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一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36467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一(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卷(一) 第 1 页 共 55 页 绝密启用前 考生编号姓名 201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中医综合终极预测试卷一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试题册指定位置上填写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 报考单位、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并涂写考生编号信息点。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 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 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填(书)写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书写,涂写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试题册一并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中医综合终极预测试卷一/2016 年全国

2、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中医综合终极预测试卷一 一、A 型题:180 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1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A、B 、C、D 四个选项 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素问疏五过论指出: “尝贵后贱”可致 A.失精B.脱营 C.亡血D.伤阴 2.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灵枢论疾诊尺 )所阐述的阴阳关系 是 A.对立制约B.消长平衡 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 3.佐金平木法的理论基础是 A.五行相克B.五行相生 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 4.肝在窍为目,后世据此发展成“五轮”学说。其中,血之精为 A.瞳子B.黑眼 C.络D.约束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

3、极预测卷(一) 第 2 页 共 55 页 5.称为“五脏阴阳之本”的脏腑是 A.心B.脾C.肾D.肺 6. “治痰先治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 7.通行水液和诸气的通路是 A.脾B.肺C.肝D.三焦 8.具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的经脉是 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 9. “神荡惮而不收” ( 灵枢本神 )的原因是 A.喜乐B.愁忧C.盛怒D.恐惧 10. “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 素问生气通天论 )的原因是味过于 A.甘B.辛C.酸D.咸 11.升火颧红,其病机是 A.阳气过盛化火B.邪郁化火 C.五志过极化火D.阴虚火旺 12. “诸呕吐酸

4、,暴注下迫” ( 素问至真要大论 )的病机是 A.火B.热C.湿D.寒 13.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 14.知柏地黄丸少佐温热肉桂的用意是 A.阳中求阳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 15.望目态中,小儿昏睡露睛的主要病机是 A.气虚B.血虚C.脾虚D.肾虚 16.望舌形中,舌体胖大的主要病机归结于 A.脾虚湿浸B.肝血亏虚 C.肺阴亏虚D.心阴不足 17.以下脉象中,哪种脉象是气滞血瘀证的主脉 A.革脉B.涩脉C.虚脉D.濡脉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卷(一) 第 3 页 共 55 页 18.中医诊断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桥梁

5、,下列选项中哪些不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A.病证结合B.见微知著 C.以常衡变D.司外揣内 19.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应诊断为哪一经病症 A.太阴病证 B.厥阴病证 C.少阴热化证 D.少阳病证 20.中医辨证首辨阴阳,若脏腑出现阴气亏虚,那在下列选项中能说明其特点的是 A.心悸失眠 B.舌红少津 C.饥不欲食 D.口渴引饮 21.六淫症候中,湿性重浊。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湿淫证的临床表现的是 A.小便混浊 B.头身困重 C.脉沉迟有力 D.腹泻纳呆 22.在真脏脉的脉象中,临床意义代表“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的是哪一种脉象 ? A.虾游脉B.釜沸脉 C.

6、屋漏脉D.转豆脉 23.中医问诊口味的异常中,下列哪项见于食滞胃肠证 A.口中乏味 B.口中酸馊 C.口甜黏腻 D.口中味苦 24.以下各个选项的证型中,哪一型可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 A.肝阴虚证 B.肺脾气虚证 C.肺肾阴虚证 D.心肾阴虚证 25.下列各项中,属于血热所致月经异常的临床表现的是 A.月经后期 B.月经先期 C.月经先后不定期 D.月经过少 26.促脉、结脉、代脉脉象相似,需比较记忆。下列哪一项正确总结了结脉与促脉的相同点 的是 A.主饮食积滞 B.脉来缓慢 C.止无定数 D.止有定数 27.患者临床表现见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喘咳心悸,下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滑。根据描 述属于哪

7、一证型? A.肾阳虚证 B.肝肾阴虚证 C.心阳虚证 D.肾虚水泛证 28.望神中的假神、失神、神乱需加以区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失神病人临床表现的是 A.撮空理线 B.两颧潮红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卷(一) 第 4 页 共 55 页 C.神昏谵语 D.动作失灵 29.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是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 A.新修本草B.本草纲目 C.经史证类备急本草D.本草拾遗 30.黄连的药物归经是 A.心、脾、胃、膀胱经 B.心、脾、胃、胆、大肠经 C.心、胆、大肠经 D.心、肝、胃、大肠经 31.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主治功用 A.热结便秘 B.疮疡热毒 C.黄疸淋证 D.白秃、顽癣 32.散

8、瘀止痛,疗伤止血,消食化滞的药是 A.刘寄奴 B.穿山甲 C.三棱 D.儿茶 3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榧子的功用 A.杀虫消积 B.润肠通便 C.润肺止咳 D.降气化痰 34.蒲黄具有茜草不具有的功效是 A.化瘀止血 B.凉血止痛 C.利尿 D.活血通经 35.海蛤壳具有海浮石不具有的功效是 A.软坚散结 B.清肺化痰 C.利尿通淋 D.制酸止痛 36.除哪项外,均是天麻的主治功用 A.清热平肝 B.息风止痉 C.平抑肝阳 D.祛风通络 37.既能补气健脾,又能化痰止咳的是 A.绞股蓝 B.红景天 C.沙棘 D.白扁豆 38.菟丝子具有沙苑子不具有的功效是 A.补肾助阳 B.温脾止泻 C.固精

