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又包含工具性条件反射。)马戏团的动物只要坐出驯兽师期望的动作,驯兽师就会用食物作为奖励,以后它们做出这种动作的几率就会提高。这种反应形式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09/P170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09/P172【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98、99/P172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发射产生的抑制称为(外

9、)抑制。02、07/P172属于条件抑制的是(分化抑制)和消退抑制。00、06/P173【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结合,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01/P173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10/P174【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98、00/P174心理反映形式发生的标志是(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做出反应。10/P174心理产生的标志是出现(信号性)反应。99/P174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

10、(条件反射)。04/P174【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性反应,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还有了心理。02/P174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萌芽)阶段。01、06/P175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语言)。02、08/P177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09/P181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的(动作)。08/P185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06/P185维果斯基把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11、10/P186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从刺激的来源分,感觉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07/P188胃的剧烈收缩所引起的疼痛属于(本受感觉)。99/P188视觉、听觉、嗅觉等属于(外受感觉)。01/P188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是(本受)感觉。03/P188【知觉】: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08/P189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知觉)。00、07/P189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运动的物体,这种知觉称为(似动知觉)。98、08/P190【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

12、按一定的时间一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物体的现象。03、05/P190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时间)知觉。02、09/P190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称为(深度)知觉。01、04/P190对两个刺激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09/P192【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其大小用差别感受阈限来衡量。02/P19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成(反比)关系。98、05/P192费希纳提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符合对数定律。04/P193【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98/P193“

1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适应)现象。99、09/P193【暗适应】: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常常用暗适应曲线来表示。07/P193明适应过程即视网膜上椎状细胞的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00/P193【对比】: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00/P194【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09/P194“月明星稀”是感觉的(对比)现象。98/P194*知觉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99/P194((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

14、象当做知觉背景。(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熟悉英语的人,在阅读英文材料时,可以一目十行,这是知觉的(理解性)。08/P195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98/P195【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04

15、/P196*什么是观察?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98/P196(1、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观察的品质有:(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4)观察的敏锐性,它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在观察中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敏锐性)。05/P197第五章 记忆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动作)。99、06、10/P198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识记)。02/P198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短时)记忆。00/P198长时间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得划分界限为(1分钟)。01/P198个体在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内隐记忆)。06/P199【记忆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