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38612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育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9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学设计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音乐上册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获得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本课音乐教学设计,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采用互助合作学习方式,提倡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培养

2、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故事,懂得“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道理。(2)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3)进一步培养学生当众表演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3.教学重点、难点(1)轻快、流畅地演唱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2)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二、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制作头饰名称牌、道具锄头。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很多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我们先一起重温一下这则寓言故事,好不好?(出示课件)师:提问:故事中都有谁?生:农夫、兔子师:那这则寓言

3、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生:不能抱着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师:那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学唱这则故事的歌曲吗?(二)学习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1.按节奏读歌词(课件展示歌词)教师边敲打节奏,边读歌词。师:你觉得什么地方,我们要注意?生:山坡上把地锄的“锄”字师:对,同学们找的很仔细,“锄”字是一个倚音(用小音符标在乐谱的左上方),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唱准确。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注意读准歌词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可以让学生在后半拍起节奏的地方点一下头再读。2.欣赏范唱,并跟随它轻声哼唱。(课件播放)3.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顿音的地方要轻快、短促。4.学生跟电子琴演唱,教师

4、适时纠正错误的地方,再次强调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三)演唱歌曲师:我们怎样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故事中的情景呢?生:轻快、流畅、幽默地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2.以轮唱、小组唱、男女声唱等形式巩固歌曲。3.师生共同点评。(四)小小音乐剧:守株待兔的老农夫1.分组创作、排练。要求:从歌曲开始起表演,歌曲结束,表演也结束。每个小组必须有人演唱、有人表演农夫、有人表演兔子、有人表演大树等等。2.表演请各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小组做点评。3.总结师:通过这些表演,你们觉得,我们在表演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生:符合故事情节、人物(动物)的特征,要有表情、要大方自然、配合默契。(五)小结师:同学们,在

5、学习上可不能像这位农民伯伯一样偷懒、耍小聪明,想等待偶然的机会,获得意外的收获。要相信:只有付出自己辛勤的努力,才能获得应有的成果。正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你们知道的寓言故事肯定还有很多对不对?请同学们课后去准备准备,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好不好?(六)师生互道下课(课件展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四、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不足之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创作、表演环节,表现有所欠缺。语言运用不够丰富,表演不到位。歌曲演唱不能体现幽默性,只是会唱,并不能达到唱好的水平,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训练。五、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一、 讲故事农夫 故事中都有谁?兔子不能抱着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二、 学习歌曲1. 读歌词2. 听范唱3. 顿音的演唱技巧三、 演唱歌曲1. 有表情地演唱2. 多种形式演唱 轮唱 小组唱 男女声唱四、 表演音乐剧1. 分组创作,排练2. 表演五、小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