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变电值班员高级工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8615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油变电值班员高级工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中石油变电值班员高级工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中石油变电值班员高级工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中石油变电值班员高级工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中石油变电值班员高级工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石油变电值班员高级工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油变电值班员高级工试题.(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电站值班员高级第五部分 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高级工理论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择填入括号内)1TAA001312从星形和三角形的等值条件可知,要使两电路的任两端点间的电压相等,流经对应点的电流相等,必须使两电路任意两端点间的( )相等。(A)电容(B)电感(C)电阻(D)电压T/DCD/2TAA001315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的互换,必须按照任意两对应端间的( )等值条件进行。(A)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T/DBD/3TAA001313星形联接和三角形的互换,必须按照变换

2、前后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网络所消耗的( )等值条件进行。(A)功率相等(B)功率不等(C)电能相等(D)电能不等T/DAD/Z4TAA001314星三角电路的互换是为了使某些特定形式的复杂电路通过( )的方法,而简化其复杂的分析计算过程。(A)网络变形(B)相互转换(C)等值变换(D)等效变换T/DDD/5TAA002313电路中任一回路的( )的代数和等于各个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A)电动力(B)电压(C)端电压(D)电动势T/DDD/6TAA002312回路电流指的是( )。(A)某回路中流动的电流(B)某网孔中流动的电流(C)回路的独立支路流过的电流(D)回路中电源电流T/DCD/7

3、TAA002314用回路电流法分析计算复杂电路时,首先要选择独立回路组,并选定各回路电流的( )。(A)大小(B)方向(C)极性(D)参考点T/DBD/Z8TAA002315回路电流法适用于( )。(A)网孔电路(B)平面电路(C)非平面电路(D)平面电路、非平面电路T/DDD/9TAA003315用节点电位法求解电路时,应首先列出( )的独立方程。(A)比节点少一个(B)与回路数相等(C)与节点数相等(D)比节点多一个的T/DAD/10TAA003313节点电位法就是以节点( )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出方程式,从而求出节点电位的方法。(A)电源(B)电流(C)电势(D)电位T/DD

4、D/11TAA003314对于支路数较多而只有( )节点的电路来说,采用节点电位法,可以不必解联立方程式,使计算步骤简化。(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T/DBD/Z12TAA003312任选一个节点设其电位为零,其余每个节点与此节点之间的( )就是该节点的节点电位。(A)电势(B)电压(C)电流(D)电位T/DBD/13TAA004311利用叠加原理,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电路( )成几个简单电路分析求解。(A)看作(B)变(C)转化(D)当T/DCD/14TAA004313叠加原理是分析计算( )电路的重要方法之一。(A)线性(B)非线性(C)复杂(D)简单T/DAD/15TAA004

5、312线性电路中电流、电压可以叠加的性质,是线性电路的( )规律。(A)特殊(B)普遍(C)计算(D)分析T/DBD/Z16TAA004314线性电路任何支路的电流和任意两点间的电压,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的( )。(A)绝对值(B)代数和(C)最大值(D)最小值T/DBD/17TAA005314戴维南定理是计算复杂电路常用的一个定理,特别适用于计算复杂电路中某( )的电流。(A)一网孔(B)一回路(C)一条支路(D)一节点T/DCD/18TAA005313运用戴维南定理就能把任一个( )简化成一个等效电源。(A)网络(B)含源二端网络(C)含源网络(D)二端网络T/DBD/19TAA00531

6、1二端网络内若包含有( )则称为有源二端网络。(A)电流(B)电压(C)电源(D)电动力T/DCD/Z20TAA005312戴维南定理可将任一复杂的含源线性时不变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简单的( )的定理。(A)电阻(B)混联电路(C)电源(D)二端网络T/DDD/Z21TAA006313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互换前后( )一致。(A)电压(B)内阻(C)伏安特性(D)电流T/DCD/Z22TAA006312理想电压源的伏安特性是一条与电流轴( )的直线。(A)平行(B)垂直(C)相交(D)重合T/DAD/Z23TAA006311如果理想电流源的电流恒等于零,则它实际上就相当于( )。(A)短路(B)断

