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详细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36700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详细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3年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详细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3年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详细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3年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详细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3年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详细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详细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青岛市中考物理试题(详细标准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卷(I) 现象实验结构方法一、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分)(2013青岛)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A开车不系安全带B用铁丝代替保险丝C大雪后,在路面上撒沙子D半夜看球赛时电视音量很大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每一个选项中都反映了不同的知识点,明确所对应的知识,再依次做出判断即可解答:解:A、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行驶时,因惯性而对人造成伤害,不系安全带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合题意;B、保险丝电阻率高、熔点低,是保护电路的有效装置,不能用铁丝代替,不合题意;C、大雪后,在路面

2、上撒沙子,既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止行人滑倒,同时还可以降低雪的熔点,使雪尽快熔化,属文明行为,符合题意;D、半夜看球赛时电视音量很大,对邻居来讲属于噪声污染,是不文明行为,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中的内容既是生活常识,同时也都是物理常识,每一个选项都对应了不同的物理知识,是我们应该了解的2(2分)(2013青岛)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B安培C法拉第D焦耳考点:物理常识专题:顺推法分析: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在导体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解答:解:1820 年,奥斯特意外地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作用于磁针,使磁针改变方向,也就是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故选A点评:多了

3、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3(2分)(2013青岛)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考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能量的转化,主要是看哪种能量减少了,哪种能量增加,总是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能量的转移发生在热传递过程中解答:解:A、电池充电,消耗了电能,得到了化学能,因此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说法正确;B、电动机工作,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因此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说法正确;C、暖瓶

4、塞被热气弹开,消耗了内能,得到了机械能,故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说法错误;D、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得到能量的,因此内能发生了转移,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能量转化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能量转移的判断4(2分)(2013青岛)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横梁时,要将游码拨到标尺最右端B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向平C连接电路时,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阻值最小处D使用电流表时,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电流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调节

5、天平横梁平衡时,要将游码拨到标尺最左端(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将温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后,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连接电路时,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4)因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造成短路解答:解: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要将游码拨到标尺最左端,故A错误;B、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应该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C、连接电路时,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故C错误;D、因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故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

6、的是学生对温度计、天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属于识记性题目,比较简单5(2分)(2013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方向为直线的运动,通过图象判断时,要先明确图象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明确其变化规律解答:解:A、图中随时间的变化,速度保持不变,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符合题意;B、图中随时间的变化,速度逐渐增大,为加速运动,不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不符合题意;C、图中随时间的变化,路程的变化不均匀,二者的比值不同,不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不符合题意;D、图中随时

7、间的增大,路程减小,二者成反比,不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会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其运动状态6(2分)(2013青岛)下列作图中,有错误的是()A光的反射B平面镜成像C磁感线和小磁针D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磁感线及其特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物体经平面镜成虚像,并且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3)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N极出来,回到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

8、磁极相互吸引(4)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用安培定则判断解答:解:A、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该图正确;B、平面镜成像,物体和像关于镜面对称,故该图正确来源:Z。xx。k.ComC、异名磁极的磁感线方向是从N极到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图中小磁针的指向正确,故该图正确;D、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侧为N极,右端为S极,故该图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磁感线、安培定则的图象题,是中考常见的题型,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重点作图题7(2分)(2013青岛)甲、乙两用电器电功率之比为1

9、:2,通电时间之比为3:4,则消耗电能之比为()A1:2B3:8C3:4D2:3考点: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专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已知用电器功率与通电时间之比,由W=Pt可以求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比解答:解:甲乙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比为 = =;故选B点评:熟练应用电功公式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8(2分)(2013青岛)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践中,属于“缺点利用法”的是()A将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分为二发现不再平衡,说明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将材料按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C用“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模型演示分子间作用力D噪音对人体有危害,但可以利用噪音除草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

10、压轴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对每个选项中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方法,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将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分为二发现不再平衡,说明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采用的是反证法不符合题意;B、将材料按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采用的是分类法不符合题意;C、用“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模型演示分子间作用力,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D、噪音对人体有危害,是它的确定,但可以利用噪音除草,采用的是“缺点利用法”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类比法、缺点利用法等是初中物理实验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识别和应用9(2分)(2013青岛)请你想象一

11、下,假如“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可能会出现()A两船并行,造成相吸相撞B室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C台风刮过,压塌屋顶D汽车驶过,路边的树叶被卷入车底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压轴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流体流速越大,流体产生的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压强越大;(2)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分析两船并排行驶时两船间水流速度大小与压强的关系解答:解:A、假如水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由于两船内侧水流速度大于两船外侧水流速度,因此两船内侧水的压强大于两船外侧水的压强,船内外测的水存在压强差,水的压强差使两船远离,不会发生碰撞;故A不符合题意;B、假如“流体中

12、,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风一吹,窗外空气流速增大,空气压强增大,室内空气压强小于室外压强,窗帘被压向窗内,故B不符合题意C、假如“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那么台风刮过,外界压强大于屋内压强,可能将压塌屋顶,故C符合题意;D、如果汽车驶过的地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大,其它地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小,树叶受到的压强差不同,压力差不同,树叶不会被卷入车底故选C点评: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来解释问题,要分清哪一部分流体流速大,哪一部分流体流速小,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再来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

13、不选得0分)10(3分)(2013青岛)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惯性专题:声现象;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运动和力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升华、内能以及惯性,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11(3分)(2013青岛)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 摩擦 方法 增大变滑动为滚动 缠绕 减小 变滚动为滑动使接触面分离 B 分类 优点 缺点 定滑轮 改变力的方向 不省力 动滑轮 省一半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 物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