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夜市地摊文化调查)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38116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夜市地摊文化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夜市地摊文化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夜市地摊文化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夜市地摊文化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夜市地摊文化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夜市地摊文化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夜市地摊文化调查)(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夜市地摊文化调查)系部名称:信息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姓名:李伟珍 学号:412240219 梅州市(南门广场)夜市地摊文化调查指导老师:甘霖组员: 李伟珍 刘毅然 郑颂花 钟章丹背景:城市一天天在发展,城市管理需要越来越规范化的管理。曾经街旁随处可见的小摊小贩在城市的规范化管理下正在减少,但是街头的小摊小贩形式的商业并没有消失。而是演变发展成了繁华于夜晚的、在固定区域内的夜市地摊,并成为市民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人 们对夜市地摊的存在与发展仍有需要看法,一方面这是市民生活文化的部分,为市民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它对城市的管理和工商监管也带来了难题。在这样矛

2、盾背景下,我们觉得要必要对夜市地摊进行调查研究,以发掘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意义和价值:夜市地摊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夜市地摊文化是现行市民生活催生出来的文化,并日渐演绎为流行文化的一种,我们需要去寻根探讨地摊文化的催生与发展以及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并对夜市及夜市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本次调查研究就是对梅州夜市的初步探索。具体目标:1 梅州市夜市地摊的发展历程,探求得以发展的原因。(南门广场夜市地摊何时兴起,由于什么兴起,何时达到现有规模。)2 梅州市夜市地摊的规模、以及商品种类。(摊位的数量,商品的价值,商品的类型,商品的质量。)3 夜市地摊摊主人群的构成情况以及顾客

3、来源。(摊主的职业、收入情况、出摊目的,顾客的收入层次、年龄层次)4 夜市地摊的经营情况。(商品平均利润,摊主盈利状况)5 夜市地摊的社会文化意义。(针对不同人群如消费者、摊主、周边商铺等)(摊主、消费者、周边商铺、工商管理者)6 工商管理人员对地摊的看法。(管理上的态度、相关管理措施)研究方法:1 通过访谈了解摊主职业,经济状况,出摊目的了解周围居民、商铺对于地摊看法了解顾客的收入层次及看法了解城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人员对夜市地摊看法2 通过查找文献了解其他地区地摊的情况3 通过观察观察夜市地摊的数量、商品种类、人流量及顾客年龄构成研究过程:1拟定工作计划、准备相应工具,拟定访谈内容。2实地

4、访谈,分三次前往南门广场调查3整合资料,写成研究调查报告研究条件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时间与摊主进行沟通,但是可能在访谈中获得的答案不完整,而且可能有部分摊主不会配合访谈。解决办法:提前准备好问题,并尽可能多访问一些摊主。正文一、夜市概述夜市主要指在夜间做买卖的市场,可能贩售杂货、衣服、食品、电器零件、游戏等几乎任何东西。夜市最早出现于盛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还有各种小贩、货郎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 夜市常是热

5、带、亚热带国家的重要观光景点,在中国大陆许多地方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夜市都是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夜市的种类有如下几种:商圈夜市:多为既有商圈延长营业至深夜,商家多有自家或承租店面,亦会吸引摊贩会在路边开张营业。好处是有助于当地的商业发展。在都会区由于商业兴盛、空地寻觅不易,夜市常是商圈夜市。观光夜市:若商圈夜市经过政府设计规划,并配合当地特色吸引游客,即称为观光夜市。有些观光夜市经营方式与商圈夜市无异,加强整洁及美化;同时也部分兴建集合式商场,由商家各自承租店面,可改善商圈夜市脏乱现象。流动夜市:多为在市区空地或市郊营业,平时可能作为停车场,在特定时间营业;商家全为摊贩形态,傍晚时到达