9、缩尿 D.养肝明目 39.既能固精缩尿,又能补肾助阳的是 A.山茱萸 B.桑螵蛸 C.海螵蛸 D.覆盆子 40.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白芍的主治功用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卷(一) 第 5 页 共 55 页 A.血虚肝郁 B.四肢挛痛 C.润肠通便 D.多汗 41.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化瘀止血的是 A.紫珠 B.血余炭 C.棕榈炭 D.仙鹤草 42.既能益智安神,又能祛痰开窍的是 A.石菖蒲 B.益智仁 C.远志 D.代赭石 43.首次记载青蒿一握,取汁服,以治疟疾,为青蒿素的提取成功提供了宝贵经验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葛洪 C.孙思邈 D.叶桂 44.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

10、舌苔白腻,脉弦紧。治疗宜选用下列何方 A.温脾汤 B.大黄牡丹汤 C.通脉四逆汤 D.大黄附子汤 45.以泻代清的代表方剂为 A.凉膈散 B.大承气汤 C.石膏汤 D.黄连解毒汤 46.左金丸中黄连和吴茱萸的用量比例为 A.61B.51 C.16D.15 47.生脉散的功用为 A.健脾益气,固表止汗 B.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C.生阳益气,固表止汗 D.养阴清热,益气止汗 48.下列哪个方剂的配伍特点体现了既开上窍,又通下窍 A.紫雪 B.至宝丹 C.安宫牛黄丸 D.玉枢丹 49.阿胶鸡子黄汤不包含下列哪味药物 A.白芍 B.石决明 C.络石藤 D.煅牡蛎 50.茵陈蒿汤中茵陈的用法是 A.先煎

11、 B.后下 C.包煎 D.无特殊煎法 51.三子养亲汤的药物组成为 A.紫苏子、白芥子、麻子仁 B.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C.莱菔子、女贞子、莲子 D.紫苏子、莱菔子、女贞子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卷(一) 第 6 页 共 55 页 52.健脾丸的君药是 A.山药 B.砂仁 C.白术 D.木香 53.肥儿丸的功效是 A.杀虫消积,清热利湿 B.杀虫消积,健脾清热 C.杀虫消积,健脾和胃 D.消痞除满,养胃安神 54.“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出自以下哪一部著作 A.金匮要略 B.丹溪心法 C.类证治裁D.景岳全书 55.患者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

12、畏风易汗,脘痞 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治当 A.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B.理气化痰,降逆平喘 C.补肺纳肾,降逆平喘 D.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56.以下不是肺痨的发病原因的是 A.感染痨虫 B.情志不遂 C.禀赋不足D.病后失调 57.下列不属于心悸实证的是 A.痰火扰心B.水饮上凌 C.心血瘀阻D.心失所养 58.患者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有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 发呆,茫然若失,持物落地,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有力,治宜 A.涤痰开窍息风 B.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C.清热泻火,开窍定痫 D.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59.下列临床表现属于厥证的是 A

13、.四肢逆冷 B.抽搐吐涎 C.半身不遂 D.口眼斜 60.内经中记载的“哕”指的是 A.呕吐 B.噎膈 C.呃逆 D.痞满 61.下列腹痛的表现属于伤食的是 A.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伴有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腹痛减轻 B.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 C.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 D.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 62.患者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卷(一) 第 7 页 共 55 页 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治宜选用 A.五磨饮子B.

14、黄芪汤 C.润肠丸D.六磨汤 63.臌胀的病位在 A.腹中B.肌肤 C.肌肉D.体表 64.患者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到,颜面潮 红,急躁易怒,目赤便秘。治宜选用 A.天麻钩藤饮 B.当归龙荟丸 C.礞石滚痰丸D.黄连温胆汤 65.下列症状不属于疟疾的是 A.头痛B.发热恶寒 C.汗出D.寒战壮热 66.下列不属于水肿的治疗原则的是 A.发汗B.利尿 C.泻下逐水D.理气化湿 67.患者膏淋日久,见淋出如脂,涩痛不甚,形体日渐消瘦,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 苔腻,脉细无力。治宜选用 A.沉香散B.膏淋汤 C.无比山药丸D.补中益气汤 68.患者阳事不起

15、,或起而不坚,心情抑郁,胸胁胀痛,脘闷不适,食少便溏,苔薄白,脉 弦。治宜选用 A.柴胡疏肝散B.龙胆泻肝汤 C.逍遥散D.丹栀逍遥散 69.自汗盗汗的病机总属 A.阴阳失调,腠理不固B.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C.湿热内蕴,迫津外泄D.肺气不足,卫外失司 70.患者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 脉数。治宜 A.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B.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C.滋阴润肺,凉血止血 D.清泻肺热,凉血止血 71.患者腹部拒按,腹内有结块,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色紫暗,量多,烦热口渴,面色晦 暗,或有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治宜选用 A.血府逐瘀

16、汤B.膈下逐瘀汤D.复元活血汤D.身痛逐瘀汤 刘应科中医考研终极预测卷(一) 第 8 页 共 55 页 72.足少阴肾经循行经过 A.肺 B.胃 C.阴器 D.目系 73.尺泽穴位于 A.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B.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C.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 D.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 74.呼吸补泻的操作方法是 A.患者吸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B.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 C.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补D.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泻 75.手阳明经、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A.目内眦旁 B.目外眦旁 C.鼻翼旁 D.口角旁 76.十二经别的特点是 A.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B.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C.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 D.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 77.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的腧穴是 A.翳风 B.听宫 C.听会 D.颧髎 78.与督脉交会的八脉交会穴是 A.内关 B.后溪 C.列缺 D.外关 79.胃脘痛虚证取其募穴、合穴应是 A.中脘、上巨虚 B.天枢、足三里 C.中脘、足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