7、路(C)开路(D)电压源T/DCD/Z24TAA006314电路中的每个分支叫做支路,而( )支路的联接点叫做节点。(A)2个和2个以上(B)3个和3个以上(C)4个和4个以上(D)5个和5个以上T/DBD/25TAA007311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的基本依据是( )。(A)电磁感应定理(B)叠加原理(C)欧姆定律(D)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T/DDD/26TAA007313复杂直流电路的定义是:凡是不能应用( )简化为无分支电路的电路,便是复杂直流电路。(A)串、并联方法(B)欧姆定律(C)等效电流法(D)叠加原理T/DAD/27TAA007314简化复杂电路进行估算,要找出对电路起( )作用

8、的主要支路,忽略影响较小的支路。(A)辅助(B)次要(C)主要(D)决定T/DDD/Z28TAA007312如果有几个电动势不相等或内阻不相等的电源并联,则( )简单化简。(A)可以(B)必须(C)不能(D)应该T/DCD/Z29TAA008313一个含源二端线性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00伏,短路电流10安,当外接10欧负载电阻时,负载电流为( )。(A)5A(B)10A(C)20A(D)15AT/DAD/Z30TAA008312用几个电阻串联起来可使电阻( ),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可使电流( )。(A)增大、减小(B)减小、增大(C)相等、减小(D)减小、相等T/DAD/Z31TAA00831

9、4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 )。(A)支路电流法 (B)回路电流法 (C)节点电压法 (D)叠加定理T/DCD/Z32TAA008315只适应于线性电路求解的方法是( )。(A)弥尔曼定理 (B)戴维南定理 (C)叠加定理 (D)基尔霍夫定律 T/DCD/Z33TAA009312一个有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构成的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 )等效电路来等效。(A)串联(B)并联(C)混联(D)理想T/DAD/Z34TAA009313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等值代替,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含源二端网络的( )电压。(A)开路(B)短路(C)断路(D)等值T/DA

10、D/Z35TAA009314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等值代替,电压源的内阻等于原含源二端网络变为无源二端网络的( )电阻。(A)开路(B)等效(C)入端(D)线性T/DCD/Z36TAA009311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对外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 )来代替。(A)等效电阻源(B)等效电流源(C)等效电压源(D)等效功率源 T/DCD/Z37TAA010312交流电桥两组相对桥臂的复阻抗的模之( )必须相等。(A)和(B)差(C)乘积(D)商T/DCD/Z38TAA010313交流电桥两组相对桥臂的复阻抗的幅角之( )必须相等。(A)和(B)差(C)乘积(D)商T/DAD/Z39T

11、AA010314在交流电桥中,如果相邻的两臂选用纯电阻,则另外两臂必须是( )的阻抗。(A)容性(B)感性(C)性质相同(D)性质不同T/DCD/Z40TAA010315在交流电桥中,如果相对的两臂选用纯电阻,则另外两臂必须是( )的阻抗。(A)容性(B)感性(C)性质相同(D)性质不同T/DDD/41TAB001311交流电的复数表示法又称为( )法。(A)符号(B)代号(C)公式(D)代数T/DAD/42TAB001313交流电路中复数的乘法用( )形式表示并计算。(A)对数(B)指数(C)三角(D)几何T/DBD/43TWAB001312RLC串联电路中的复阻抗Z=()。(A)RL1/c

12、(B)RL1/C(C)RjL1/jC(D)Rj(L1/jC)T/DCD/Z44TWAB001314一个复数( )ejv等于把其逆时针旋转度。(A)加上(B)减去(C)乘以(D)除以TW/DCD/45TWAB002314有一组正弦交流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如下:u1=Umsin(314t + 60。)V;u2=Umcos(314t + 150。)V;u3=Um sin(314t 120。)V;u4=Um cos (314t 30。)V;其中相位相同的是( )。(A)u1和u2(B)u3和u4(C)u1和u4(D)u1、 u2和u3TW/DCD/46TAB002313一只阻值为3的电阻和一只感抗为4的电感串联接在电压为10V的交流电源上,则电感上的电压降为( )V。(A)57(B)10(C)8(D)4T/DCD/47TWAB002315已知某一电流的复数式I=(5j5)A,则其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A)i=5sin(t)A(B)i=5sin(t)A(C)i=10sin(t)A(D)i=10sin(t + )AT/DBD/Z48T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