6、场地,午夜过后全部撒除。此类型夜市好处是便于清扫及停车,及新鲜感较大(每次摊贩不尽相同),缺点是可能影响临近住家安宁。二、梅州市南门广场夜市梅州市南门广场夜市属于商圈夜市,是以商业步行街的基础上发展的起来的,其产生与南门广场形成大致同时。为对梅州市南门广场夜市进行深入了解,我研究小组分三次对南门广场夜市进行集中调查,并在平时进行相关调查。调查对象有夜市商品及地摊主、过往顾客、周边商家、城市管理人员等。1、关于南门广场夜市的规模及商品南门广场夜市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南门广场主干道,即建设银行至服饰段。一部分为连接南门广场的文化路、中域街部分路段。文化路部分主要经营各种服饰,中域街部分主要经营小

7、吃。此范围内经营商品单一,且较少受城市管理人员的管理,多为商铺经营者的拓展经营,流动性较小。我们这里主要探讨南门广场主干道部分夜市。一般情况下晚7点左右南门广场道路两旁开始聚集夜市摊主,开始占摊位,夜市开始时间随天气变化和城管人员离开时间而变化8点左右开始正式营业。其时间与城市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相关,城市管理人员下班时间即开始营业时间。城市管理人员延长工作时间时,开市时间也相应延迟,散场时间大约为晚10左右。在规模上,夜市范围覆盖整个步行街主干道。三次集中调查的结果显示,夜市摊位数量在180240个左右,工作日与双休日无明显数量增减,冬季夏季规模差异也不大,即已形成较稳定的市场规模。商品种类大

8、致可分为共12类,包括饰品、衣物、鞋袜、电子产品、化妆品、鲜花盆景、家具用品、水果、小吃、皮包皮具、小吃、玩具。商品范围涉及吃、穿、用、装饰等方面。其中衣物所占比例最大为32.63%,其次为饰品占25.79%,较多的还有鞋袜占17.37%,其余商品所占比例较小。夜市商品价值均不高,每个摊位商品总值在千元以内,价格在1元到100元之间,质量参差不齐。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是电子产品和化妆品的质量问题。其他商品质量较容易观察得出,消费者表示自己能分辨,以及商品本身价值就不高,也不会很在意质量。关于商品的来源,多种多样。我们随机对摊主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访问了30名摊主。通过统计分类得出:商品来源地主要有

9、梅州本地批发市场、河源等邻近地区的批发市场、汕头等沿海地区批发市场、本市商铺专柜的商品及淘宝网等网上订货,还有摊主从外地零散带来的商品(这部分摊主主要为大学生,我们在关于摊主的调查中再着重研究)。商品来源于梅州本地批发市场及河源等邻近地区的批发市场的摊主主要为专门从事个体经验的摊主及小部分业余从事夜市“练摊”的摊主,商品来源于汕头等沿海地区的则均为专门从事的夜市和个体经营的摊主。2、关于南门广场夜市摊主人群组成在随机抽样中,共发现摊主人员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人群:个体店主、企业单位员工、零工、自由职业者、大学生、家庭主妇及老人、专门从事地摊的摊主。其中企业单位员工及自由职业者所在比例最大,均占2

10、3.3%、其次为大学生占11.2%。值得关注的是专门从事夜市和地摊经营的摊主所占比例较小,仅16。67%。由此看来,南门广场夜市经营在专门从事夜市和地摊经营摊主较少情况下,仍能在较长时期保持相当规模,表明其在市民生活中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而是上升至市民生活文化层次。广大普通市民不仅是夜市的消费者更是夜市的经营主体,这点在其他地方仍是少见的。经营者的年龄分布上以青年为主,年龄跨度从18到70岁。1825岁占50%,2635岁占26。67%,3645岁占10 %,其余为46岁以上。其中60岁以上有3人。另外经营者性别比例上,女性经营者较男性经营者多。在经营者人群构成上,单独经营的约

11、占四分之一,和朋友同学合伙经营的约占四分之一,家庭经营所占比例最大占一半以上。在家庭经营中各种家庭成员均有参与,有合作经营一个摊位的,也有邻近经营多个摊位。另外长期经营者占70%以上,其余为偶尔或周末进行经营,有5%的经营者表示是第一次来。夜市经营者的收入情况也有较大差别,主要以中低收入者和无收入者为主,同时又有公司白领及经济相对富裕的主妇。夜市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上,约四分之一受过高等教育,其他经营者受教育程度多在中学层次。在诸多摊主中,大学生摊主往往容易被关注,首先是他们年轻甚至稚嫩的面孔,其次是他们的商品独特而新奇,往往独此一家。在一定程度上为夜市注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为夜市增加了可看性。是

12、整个夜市文化中新文化注入的源头之一。出摊目的出摊目的主要和经营者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有关,但在同一收入层次也有不同的出摊目,这一点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和大学生及应届未就业毕业生中表现较突出。在中低收入人群中,专门从事夜市地摊经营的经营者,目的即挣钱养家;零工、企业单位员工、家庭主妇及老人中,出摊目的包括打发时间、补贴家用及自我事业追求;自由职业者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出摊目的包括锻炼自身能力及补贴生活费;个体店主及专柜经营者,出摊目的在于推销店中商品,了解市场需求。在白领等中高收入者,出摊目的在于缓解、释放压力,或帮助朋友家人经营,同时补贴家用。将此作为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3、关于南门广场夜市顾客在

13、对于顾客的调查中,我们同样采取随机抽样访问及观察方式,访谈内容包括到南门广场夜市的频率、是否购买商品及对夜市的看法,观察内容包括顾客人群组成及收入情况。在受访人群中,表示第一次来的占3.8%,表示是到商场购物路过的占17%,表示偶尔来的占47.3%,,表示经常来的占31.9%。40.3%的受访者表示只是来逛逛,看到喜欢或必要的就会买,仅14.5%表示是来买东西的,其余有路过人群及周围居民。在人群组成方面,以青年人为主,以情侣居多,其次为家人一同出行,极少人为单独出行。收入层次上也有较大差别。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在于看的人远远大于购买的人,真正购买的以中低收入者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夜市仍能保持较兴盛

14、的发展,表明夜市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发展夜间小商业,而是提升至市民文化生活层次。即丰富了市民饭后散步消遣的去处,延长了城市的夜间商业活动。4、关于工商管理及城市管理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中,我们发现工商管理在夜市中基本处于盲区,未发现有任何工商管理人员出现,并进行管理。而在夜市管理中主要是城市管理人员(以下简称:城管)在进行相关工作,工作方式为劝阻经营者不要再道路两旁摆设摊点,如发现经劝阻无效则进行驱赶和没收经营工具,处罚的相关依据为城市市容管理的相关条例。在调查者所观察情况中,经营者和城管之间没有发生冲突,相处较为和谐。只要经营者不在经劝阻后仍坚持占道经营,城管即不会进行处罚和驱赶。在城管下班之后,

15、摊主即可开始经营,时间一般在晚8点到9点间。三、结论在对梅州市南门广场夜市地摊规模及商品、摊主、顾客还有工商管理与城市管理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多方面、多类型、多层次的情况,本调查着重于揭示夜市地摊的文化意义,对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梅州市南门广场夜市地摊的规模较大、商品种类丰富涉及面广,已形成稳定的市场,成为梅州市经济文化活动中长期稳定存在的一部分,其发展与梅州市中型城市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城市发展、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其商品来源广泛,反映了夜市地摊在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也发挥着一定作用。这些都表明夜市地摊已然成为梅州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梅州市南门广场夜市地摊经营者身份职业多样、年龄跨度大,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都有参与,不是单一的小范围的经济活动,市民参与度较高。同时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第一,非专门从事夜市地摊经营的普通市民是主体,经营者流动性较大,经常有新的摊主进入,夜市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广大市民不仅是夜市的参与者,更是直接构成的组织者,足见夜市在普通市民生活中也是具有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